女性尖锐湿疣
概述
一种性传播疾病,青中年性活跃女性高发
以皮肤、黏膜出现疣状皮损为主要症状
主要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定义
女性尖锐湿疣是指一种发生于女性,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目前已发现200多种亚型,其中40多种亚型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根据其致癌的风险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90%~95%的尖锐湿疣病例是由低危型病毒HPV6型和11型引起的。
女性尖锐湿疣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多发生于生殖器、肛门或肛周部位的皮肤、黏膜上,也可累及腹股沟或会阴、口腔等区域。
该病容易复发,需长时间反复治疗。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成年女性所患的尖锐湿疣的特点。
分类
根据感染状态分类
临床感染
皮肤黏膜出现疣状赘生物。
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阳性。
亚临床感染
人体暴露于HPV后肉眼观察皮肤黏膜表面正常,但醋酸白试验、皮肤镜、阴道镜、电子肛肠镜、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有可能发现异常病变。
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阳性。
潜伏感染
指人体暴露于HPV后皮肤黏膜表面外观正常,其他辅助检查均为阴性,仅HPV核酸检测阳性。
潜伏感染目前被认为是尖锐湿疣复发最主要的原因。
HPV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是最常见的形式。
按照发病部位分类
发病情况
每年尖锐湿疣全球发病率约为(160~289)/10万,其中女性为(76~191)/10万,大部分为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
2008-2016年我国国家性病监测显示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为(24.65~29.47)/10万,其中女性为(23.30~29.99)/10万。
尖锐湿疣有非常高的复发率,研究显示,女性人群的复发率为(23~110)/10万。
病因
致病原因
本病是由HPV感染引起,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主要是病毒感染者,人类是HPV的唯一天然宿主,人体感染HPV后,其生殖器皮肤黏膜内含有较多的HPV,可传染给他人。
传播途径
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性传播途径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中导致的皮肤黏膜接触均有可能造成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少部分患者可能会通过口、手与生殖器及接触受HPV污染的物品等间接接触传播而发病。
易感因素
年龄因素:性生活活跃的年轻女性HPV感染率最高,感染高峰年龄在20岁左右,我国女性存在第二个感染高峰,在40~45岁左右。
其他性病感染因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等其他性传播疾病会促进HPV的感染。
行为因素:性行为年龄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营养不良等不良行为因素可增加HPV的感染率。
症状
主要症状
女性尖锐湿疣以皮肤、黏膜出现乳头瘤状皮损为主要症状,一般无自觉伴随症状,但少部分可出现瘙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等症状。
皮损
部位
好发于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阴道壁、宫颈以及肛周。
被动肛交者皮损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
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
形态
初期表现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的局部细小丘疹。
逐渐增大或增多,向周围扩散、蔓延,渐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赘生物。
可单发或多发。
色泽可从粉红至深红(非角化性皮损)、灰白(严重角化性皮损)乃至棕黑(色素沉着性皮损)。
少数可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而发展成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腹股沟的巨大疣体,称巨大尖锐湿疣,很少见,具有侵袭性,疣状快速生长的特点,目前较多研究认为巨大尖锐湿疣就是疣状癌。
伴随症状
一般无自觉伴随症状。
少数可有瘙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
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继发感染而出现特殊气味。
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可能会因为担心影响未来生育能力和增加癌症风险等产生焦虑、内疚、愤怒等不良情绪。
并发症
女性尖锐湿疣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癌变
女性尖锐湿疣有可能会诱发宫颈癌及外阴癌。
妊娠期相关并发症
妊娠期女性患尖锐湿疣后病灶易生长迅速,且病灶数目多、体积大,可累及多区域、多形态,质脆易碎。
故阴道分娩时容易致大出血。
巨大尖锐湿疣还可阻塞产道,导致胎儿无法娩出。
婴幼儿感染
患尖锐湿疣的孕妇可通过胎盘、阴道分娩等途径垂直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引起婴幼儿感染。
可引起婴幼儿结膜乳头状瘤、呼吸道乳头状瘤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性病科
若阴道等生殖器部位,或肛门、肛周皮肤、黏膜出现疣状皮损时,建议及时到性病科或皮肤性病科就医。
妇科
若女性阴道、宫颈等出现疣状皮损时,亦可就诊于妇科。
若体检发现HPV感染时,建议及时就医。
产科
妊娠期女性发生疣状皮损,还需要产科,与皮肤性病科、新生儿科等联合诊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避免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
就诊时建议避开月经期,并穿着宽松衣物,以便于医生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皮肤、黏膜出现乳头瘤状皮损?
皮损的部位、形态、数量是怎样的?
皮损处有无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异常气味?
是否有瘙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等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有无性行为?什么时候开始有第一次性行为的?
性行为时有无采取安全措施(如采用避孕套)?
有无多个性伴?
性伴侣是否感染过HPV或发生过尖锐湿疣?
是否有梅毒、生殖器疱疹等其他性病?
是否治疗过,效果如何?
是否复发过?复发的次数?间隔时间?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内镜检查:阴道窥器、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和尿道镜等。
组织病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典型的女性尖锐湿疣通过相关接触史及肉眼见典型皮损即可诊断。如果症状不典型或皮损发生于特殊部位,可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史
发病前可能存在以下接触史,但部分患者接触史不明。
多性伴。
不安全性行为。
性伴侣有HPV感染史或发生过尖锐湿疣。
与尖锐湿疣患者有间接接触。
临床表现
好发于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阴道壁、宫颈以及肛周等部位的疣状皮损,亦可发生于肛管和直肠、口腔等部位。
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表现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赘生物,色泽可从粉红至深红、灰白乃至棕黑。
少数可伴有瘙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
可出现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继发感染而出现特殊气味。
实验室检查
醋酸白试验
用3%~5%的醋酸溶液湿敷或涂布于待检皮损处及周围皮肤黏膜后3~5min内见到均匀一致的变白区域为阳性反应。
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阴性也不能排除HPV 感染。
核酸扩增试验
直接检测皮损标本中的HPV-DNA,是发现HPV感染较为可靠的方法;对评估宫颈癌及相关肿瘤风险时有一定意义;可用于性伴咨询,用来判断性伴的感染状态,指导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其他疾病或疣状皮损中也能检测出HPV-DNA,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综合分析;如果检出高危型HPV,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及密切随访。
内镜检查
可以暴露腔道部位的疣体,是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阴道窥器、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和尿道镜。
病理学检查
可明确诊断,评估有无恶化。
对于典型皮损,不必要行组织病理活检,但对存在诊断不确定、非典型皮损、经标准治疗后效果不佳,顽固且容易复发、巨大尖锐湿疣等情况的,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要进行病理活检。
皮肤镜检查
临床上还可以用皮肤镜识别皮损形态、增生的血管和裸眼无法识别的结构。
鉴别诊断
女性尖锐湿疣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假性湿疣
相似点:均可引起小阴唇内侧及阴道出现疣状赘生物。
乳头状瘤
相似点:均可引起外阴、肛门等部位出现乳头状增生物。
不同点:乳头状瘤的瘤体常有蒂,单发,病理检查无凹空细胞,HPV检测阴性。
扁平湿疣(二期梅毒)
相似点:均可引起外阴、肛门等部位出现疣状赘生物。
不同点:扁平湿疣皮损处取材在暗视野下可见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反应强阳性。
鲍温样丘疹病
相似点:可在外阴部引起类似于尖锐湿疣的皮损,也与HPV感染相关。
不同点:鲍温样丘疹病的皮损多为成群扁平棕红色或褐色小丘疹,醋酸白试验阴性,鉴别困难者可完善病理检查。
鳞状细胞癌
相似点:可引起外阴部新生物。
不同点: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年长者,多无不洁性交史,皮损为增生性斑块或结节,易发生溃疡,鉴别困难者完善病理检查可有效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尽早去除疣体,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以减少或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免疫情况、经济条件、依从性等因素进行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在内的个性化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0.5%鬼臼毒素酊
适应证:直径≤10mm的生殖器尖锐湿疣,对柔软、非角质化的较小疣体效果较好。
用药方法:外用。
注意事项:涂药后应待药物自然干燥,并在1~4h后彻底清洗;有皮肤破损的不宜使用;有致畸作用,孕妇忌用。
5%咪喹莫特乳膏
适应证:对柔软、非角质化的尖锐湿疣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
用药方法:睡前外用。
注意事项:用药6~10h后,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药部位;可单独使用,但起效较慢,目前多与冷冻、激光或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孕妇忌用;银屑病患者慎用。
茶多酚软膏
适应证:肛周、外生殖器的尖锐湿疣。
用药方法:外用。
注意事项:不得用于阴道或肛门,在性接触前或在阴道塞入月经棉条前应将药膏洗掉;孕妇禁用。
三氯醋酸溶液
用药方法:少量外用。
注意事项:应用范围过大可能会导致瘢痕,建议使用凡士林保护疣体周围正常的皮肤和黏膜。
干扰素
疣体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妊娠期慎用。也可以局部外用,适用于皮损消退后防止疾病复发。
5-氟尿嘧啶
常外用软膏制剂,不作为一线疗法,当其他疗法失败时可以考虑使用。
物理治疗
冷冻疗法
适应证:疣体不太大或不太广泛的腔道外尖锐湿疣。
优点:价格便宜,可用于妊娠女性。
缺点:复发率高,疼痛明显,皮下组织疏松部位治疗后可出现明显水肿。
禁忌证:无明显禁忌证。对于阴道或直肠内病变,操作要小心,避免阴道穿孔及形成瘘管。
电灼治疗
适应证:主要为电离子和高频电刀等,可用于任何尖锐湿疣的治疗。
优点:操作简单,见效快,治疗较彻底。
缺点:操作时注意深度,防止遗留瘢痕,故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术区愈合慢,需注意预防感染。
禁忌证:存在尚未纠正的凝血功能紊乱,术区存在尚未控制的感染。
激光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不同大小及各部位疣体的治疗。
优点:不出血,可有效清除疣体,可反复多次操作。
缺点: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部分术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可能出现疼痛、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并发症。
禁忌证:有瘢痕体质者,不能用于尿道尖锐湿疣,以防止尿道口狭窄。
微波治疗
适应证:疣体较大的、孤立、散在的尖锐湿疣。
优点:止血效果好、无烟尘、无刺激性气味及安全可靠等,短期疗效可靠,可以迅速清除疣体。
缺点:复发率较高;创面恢复慢,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禁忌证:存在尚未纠正的凝血功能紊乱者,术区存在尚未控制的感染者。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有蒂或大体积疣时。
手术方式
局部麻醉下使用剪切术、切除术,辅以电灼等治疗破坏残余的疣体并控制出血。
巨大疣、广泛疣、肛周疣、肛内疣和儿童特殊群体,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禁忌证
存在尚未纠正的凝血功能紊乱。
术区存在尚未控制的感染。
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
光动力疗法(PDT)
适应证
适用于去除较小疣体以及物理疗法去除较大疣体后的基底治疗。
可用于肛管内、尿道口、尿道内、宫颈管内等腔道内的治疗,对于腔道外的尖锐湿疣也可以应用光动力治疗。
优点
与激光、冷冻等其他疗法相比无毁损性,可重复治疗,不易造成组织缺损和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轻度灼烧感、刺痛感、红斑、轻度水肿、糜烂和色素沉着等。
禁忌证
患卟啉症或对卟啉过敏,对5-氨基酮戊酸或赋形剂过敏,服用光敏药或患光敏性疾病者。
女性特殊部位和妊娠期的治疗
宫颈尖锐湿疣
宫颈外生性尖锐湿疣,在治疗前,需要确定HPV型别、上皮内瘤变的等级,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活检了解是否存在癌变。
可使用电灼、手术、激光、液氮治疗、光动力、微波治疗等,也可以使用三氯醋酸溶液外用治疗。
阴道尖锐湿疣
可使用三氯醋酸溶液、电灼、手术、激光、微波等治疗方法,慎重使用液氮治疗,避免阴道穿孔及形成瘘管的风险。
妊娠期尖锐湿疣
若有疣体阻塞产道,需要考虑在胎儿和胎盘完全成熟后和羊膜未破前考虑剖宫产,必要时需要妇产科、新生儿科、皮肤性病科专家联合会诊处理。
预后
治愈情况
预后一般良好,虽然复发率较高,但通过及时、规范的处理后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严格戒烟。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同时单独使用内裤及清洁用品,并定期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
患者6个月内的性伴侣均应接受筛查和体格检查,若也感染HPV,应共同治疗。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有新发皮损或创面出血等特殊情况,应随时就诊。
建议在治疗后的最初3个月,至少每2周随诊1次,3个月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期,直至末次治疗后6~9个月,感染HIV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延长随访时间。
复诊检查项目一般包括病理检查、皮肤镜、阴道窥器、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和尿道镜等。
预防
加强健康意识
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可避免时应使用避孕套,但需要注意安全套只能提供部分防护,未被安全套覆盖的阴唇、阴蒂、尿道口、肛周等部位仍可能发生HPV感染。
洁身自好,避免滥交及多个性伴侣。
性伴侣感染HPV时应避免性行为。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内裤、毛巾、泳衣、脸盆等物品。
疫苗接种
接种年龄推荐 11~12 岁,最早可低至9岁,13~26岁未接种过或未完成疫苗系列接种者可补接种。
之前未接种过HPV 疫苗的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HIV感染者)推荐在26岁前接种疫苗。
不推荐孕妇、45岁以上的女性接种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