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疼痛
概述
来自于肌肉的疼痛感
最常见于过度劳累、创伤和病毒感染
如果原因不明或肌肉疼痛情况越发严重,请及时就医
可通过休息、冷敷、抬高患肢、镇痛治疗来缓解肌肉疼痛
定义
肌肉疼痛可能是深深的、持续的疼痛,也可能是随机的剧烈疼痛。有些人全身肌肉疼痛,而另一些人则在特定区域出现疼痛。每个人对肌肉疼痛的感受不同。
发生机制
肌肉疼痛产生的机制主要有肌肉损伤、自身免疫反应等导致肌肉组织血流减少、肌肉痉挛和激痛点形成等。
表现
症状特征
表现为一块或多块肌肉的疼痛或压痛,可能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疼痛程度通常没有骨痛剧烈。
当尝试一项新的体育活动或改变锻炼方式时,可能会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发生在锻炼后 6~12 小时,并可能持续长达 48 小时。
伴随症状
发热乏力
如果急性起病,伴有发热、乏力等明显全身症状,提示感染(如细菌性脓毒症、化脓性肌炎、流行性感冒或急性乙型肝炎)的可能。
瘀斑
肌肉疼痛伴局部瘀斑,常由近期创伤造成。
药物因素
在服药开始治疗后数周至数月发生肌肉疼痛,常见他汀类药物、环丙沙星、双膦酸盐、芳香酶抑制剂等药物。
早晨肌肉疼痛或晨僵
高度提示风湿性肌病或其他炎症性关节炎。
肿胀、发热感、皮温增高或活动受限
这是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特征。
滑囊或肌腱压痛
提示可能为肌梗死、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化脓性肌炎。
抑郁或情感平淡
多与抑郁状态或与躯体化障碍有关。
原因
肌肉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某个时间出现肌肉疼痛。
其中,过度劳累、创伤和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许多原因是良性和自限性的,但肌痛也有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驱表现。
疾病因素
大部分肌痛病因可以根据症状是弥漫性还是局部性进行分类。
弥漫性肌痛
常见于以下疾病:
全身感染: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螺旋体感染。流感和COVID-19病毒感染也有显著肌痛表现。
风湿病:尤其是风湿性多肌痛、炎性肌病或自身炎症性疾病。
非炎症性疾病:如纤维肌痛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精神疾病:如广泛性焦虑症、抑郁症的躯体表现。
局部性肌痛
常见于以下疾病:
软组织疾病(如滑囊炎、创伤或感染)。
化脓性肌炎。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于重大创伤后不久,尤其是涉及骨折时。
非疾病因素
非疾病因素也会引起肌肉疼痛,常见情况有。
特定肌肉群过度使用:肌肉拉伸过度、过快或太过用力时,可出现肌肉拉伤,甚至有时会导致肌肉撕裂。常发生于运动锻炼后。肌肉拉伤的常见部位包括背部、颈部和大腿。
重复性劳损。
局部压迫。
药物应用,特别是使用他汀类药物、环丙沙星、双膦酸盐、芳香酶抑制剂,或者停用抗抑郁药物。
疫苗接种也可能引起短时的、显著肌痛。
就医
通常简单的家庭治疗对轻伤、局部压迫或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有效。重度损伤或全身疾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往往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如果肌肉疼痛并伴随以下症状,请急诊就诊或拨打120寻求帮助。
呼吸困难或头晕。
肌肉极度无力。
高热和颈部僵硬。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安排尽快就医。
已知被蜱咬伤或可能有蜱咬伤,并出现肌肉疼痛。
运动时出现而休息后就会缓解的肌肉疼痛,尤其是小腿处肌肉疼痛。
出现感染的体征,如酸痛的肌肉周围发红发肿。
开始服药或增加药物剂量后的肌肉疼痛(特别是用于控制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
肌肉疼痛在自我护理后没有改善。
就诊科室
出现肌肉疼痛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骨科或全科医学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到相应科室就诊:
如伴发全身乏力、发热,可能需就诊于感染内科;
如伴早晨肌肉疼痛和晨僵,可能需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如伴便秘、抑郁、乏力,可能需就诊于内分泌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儿科。
由于导致肌肉疼痛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肌肉疼痛是突发的还是逐渐开始的?
是否在创伤后或异常剧烈活动后发作?
肌肉疼痛是否在早晨更严重?
肌肉疼痛是否与其他部位的疼痛有关?
疼痛是否靠近关节?
是否有中轴关节(如肩关节和髋关节)疼痛?
肌肉疼痛是否存在特定分布?
肌肉疼痛区域是否存在红、肿或热?
是否有肌肉压痛?
从椅子上起身或伸手过头是否存在困难?
是否有过肌肉痉挛?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接触过禽类动物?是否外出旅行或到过疫区?
是否有他汀类等药物服药史?
是否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家里其他成员有无肌痛病史?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肌肉检查有助于缩小可能病因的范围。
症状较轻时,可能观察等待而不进行实验室检查,因为有些肌肉疼痛可随时间推移而自行消退。
但是,肌肉疼痛明显时(如重度疼痛或肌无力),对于经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后仍需鉴别诊断的疾病,则需要进行特定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
身体检查
观察和比较两侧对称部位肌肉容积,有无肌萎缩或肥大,必要时用尺测量肢体周径。
触摸肌肉了解其硬度和弹性,了解肌肉运动收缩能力。
按压肌肉了解是否有压痛及疼痛的程度。
常规检查
其他常用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提示有无系统性风湿病可能。
早晨血清皮质醇检测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需诊断或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可进行该试验检测皮质醇生成情况。
X线检查、MRI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可评估侵蚀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其他)、骨折、炎症性肌病或局限性肌病(化脓性肌炎、肌梗死)。
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肌电图或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支持炎症性或代谢性肌病以及神经病变过程的诊断。
缓解与治疗
肌痛的处理通常取决于基础病因。
当病因不确定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并对症治疗。如自行使用热疗、休息、止疼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但病因不明可能会耽误病情,耽误治疗时机。
因此,如果期望根治肌肉疼痛,尤其是慢性、长期的肌肉疼痛,务必及时就医明确导致肌肉疼痛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对因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由于造成肌肉疼痛的病因较多,以下治疗方案仅为举例。
缓解措施
在活动中发生的肌肉疼痛通常是肌肉“拉伤”或劳损的信号。可进行如下处理。
休息:从正常活动中稍作休息。
冰敷:在疼痛处敷上一个冰袋,每次 20 分钟,每天数次。
压力:用弹力绷带、织物袖套等,以提供支持。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尤其是在夜间,这样可以利用重力帮助消肿。
药物镇痛消肿:若拉伤不严重,可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镇痛措施并非病因治疗,引起疼痛的病因需要尽快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因治疗
如骨关节炎、风湿免疫病性肌痛需要规范的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如脓毒症需要抗感染治疗。
如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行筋膜切开术等。
如果怀疑为药物诱导性肌痛,则需进行停药试验,但该试验只能在权衡停药获得的临床改善与风险后才能进行,患者应遵从医生的建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