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简介
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本身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品。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阳虚或头痛怕冷的人群忌用,气虚、脾胃寒、食欲减退、容易腹泻人群慎用
中药介绍
菊花(Chrysanthemum Flower)取自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
主要药性
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
根据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9月至11月花开时分批采收。
性状特征
毫​菊
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压扁时呈扇形,直径 1.5~3厘米,呈散开的状态。
总苞类似碟状,卵形或椭圆形,花托呈半球形。
很轻,柔软,晒干后蓬松,很脆。
滁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者扁球形,直径1.5~2.5厘米。
类似白色的舌状花,不规则,内卷,花的边缘较皱。
贡菊
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 1.5~2.5厘米。
白色或类似白色的舌状花,斜着上升、上部反折,内卷,花的边缘较皱。
杭菊
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厘米。经常好几个连成一片。
黄色或类似白色的舌状花,水平展开或微折叠,或者紧挨在一起。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置于干燥处。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
《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本草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去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人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人气分。。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
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作用分析
发散风热
菊花体清,气上浮,能够达表,味苦能够发散,性微寒可以清热,归肺经能疏散肺经风热,治疗风热感冒。
还能治疗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
平肝明目
菊花性寒,入肝经,可以清肝热、平抑肝阳,可以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还可治疗肝火上攻所致的眩晕、头痛。与其它药物同用,治疗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高热、神昏、躁狂头胀等。
菊花还能治疗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泻肝经火热以明目。菊花还可以配伍补肾、益阴明目的药治疗因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等。
清热解毒
菊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热邪导致的疮疡肿毒。
临床应用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治疗感受风热导致的感冒,或温病刚刚开始,常与桑叶同用。
肝阳上亢
治疗阴虚无法制阳,阳亢于上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健忘,常与山楂、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治疗风热之邪上攻于头面或者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见光流泪等,常与蒺藜、栀子、蝉蜕等同用。
治疗肝血不足导致的眼花,视物不清,常与枸杞、熟地、山茱萸等同用。
疮痈肿毒
治疗疮疡肿毒,可单用菊花捣烂敷于患处,或与连翘、蒲公英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菊花有抗炎、免疫调节、抑菌、抗氧化、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菊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菊花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可以入丸散剂或者代茶饮。
外用时适量,煎出汤熏洗或捣烂后外敷。
黄菊花一般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白菊花多用于清肝明目。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取原药,除去杂质、残留的梗叶,筛去尘屑。
常见配伍
菊花配川芎、生石膏
菊花、川芎能祛风止痛。菊花擅长清肝热,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的良药;川芎活血化瘀力强;生石膏善清泄上焦气分邪热。
三药配伍应用,清热祛风止痛力强,适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火上扰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诸证。
菊花配金银花
菊花、金银花都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两药合用,可以增强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疔疮肿毒等病症。
菊花配黑芝麻
菊花能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黑芝麻擅长补肝肾、滋阴血。
两药合用,菊花清肝,黑芝麻滋补,能够标本兼顾,滋阴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症状。
菊花配天麻
菊花与天麻都可以平抑肝阳,菊花擅于清肝热;天麻能息风止痉。
两药合用,菊花清肝,黑芝麻滋补,能够标本兼顾,滋阴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症状。
菊花配僵蚕
菊花擅长疏散风热,还可以清热;僵蚕能祛风散热、化痰散结。
两药合用,可以疏风散热、消肿散结,适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状。
组成方剂
桑菊饮
药物组成:菊花、桑叶、连翘、薄荷、苦桔梗芦根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病症。
羚角钩藤汤
药物组成:羚羊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白芍、甘草、淡竹茹
功能与主治:凉肝息风、增液舒筋。适用于热盛动风所致的高热不退、手足抽搐、高热痉厥、神志不清等病症;还可用于肝热上攻所致的头晕胀痛、耳鸣心悸等病症。
杞菊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菊花。
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病症。
甘菊汤
药物组成:菊花、金银花、生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所致的疔毒等病症。
制成中成药
风热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荆芥穗牛蒡子、板蓝根、苦杏仁桑枝六神曲、芦根。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怕风、头痛、咳嗽等。
芎菊上清丸
药物组成:菊花、川芎、连翘、薄荷、蔓荆子(炒)、黄芩、栀子、黄连、羌活藁本防风白芷、荆芥穗、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致的发热、怕风、头痛、鼻流清涕等病症。
上清丸
药物组成:菊花、黄芩(酒炒)、薄荷、连翘、黄柏(酒炒)、栀子、大黄(酒炒)、荆芥、防风、白芷、川芎、桔梗。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外感风热,火毒较盛所致的头晕耳鸣、口舌生疮等病症。
药膳食疗
热毒上攻,目赤眩晕,眼花面肿
菊花50克、排风子50克、甘草50克,把菊花和排风子焙干,加入甘草一起捣成散。
睡前用温水调15克喝下。
头晕、头痛
白菊花沸水冲泡,10~15克。
代茶饮服用。
高血压
菊花9克,决明子10克,钩藤6克。
加水一起煮后,代茶饮服用。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菊花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菊花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阳虚或头痛怕冷的人群忌用菊花,气虚、脾胃寒、食欲减退、容易腹泻人群慎用菊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菊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阳虚或头痛怕冷的人群忌用。
气虚、脾胃寒、食欲减退、易腹泻的人群慎服。
为确保安全用药,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黄菊花、白菊花
菊花有黄菊花、白菊花之分,二者均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黄菊花擅于发散风热;白菊花擅于平肝,清肝明目。
菊花与桑叶
桑叶与菊花均味甘苦、性寒凉,归肺、肝经。都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益阴。可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还可用于风热、肝热、肝肾阴虚所致的目赤肿痛、目暗昏花,两药常配合使用。
桑叶主归肺经,强于疏散风热,擅长清肺润燥,还能凉血止血,适用于风热、肺热或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还可治疗血热出血。
菊花主归肝经,强于清肝明目,还能平抑肝阳、清热解毒,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及热毒疮疡。
药食同源
菊花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做成代茶饮、熬粥、炖汤、酒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菊花药食两用的性质决定了它用途的多样性,具体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物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凉拌、做陷、制糕、做饼、酿酒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菊花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为5~10克。
菊花作为食物时,应适量食用,可做成代茶饮、熬粥等。
药膳应用
茶类
菊花茶
材料:菊花9克,梨皮9克。
做法:沸水冲泡,放入保温杯中,焖10分钟,代茶饮。
功效:发散风热、止咳润燥。
粥类
菊花粥
材料:菊花15克,粳米6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先将菊花研成细粉,入粳米,加适量水,煮粥,快煮熟时,入菊花粉,枸杞子,再煮5分钟粥成。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汤类
楂菊紫菜汤
材料:紫菜50克,山楂20克,菊花20克,味精2克,精盐1克。
做法:把山楂、菊花洗净,煎出汤汁,澄清后滤出沉淀,紫菜泡发后洗净,放入锅中,倒入澄清的汤汁,煮熟后放入味精和盐。
功效:清热、消食。
酒类
菊英酒
材料:菊花30克,鲜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白酒适量。
做法:把这些药物捣烂,用酒调做成糊状。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营养成分
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多糖等。
钙、镁、磷、硫、钾、硼、铁、锰、锌等。
黄酮类如木樨草苷、异绿原酸A、芹菜素苷、刺槐素等。
有机酸类及萜类等。
食用注意
孕妇不适合服用菊花茶。
气虚,脾胃寒,食欲减退,容易腹泻的人慎重使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