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
简介
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有菊苣过敏史的人禁用
中药介绍
菊苣(Chicory)取自菊科植物毛菊苣或菊苣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疾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菊苣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微苦、咸,性凉。归肝、胆、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西等地。
夏、秋二季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
性状特征
毛菊苣(地上部分)
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有纵棱,被柔毛或刚毛,断面黄白色,中空。
叶多破碎,灰绿色,两面被柔毛;茎中部的完整叶片呈长圆形,基部无柄,半抱茎;向上叶渐小,圆耳状抱茎,边缘有刺状齿。
头状花序5~13个呈短总状排列。总苞钟状,直径5~6毫米;苞片2层,外层稍短或近等长,被毛;舌状花蓝色。
瘦果倒卵形,表面有棱及波状纹理,顶端截形,被鱗片状冠毛,长0.8~1毫米,棕色或棕褐色,密布黑棕色斑。
气微,味咸、微苦。
毛菊苣根
主根呈圆锥形,有侧根和多数须根,长10~20厘米,直径0.5~1.5厘米。
表面棕黄色,具有细腻不规则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黄白色,中部类白色,有时空心。气微,味苦。
菊苣(地上部分)
茎表面近光滑。茎生叶少,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外短内长,无毛或先端被稀毛。
瘦果鱗片状,冠毛短,长0.2~0.3毫米。
菊苣根
顶端有时有2~3叉。
表面灰棕色至褐色,粗糙,具有深纵纹,外皮常脱落,脱落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有少数侧根和须根。嚼之有韧性。
菊苣段
呈2~3厘米段状,断面黄白色,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有纵棱。
储存方法
放在阴凉干燥处。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主治病证
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作用分析
清肝利胆
菊苣性凉入肝经,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
健胃消食
菊苣能健胃消食,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利尿消肿
菊苣具有清热利湿、利水通淋的功效,善于治疗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伴尿频尿急,小腹部牵引不适等症。
临床应用
湿热黄疸
治疗湿热黄疸,常与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栀子、大黄等同用。
热淋
治疗热淋涩痛,常与利水通淋药金钱草车前子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菊苣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等药理作用。
茯苓加菊苣的作用是什么
茯苓加菊苣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用于湿热引起的水肿。
茯苓有利水渗湿(促进水液运行来祛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由于痰饮邪气上犯引起的眩晕心悸),脾虚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菊苣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茯苓加菊苣二者合用,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二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水肿。
应注意的是,菊苣不良反及禁忌尚不明确,茯苓性泄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中药的使用需要由中医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菊苣粉的功效与作用
菊苣粉即菊苣经干燥后研磨成的粉,具有一定的清热利湿、健脾开胃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厌食、肾炎等疾病。
菊苣,为菊科菊苣属植物菊苣或毛菊苣的地上部分,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开胃、利尿、利胆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湿热胀痛、食欲不振等病症。既可内服煎汤又可外用煎水洗。
注意服用期间,应饮食清淡,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以及注意运动。
注意在服用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师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请勿自行服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中药菊苣有什么用
中药菊苣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作用。建议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
菊苣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
临床上,菊苣治热淋(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伴尿频尿急,小腹部牵引不适)涩痛,常与利水通淋药金钱草、车前子同用;治湿热黄疸,常与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栀子、大黄等同用。
菊苣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目前尚不明确。
如患者有任何不适,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需使用菊苣,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菊苣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菊苣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8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切段。
常见配伍
菊苣配车前子
车前子味甘,性寒,能够在清热的同时改善小便淋漓不尽、小便量少不通的问题;菊苣味微苦、咸,性凉,善于利尿消肿。
两药配伍使用,能够相互协同,共同起到清热利湿,改善小便淋漓不尽、小便量少不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淋漓不尽、尿道灼热疼痛。
菊苣配茵陈蒿
茵陈蒿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菊苣性凉入肝经,能够清肝利胆湿热。
两药配伍使用,能够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治疗湿热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
制成中成药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药物组成:茴香根皮骆驼蓬子黑种草子、蜀葵子、洋甘菊茴芹果、菊苣根、甘草、芹菜根、菊苣子、香茅罗勒子
功能与主治:调节体液及气质,为四种异常体液成熟剂。
护肝布祖热颗粒
药物组成:芹菜子、菊苣子、菟丝子、芹菜根、茴香根皮、菊苣根、小茴香。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胃,散气止痛,利胆,利水。用于治疗肝寒、胃痛,脾气运化阻滞引起的胁痛及关节骨痛、风湿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清热卡森颗粒
药物组成:菊苣。
功能与主治:清利肝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药膳食疗
急性肾炎
菊苣、索索葡萄、车前草各9克。水煎服。
消化不良,胸腹胀闷
菊苣根6份、土木香3份,小茴香1份。
共研细粉,每次3~5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菊苣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有菊苣过敏史的人群禁止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菊苣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药食同源
菊苣既是中药又是食物,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制茶饮。
特点介绍
菊苣药食两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其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菊苣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菊苣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物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制茶饮),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菊苣作为中药时,用量为9~18克。
菊苣作为食物可适量食用,可生用,也可作增香添加剂或作咖啡的代用品。
药膳应用
茶类
菊苣栀子茶
材料:菊苣5克,栀子5克。
做法:上药煎水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
养生茶
材料:决明子枸杞子、栀子、茯苓、生姜、葛根、蒲公英、山药、菊苣。
做法:热水浸泡饮用。
功效:降血压、护肝。
营养成分
菊苣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有机酸类、维生素、钙、镁、钠、钾、铁、锌、锰、铜、磷、硫、硼等。
食用注意
需注意,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菊苣。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