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
简介
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本身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物,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本品还可以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有玫瑰花过敏史的人禁用
中药介绍
玫瑰花(Rose Flower)是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乳房胀痛,跌扑损伤等病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玫瑰花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以色紫红、朵大、香气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玫瑰花
呈半球状或不规则的团状,直径在0.7~1.5厘米。
残留花梗上被细柔毛,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
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花柱多数,柱头在花托口集成头状,略突出,短于雄蕊。
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储存方法
密闭,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古籍记载
《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
《本草正义》:“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顺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噤口痢、乳痈、肿毒初起、肝胃气痛。。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主治病证
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作用分析
行气解郁
玫瑰花气味芳香,入肝、脾经,芳香行气,味苦疏泄,能够舒达肝胆之气,行气解郁,又能醒脾和胃。
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气郁阻滞导致的胸肋部、胃脘或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和血
玫瑰花芳香疏泻,既可以调达肝气,又可以和血。
可用于治疗肝郁不舒所致的月经失调,经前乳房胀痛,包括经期异常、经量异常,如月经量少、月经先期、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等。
止痛
玫瑰花味苦,具有疏泄的作用,且性质温和,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病症。
临床应用
肝胃气滞证
治疗肝胃气滞引起的疼痛,胸胁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常与郁金香附佛手等同用。
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
治肝气郁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可与当归、香附、柴胡等同用。
跌仆伤痛
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单用浸酒饮服,或与当归、赤芍川芎等药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玫瑰花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玫瑰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玫瑰花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6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将药材除去过长花梗等杂质。
常见配伍
玫瑰花配佛手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佛手味苦辛、性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
两药合用,可以增强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胃痛、胸胁胀痛。
玫瑰花配当归
玫瑰花擅长疏解肝郁,活血调经;当归味辛,性偏温,能行能通,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两药合用,在活血的基础上又能起到行气的作用,气行则气郁可疏解,血行畅达则经脉自通。可以用于治疗肝气郁滞或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等病症。
玫瑰花配白芍
玫瑰花擅长疏肝解郁,活血调经;白芍味酸,能够收敛肝阴以起到养血的作用。
两药合用,可增强养血柔肝、调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气郁滞兼见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等病症。
玫瑰花配川芎
玫瑰花味苦,性温促进通行,具有疏泄的作用,能行气解郁、活血散瘀,起到止痛的功效;川芎味辛,性偏温,能散能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具有调达气血的作用。
两药合用,可以一同起到行气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肝郁气滞兼见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等病症。
组成方剂
归桂化逆汤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肉桂、青皮茯苓蒺藜郁金合欢花、玫瑰花、木香牛膝、红枣、降香
功能与主治:解郁和中。适用于肝气犯胃导致的食入即吐。
制成中成药
玫芦消痤膏
药物组成:鲜芦荟叶、玫瑰花、苦参杠板归天然冰片、薄荷素油。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痤疮、皮肤瘙痒症,亚急性湿疹及日光性皮炎等。
乳癖散结胶囊
药物组成:夏枯草僵蚕(麸炒)、柴胡(醋制)、玫瑰花、当归(酒炙)、牡蛎、川芎(酒炙)、鳖甲(醋制)、赤芍(酒炒)、莪术(醋制)、延胡索(醋制)。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病,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烦躁易怒、胸胁胀痛。
痛经灵颗粒
药物组成:蒲黄五灵脂、玫瑰花、元胡、香附、赤芍、丹参、红花、乌药桂枝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导致的痛经。
肝郁调经膏
药物组成:白芍、佛手、郁金、玫瑰花、代代花牡丹皮川楝子、香附、当归、丹参、葛根泽泻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血调经。用于肝郁所致的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不孕等症。
药膳食疗
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
月季花9克(鲜品加倍),玫瑰花9克(鲜品加倍),红茶3克。
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肝郁胁痛,月经不调
玫瑰花初开者30朵,冰糖适量。
玫瑰花去心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浓煎。调以冰糖进食。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
玫瑰花5朵,糯米100克,樱桃10枚,白糖100克。
将玫瑰花用清水漂洗净。糯米淘净入锅,加水烧开,熬煮成粥,加入玫瑰花、樱桃、白糖稍煮即好。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玫瑰花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玫瑰花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玫瑰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玫瑰花与月季花
两药都可以入肝经,有疏肝解郁、活血调经的功效,都可以治疗肝气郁滞导致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然而玫瑰花在此基础上又能醒脾和胃,可以用于治疗肝郁犯胃导致的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恶心伴饮食减少。
月季花可以消肿解毒,能够治疗痈、疽、肿毒等病症。
药食同源
玫瑰花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煎汤、熬粥、做糕饼、代茶饮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玫瑰花药食两用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其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
玫瑰花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煎汤、熬粥、糕饼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玫瑰花作为中药时,煎汤内服时成人每天用量为3~6克,也可以泡茶饮用。
玫瑰花作为食物时,每天使用量为1.5~6克,可煎汤、熬粥、糕饼、代茶饮、烘烤等。
药膳应用
烘烤类
玫瑰花烤羊心
材料:羊心1个,鲜玫瑰花70克(干品15克),食盐30克。
做法:将玫瑰花洗净,放小锅中,加清水少许,放入食盐,煮10分钟,待冷备用;羊心洗净,切小块,用竹签串好,蘸玫瑰盐水反复在火上烤炙至熟(稍嫩,勿烤焦)即可;随量热食或佐餐。
功效:养心安神,行气开郁。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惊悸失眠,郁闷不乐,记忆力减退,两胁疼痛,头痛伴视物昏暗,神疲食少,胃脘不适,妇女月经不调等。
茶类
二花调经茶
材料:月季花9克(鲜品加倍),玫瑰花9克(鲜品加倍),红茶3克。
做法:将月季花、玫瑰花及红茶共同制成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随时趁温热时用饮,每日1剂。连服数日,在经行前几天服用。
功效:理气活血,调经止痛。可以用于气滞血瘀之月经错后,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兼见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胸胁及乳房胀痛,饮食减少等。
酒类
玫瑰露酒
材料:鲜玫瑰花3500克,冰糖2000克,白酒15升。
做法:采摘将开未开之时的玫瑰花花蕾,将花与冰糖一同浸入酒中,用瓷坛或玻璃瓶储存一个月以上,不可加热,密封一个月左右即可。每日2次,每次饮用10~30毫升。
功效:和血散瘀,理气解郁。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胃脘疼痛、胸痛头痛,也可用于肝胃气痛、损伤瘀痛、新久风痹、乳痈肿毒等。
糕饼类
玫瑰五花糕
材料:干玫瑰花25克,红花15克,鸡冠花15克,凌霄花15克,野菊花15克,大米粉2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干玫瑰花、红花、鸡冠花、凌霄花、野菊花的干花揉碎备用;将大米粉与糯米粉搅拌均匀,糖用水溶开;将米粉和揉碎的干花混合,迅速搅拌,徐徐加入糖开水,使粉均匀受潮,并泛出半透明色,成糕粉。
糕粉以手捏成团,手放一揉则散开为宜,过筛后放入糕模,用大火蒸12~15分钟。当点心吃,每日1次,每次30~50克。
功效:行气解郁,凉血活血,疏风解毒。可以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导致的情志不畅、胸中郁闷、面部雀斑、黄褐斑等。
营养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此外还含槲皮苷、鞣质、脂肪油、有机酸等。
食用注意
月经过多的人忌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