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
概述
药物介绍
闹羊花是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干燥的花。
闹羊花为温性药,味辛。归肝经。有大毒。
闹羊花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三萜类、鞣质类、酚类、甾体类、糖类成分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作用
用途
闹羊花具有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闹羊花具有降血压、镇痛、抗菌、杀虫等作用。
闹羊花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扑肿痛、偏正头痛、顽癣、疥疮等。
目前,闹羊花还被用于手术麻醉。
闹羊花的毒性与功效分别是什么
闹羊花含毒性成分为石楠素和梫木毒素。闹羊花具有散瘀定痛,祛风除湿(祛除风邪与湿邪)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皮肤顽癣,风湿痹痛等。
闹羊花又名毛老虎、一杯倒。闹羊花分类属于祛风湿药中的祛风寒湿药。闹羊花科属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干燥花,其根、茎、叶和果也入药。
闹羊花性味辛,温,入肝经。闹羊花具有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的功效,内服长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疥疮、龋齿疼痛等病症。
闹羊花有毒,孕妇及气血虚弱者禁用闹羊花。闹羊花的不良反应暂不明确。如若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闹羊花多入丸、散剂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入丸、散剂服用时,每日常规用量为0.6~1.5克。
外用时,取适量新鲜的闹羊花捣烂后,敷于后脑或痛处2~3小时,可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
闹羊花可以泡酒使用。
骨科搽剂:和五加皮、制川乌、生南星等中药配伍泡酒,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皮肤破损者禁止使用。
五蛇酒:和蕲蛇乌梢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中药配伍泡酒,有祛风止痒、解毒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银屑病
温馨提示
闹羊花有毒,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并且不可以多服、久服。
闹羊花不可以接触眼睛。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闹羊花过敏者,禁止使用。
体虚者禁止使用闹羊花。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禁止服用闹羊花;如果需要外用,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避免使用闹羊花;如果需要使用,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及年老者使用闹羊花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使用禁忌
避免和栀子同时使用。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闹羊花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闹羊花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闹羊花有大毒。
过量或长期服用闹羊花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造成呼吸停止引起死亡,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停用,并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心跳变慢
血压下降
动作失调
呼吸困难
功效对比
闹羊花是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干燥的花,洋金花是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干燥的花。两者的功效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闹羊花和洋金花都有麻醉止痛的作用,都可用于治疗各种痛证和手术麻醉。
闹羊花还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皮肤顽癣、疥疮等;洋金花还有止咳平喘、解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小儿慢惊风等。
用药误区
误区:闹羊花有大毒,不可以内服
闹羊花可以内服。虽然闹羊花有毒,但只要把握好剂量,严格遵循医嘱服用,就可以起到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的效果。
其他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选购
如何选购
闹羊花多产自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闹羊花具有如下特征:
闹羊花为灰黄色至黄褐色的皱缩样花朵,数朵花簇生于一个总柄上,但多数已经脱落为单个花朵。花萼5裂,裂片为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有比较长的细毛;花冠为钟状,筒部比较长。花瓣为宽卵形,先端比较钝或者微微向下凹陷;有5个雄蕊,花丝卷曲,和花冠一样长或者稍稍长于花冠,中部以下有茸毛覆盖,花药为红棕色;有1个雌蕊,柱头为头状;花梗为棕褐色,有短茸毛覆盖。闹羊花气味清淡,品尝时有轻微的麻嘴感。
品质好的闹羊花为黄色,没有叶子和花梗。
存放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温馨提示
闹羊花是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从正规药店及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相关中成药
六味木香散:具有开郁行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中焦、寒热错杂引起的胃脘痞满疼痛、腹痛、嗳气腹胀、吞酸嘈杂、大便不爽等。
生发酊:具有温通经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经络阻隔、气血不畅导致的油风,可以改善头部毛发成片脱落、头皮光亮等不适症状;也可用于治疗斑秃
卧龙散:有开窍、通关的功效,多用于治疗中暑中恶、小儿惊厥、突然昏厥等。
损伤止痛膏:具有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瘀血肿痛、扭伤、跌打损伤。
关节解痛膏: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功效作用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注意事项
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