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
简介
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本品还可以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有桑枝过敏史的人禁用
中药介绍
桑枝(Mulberry Twig)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主要药性
味微苦,性平。归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苏、浙江。
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切厚片。以质嫩、切面黄白色者为佳。
性状特征
桑枝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点状皮孔。
切面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
气微,味淡。
炒桑枝
炒桑枝是桑枝的炮制品。本品形如桑枝片,切面深黄色。
微有香气。
酒桑枝
酒桑枝是桑枝的炮制品。本品形如桑枝片,表面呈黄色,略带焦斑。
稍有酒气。
储存方法
贮存在干燥的容器内,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发霉。
古籍记载
《本草图经》:“桑枝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本草述》:“祛风养筋,治关节湿痹诸痛。”
《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病证
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作用分析
祛风湿
桑枝味微苦,药性平和,能祛风湿、通经络。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的病证。其药效能够上行达到上肢,故更适合用于上肢痹痛,表现为肩臂关节疼痛、麻木、拘挛。
利关节
桑枝善于疏通经络,使气血到达四肢经络,能通利关节。可用于治疗关节不利或肢体麻木,还能治疗因中风导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
痹证
治疗风湿痹痛,肩臂关节疼痛麻木。可单用,也可随证配伍使用。如果用于痹证偏寒的人,多与独活桂枝防风等同用;用于偏热的人,多与络石藤忍冬藤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桑枝有抗炎、镇痛、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桑枝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桑枝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桑枝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筛去碎屑。
酒桑枝
取桑枝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放置在炒制容器内,用小而缓的火加热,炒至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千克桑枝片,用黄酒12千克。
炒桑枝
取桑枝片,放置在炒制容器内,用小而缓的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常见配伍
桑枝配桑寄生
桑枝横行四肢,能除湿消肿、通络止痛;桑寄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桑枝重在通行经络,桑寄生重在补养。
两药配伍使用,一补一通,共同使用,能够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风湿痹证所致的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筋骨疼痛。
桑枝配防己
桑枝味苦性平,能祛风通络、舒筋缓脉;防己辛散降泄,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两药相配伍,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除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所致的四肢拘挛、麻木疼痛等。
桑枝配鸡血藤
桑枝性善走窜,可祛风通络;鸡血藤既能舒筋活络,又能补血活血。
二者配伍使用,有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风湿兼有血瘀导致的四肢筋骨疼痛。
桑枝配油松节
两药均为祛风湿药,桑枝微苦性平,通行善走,功效专于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油松节善于疏通经络、行气血、利骨节,尤善于祛筋骨间风寒湿邪。
二药配伍使用,可增强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证所致的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疼痛麻木等。
组成方剂
桑枝秦艽汤
药物组成:鲜桑枝尖、桂枝秦艽天麻、广皮、当归川芎羌活桔梗甘草、皂刺。
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用于肩臂肘痛。
沈氏桑尖汤
药物组成:嫩桑枝尖、防己、当归身、黄芪茯苓威灵仙、秦艽、川芎、升麻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行滞。用于十指尖麻的人。
桑枝煎
药物组成:桑枝、黑豆、附子、茄子根、石斛、天雄、天麻、川芎、牛膝、桂心。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痛,用于风湿脚膝软弱。
制成中成药
桑枝膏
药物组成:本品为桑枝制成的煎膏。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用于四肢关节酸痛。
强身壮骨酒
药物组成:桑枝、白茄根、白术、豹骨、陈皮、川芎、当归、党参杜仲防风甘松、桂枝、红花、红釉、怀牛膝、黄芪、木瓜、秦艽、熟地黄、天麻、菟丝子五加皮
功能与主治:滋补健身,强壮筋骨,舒筋活络,追风祛湿。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
筋骨止痛膏
药物组成:桑枝、槐枝、生姜、大葱、肉桂、丁香、徐长卿、生草乌冰片、樟脑、鲜松枝。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搜风散寒。用于筋骨麻木、腰腿臂痛、跌打损伤。
湿热痹颗粒(片)
药物组成:桑枝、苍术黄柏粉萆薢薏苡仁、汉防己、连翘川牛膝地龙、防风、威灵仙、忍冬藤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止痛。用于湿热阻络所致的痹病,表现为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行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
药膳食疗
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桑枝、黑豆(炒香)、五加皮、木瓜、十大功劳、金银花、薏苡仁、黄柏、蚕沙、松仁各10克,白酒1升。
将前十味捣碎,放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内服每次20毫升,每日两次。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桑枝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桑枝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有桑枝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此药,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桑枝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桑枝与秦艽
两者都是祛风湿清热药,可以祛风通络,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中风手足活动不利、不能正常行走持物等。
秦艽味辛苦,性平而偏凉,因此发热、关节红肿热痛的患者更适合使用;并且具有退虚热、清湿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骨蒸潮热、湿热黄疸、小儿疳积发热等。桑枝味苦,性平而偏凉,归肝经,善行于上肢,更适用于治疗肩臂关节疼痛拘挛。
桑枝与桂枝
两者均能祛风通络,皆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桑枝擅长祛风除湿通络,桂枝擅长温经散寒通络,都偏行上肢肩臂,古人认为桑枝与桂枝一同使用可以治肩臂痛,因此治疗上肢风湿痹痛时常配合使用。
桑枝性偏凉,更适合用于上肢风湿热痹肩臂关节疼痛拘挛。桂枝辛温,擅长发汗解肌,更适合于风寒感冒;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多用于上肢肩臂痛偏寒的病证;且具有温经通阳的功效,还可用于胸痹、痛经、脘腹疼痛、痰饮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