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妊娠
概述
妊娠未达14周称为早期妊娠
主要症状为停经、早孕反应、尿频等
生育期妇女经未避孕或性生活避孕失败的妊娠早期阶段
正常的早期妊娠无需治疗,出现异常症状可以采取一般治疗、合并症治疗等方法
定义
早期妊娠,又称早孕,是指妊娠未达14周。妊娠早期是胚胎形成、胎儿器官分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诊疗对整个妊娠阶段尤为重要。
病因
致病原因
早期妊娠(早孕)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处于备孕阶段或者避孕失败引起妊娠。
生育期的妇女,性生活没有避孕措施,极易受孕。
或由于避孕环脱落、避孕套破损等原因导致避孕失败,也有可能引起妊娠。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是早期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
避孕药失效。
宫内节育器脱落。
避孕套损坏。
症状
主要症状
停经
生育期、有性生活史的健康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则,一旦月经过期,应考虑到妊娠的情况。
月经过期10日以上,应该高度怀疑妊娠。
早孕反应
患者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有情绪改变。
早孕反应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尿频
前倾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会出现尿频症状。
当子宫增大超出盆腔后,尿频症状自然消失。
乳房变化
早期妊娠的妇女自觉乳房胀痛。
乳房体积逐渐增大,有明显的静脉显露,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称为蒙氏结节。
哺乳妇女妊娠后乳汁明显减少。
并发症
雌激素增多
妊娠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上升,部分患者可出现雌激素增多的表现,如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面部、腹白线、乳晕等)。
腹部不适或胃肠道症状
患者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等,出现不伴有子宫出血的子宫收缩痛或腹部不适、腹胀、便秘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产科
如果出现有停经或早孕反应等早期妊娠症状,或者验孕棒显示阳性等,建议及时前往产科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确定妊娠、排除异常情况等。
心血管内科
如果在妊娠期间合并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内分泌科
如果妊娠期间合并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医,尽早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就诊,便于检查。
就医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上一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
月经周期是多久?月经持续多长时间?
有没有出现畏寒、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
病史清单
平常月经是否规律?
最近是否有性生活?有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有没有避孕失败的情况?
是否在备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妇科检查、妇科超声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孕酮、口服避孕药、硝苯地平胰岛素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生育期的妇女,日常或近期有性生活史,未避孕或有避孕失败的情况。
临床表现
症状
育龄期女性有停经、早孕反应(如畏寒、头晕、乏力、食欲缺乏、恶心、晨起呕吐等)、尿频、乳房胀痛等症状。
体征
阴道黏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
子宫增大变软,呈球形。
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
妊娠8周时,子宫为非孕时的2倍,妊娠12周时为非孕时的3倍,宫底超出盆腔,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
实验室检查
妊娠试验
检查目的:可诊断妊娠。
检查意义:血液中hCG水平升高,或尿hCG阳性(仍需检测血液中hCG水平)。
注意事项:如果要确定宫内妊娠,需要超声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
检查目的:可用于诊断早孕,也可用来判断妊娠早期情况。
检查意义:如果基础体温持续两周以上较高,妊娠的可能性较高。
注意事项:每日按时记录体温;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否则可能影响体温测定结果。
超声检查
检查目的:明确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盆腔肿块等。
检查意义:是比较常用的无创辅助检查手段,可用于观察宫腔内的孕囊数目和形态。妊娠9~14周超声检查可以排除严重的胎儿畸形,如无脑儿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注意充分饮水,以充盈膀胱有利于检查。
鉴别诊断
早期妊娠易与以下疾病混淆,需要加以鉴别。
内分泌失调
如甲亢或甲减、性激素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通过甲状腺激素、加以鉴别。
相似点:都可能内分泌紊乱,性激素水平变化。
不同点:内分泌疾病除性激素水平可变化外,还可表现出其他激素水平的变化或者相应的临床症状,而早期妊娠则以性激素水平变化为显著特征。
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
如异位妊娠、葡萄胎、滋养细胞疾病等。
相似点:都可能引起激素水平变化、停经、早孕反应、尿频等症状。
不同点: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阴道彩超等)鉴别,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可观察到孕囊有异常情况。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早期妊娠相关的症状,稳定孕妇情绪,为胚胎形成及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治疗原则:以一般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一般治疗
饮食合理
妊娠期的妇女,所摄入的食物不仅需要满足母体的需要,还需要为胎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妊娠期间,饮食要合理均衡,注意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要多补充蛋白质、谷类食物,以满足母婴的需要。
饮食要清淡,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调整生活方式
需要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需注意锻炼要适度。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面对妊娠。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妊娠期间,尤其是早期妊娠,需要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因为某些药物会通过胎盘屏障而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有特殊需要,也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对于孕吐严重的孕妇,可使用止吐药物,如维生素B6等缓解症状;如有必要,也可遵医嘱服用叶酸;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原发病。
维生素B6
药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妊娠、放射病及抗癌药物所致的呕吐,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6缺乏。
不良反应:长期、过量应用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炎、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等。
用药注意事项:对其中成分过敏者禁用。不宜大剂量应用。
叶酸
药物的作用: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能会引起畏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口服大剂量叶酸可能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
降压药
常见药物:如硝苯地平、拉贝洛尔、尼莫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钠
药物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过程应平稳,不宜波动过大。
胰岛素
药物的作用:主要作用为降低血糖,也可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一过性屈光不正、水肿和注射部位异常等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需将患者妊娠期血糖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5.3 mmol/L和6.7 mmol/L。
地西泮(安定)
药物的作用:具有镇静、抗惊厥、控制抽搐作用,能够缓解孕产妇精神紧张、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头昏、头痛、嗜睡、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需谨慎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理治疗
妊娠期的妇女心理情绪变化较大,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
除了给予孕妇心理支持外,也要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教育,使其能够在妊娠期间为孕妇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预后
治愈情况
大多数妊娠早期的症状会随着妊娠时间的变化自行消失,如早孕反应大多在妊娠中、晚期即可消失。
但是某些症状,如尿频、子宫体积增大,可能会在整个妊娠阶段都有所表现,不过随着分娩、产后恢复,可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
危害性
早期妊娠是女性妊娠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胚胎形成、胎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此时期的大多症状并不会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该时期孕妇和胎儿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是产检的重要时期,对唐氏综合征唇腭裂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需要注意防护,避免对母体或胎儿造成危害。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适当补充叶酸,应达到每天400~800μg膳食叶酸当量的摄入。
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的全血、黑木耳、菠菜等。
选用碘盐,常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孕吐严重的孕妇,可少食多餐,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生活管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如禁烟、酒,规律作息,避免高强度的工作等。
合理选择运动方式,适量体育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心理支持
注意为孕期妇女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生活态度。
同时要教给孕妇家属有关心理治疗的方法,使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心理支持,从而缓解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随诊复查
随诊的重要性:无论是早期妊娠,还是中、晚期妊娠,都要注意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异常情况,避免唐氏综合征等畸形胎儿的出生。
随诊的时间:整个孕期一般至少产检10次,分别为孕12周前、孕13~16周、孕17~20周、孕21~24周、孕25~28周、孕29~32周、孕33~35周、孕36周、孕37周、孕38周。
随诊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产科超声、唐氏筛查、胎心监护等。
预防
对于不想妊娠的妇女,主要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受孕,从而减少妊娠的发生。或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早期妊娠的相关症状的发生。
避免受孕
性生活时注意采取恰当的、科学的避孕方式。
常用的避孕方法有避孕套、避孕药、节育器避孕等。
减少早期妊娠相关症状的发生
保持心情愉悦,改善不良习惯,如挑食、暴饮暴食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