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性不孕
概述
概述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妇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肿瘤科
临床症状
危害
可导致不孕,影响夫妻关系,造成心理压力。
检查
诊断
根据不孕的病史,月经失调等表现,结合妇科检查、B型超声检查、内镜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病因
病因
本病由先天性子宫畸形或炎症、结核、肿瘤、人工流产术等原因导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症状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原发或继发性不孕,但究其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1)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原发或继发性闭经或月经稀发、过少、痛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的表现为性交痛、性冷淡、阴道痉挛和无性高潮,或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等病理妊娠史。(2)子宫肌瘤:主要表现为盆腔痛、月经失凋、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胎盘位置异常、胎位异常、难产、盆腔包块、排便困难、尿频、继发性贫血等。(3)子宫内膜炎:可出现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白带增多、下腹坠痛感、月经失调等。(4)宫腔粘连:原发或继发性不孕占43%,可伴有月经失调等。2.体征(1)子宫畸形:在妇科检查中可发现,有的同时合并外阴、阴道、子宫颈畸形。(2)子宫发育不良:双合诊发现幼稚子宫,伴有乳房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3)子宫肌瘤:在妇科检查中,行腹部阴道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子宫增大,有不规则突起,质硬,单个或多个。子宫均匀性增大,有时子宫口扩张,从子宫颈口可见脱出的肌瘤,提示为黏膜下肌瘤。(4)子宫内膜炎:妇科检查可有子宫颈炎、颈管炎,子宫增大、压痛、举痛,附件和宫旁组织增厚及压痛。
诊断依据
1.病史有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史。2.临床表现有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盆腔痛、月经失凋、盆腔包块、排便困难、尿频、白带增多、下腹坠痛感等临床表现。3.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子宫及卵巢的形态、大小、位置,偶可发现盆腔检查时末触及的包块。4.内镜检查通过宫腔镜或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病灶的部位,了解病变的范围与程度。宫腔镜是宫腔粘连最可靠的诊断手段。5.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确定子宫的形态,明确子宫有无畸形,有无息肉、黏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或输卵管结核等病变。6.诊断性刮宫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子宫的形态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了解体内激素分泌情况。7.细胞遗传学检查如性染色体和性染色质检查,可辅助诊断子宫畸形或子宫发育不良。
治疗
治疗方针
1.子宫畸形多采用手术治疗。2.子宫发育不良应予以激素促进子宫发育。3.子宫肌瘤性不孕依患者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部位、数目,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患者全身情况,决定保守疗法或手术治疗。4.子宫内膜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5.宫腔粘连应分离粘连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并防止再粘连。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子宫发育不良(1)人工周期序贯疗法:先用己烯雌酚口服,后用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2)促排卵疗法:可服用氯米芬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氯米酚用量可增量,若连用3~5个周期无效者,应停药。2.子宫肌瘤年龄小于35周岁,希望生育者;浆膜下肌瘤,子宫小于12周妊娠大小,肌瘤生长缓慢,双侧输卵管通畅或梗阻不严重且可望疏通者;肌瘤直径小于6厘米而无变性,月经改变不明显者可选用保守治疗。对小的肌瘤可应用维生素药周期疗法,有缩小及控制作用。对尚不急于妊娠者可予观察随访。对月经过多、痛经和子宫如妊娠10~12周大小应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丹那唑、孕三烯酮、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3.子宫内膜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4.宫腔粘连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可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
手术治疗
1.子宫畸形子宫畸形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矫治生殖器官畸形,合并泌尿道畸形者同时予以矫治。2.子宫肌瘤年龄小于35周岁,迫切要求生育者;多发性肌瘤,肌瘤直径大于6厘米;黏膜下肌瘤,子宫体积大于12周妊娠大小,肌瘤生长迅速,症状明显,肌瘤变性者等可采用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宫腔粘连可采用子宫探针或宫腔镜分离粘连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粘连。
预后情况
经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保暖。2.注意休息,并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免疫能力。3.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遵医嘱坚持正规治疗,保证治疗效果。5.指导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异常立即就诊。
饮食调理
患者均衡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勿饮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