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
简介
具有解毒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用于治疗湿热邪气引起的咽痛、泄泻痢疾、湿热带下等
体虚的人群和孕妇忌用
中药介绍
蓍草为菊科植物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该药物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湿热邪气引起的咽痛、泄泻痢疾、湿热带下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苦、酸,性平。归肺、脾、膀胱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东北、华北。夏、秋二季花未开放时采割,晒干。切段。以叶色绿、花蕾多者为佳。
性状特征
茎呈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纵棱,被白色柔毛。
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中部有髓或中空。叶常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为长线状披针形,裂片线形,表面灰绿色至黄棕色,两面被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复伞房状,黄棕色;总苞片卵形或长圆形,覆瓦状排列。
气微香,味微苦。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分类本草》:“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病证
乳蛾咽痛,泄泻痢疾,肠痈腹痛,热淋涩痛,湿热带下,蛇虫咬伤。
作用分析
解毒利湿
蓍草味苦,有解毒利湿的功效,能清除体内的湿热邪气。
能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引起的排尿涩痛、尿频、尿急,湿热下注引起的泄泻、痢疾、带下异常等。
活血止痛
蓍草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能清除体内的瘀血。
能用于治疗瘀血与热邪蕴结引起的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喉痹、咽喉肿痛、疮痈肿痛、肠痈腹痛等。
临床应用
痢疾
治疗湿热蕴结肠道引起的湿热痢疾,可以配伍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等。
淋证
治疗湿热蕴结下焦引起的热淋,表现为排尿热痛、尿频、尿急,可以配伍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蓍草具有抗肝纤维化、降血糖、抗炎、解热、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蓍草的用途和功效
蓍草具有解毒利湿,活血止痛。用于乳蛾(与西医扁桃体炎相关)咽痛,泄泻痢疾,肠痈(发生在肠腑的痈,以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为表现)腹痛,热淋(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伴尿频尿急,小腹部牵引不适)涩痛,湿热带下,蛇虫咬伤。
蓍草属于活血药中的活血止痛药,蓍草为菊科植物质的干燥地上部分。
蓍草又名蜈蚣草。蓍草性味辛,苦,平。蓍草具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的功效。蓍草长于治疗痈肿疮毒,感冒发热,跌打损伤,头风痛,腹部痞块(肿块),牙痛,血瘀经闭(由于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停闭),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等。
蓍草活血化瘀,孕妇慎用蓍草。对蓍草有过敏史者禁用蓍草。蓍草的不良反应暂不明确。如若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方法
蓍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蓍草水煎服,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45克,必要时可以日服2剂,也可以研末内服,每次1~3克;外用鲜品应适量,可以煎水洗、研末调敷或者捣烂敷患处。
注意,该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阴干。
常见配伍
蓍草配射干
蓍草味苦、酸性平,有解毒活血的功效;射干味苦性寒,有清热利咽的功效。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内火热邪气过于旺盛引起的喉痹、咽痛等。
蓍草配紫花地丁
蓍草善于活血止痛,紫花地丁善于清热解毒。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瘀滞引起的皮肤疮痈、红肿疼痛等。
蓍草配地榆
蓍草善于活血散瘀,解毒利湿;地榆善于清大肠的热邪,凉血止血。
两药配伍,能发挥清肠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瘀毒留滞引起的痔疮肿痛出血。
组成方剂
复方蓍草散(《新中医》)
药物组成:蓍草、七叶一枝花、高良姜、枯矾、青木香、肉桂。
功能与主治:暖胃健脾,化腐解毒,止痛消胀,制酸止血,促进溃疡愈合。适用于溃疡病
制成中成药
复方透骨香乳膏
药物组成:透骨香、蓍草、黄柏、红花、天然冰片乳香没药川芎当归、辣椒、生葱。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疼痛。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蓍草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蓍草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体虚的人群和孕妇不适合使用蓍草,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体虚的人群和孕妇忌服蓍草。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蓍草过敏史人群禁止使用本药。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蓍草与板蓝根
二者都有解毒的功效,都可以用于治疗乳蛾咽痛。
蓍草味苦性平,善于解毒利湿、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湿热瘀滞蕴结引起的肠痈腹痛、湿热带下、热淋等。
板蓝根苦泄性凉,善于清热解毒,又能凉血利咽,是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痄腮、烂喉丹痧的常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