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简介
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中药介绍
天花粉(Snakegourd Root)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做粉而成,洁白如雪,因此被称为“天花粉”。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
主要药性
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四川。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切厚片。以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者为佳。
性状特征
天花粉
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厘米,直径1.5~5.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
气微,味微苦。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天花粉饮片
呈类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黄白色或淡棕黄色。
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
储存方法
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
《本草汇言》:“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作用分析
清热泻火
天花粉味苦性寒,归属肺经,善清肺热而润肺燥,能用于治疗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
生津止渴
天花粉味甘性寒,归属胃经,善清胃火养胃阴,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功效,能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燥烦渴以及阴虚内热、消渴多饮等病症。
消肿排脓
天花粉味苦性寒,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又能消肿排脓以疗疮,脓还没有形成时可使脓消散,脓已经形成时可以溃疮排脓,可用于治疗疮疡初起、热毒炽盛等病症。
临床应用
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可单用,或与芦根麦冬等同用。
治疗热盛伤津所引起的消渴证,常与地黄葛根、麦冬等同用。
治疗消渴气阴两伤的患者,可与人参、黄芪、山药、葛根、知母等同用。
肺热燥咳
治疗肺热燥咳,常与天冬、麦冬、生地黄等同用。
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伤所引起的咳喘咯血,与人参等份为末服。
疮痈肿毒
治疗疮疡初起,热毒炽盛,常与金银花白芷等同用。
治疗疮疡已经破溃的患者,与黄芪、甘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天花粉有抗病毒、引产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天花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天花粉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15克。
或入丸、散剂。外用时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常见配伍
天花粉配瓜蒌皮
天花粉善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瓜蒌皮善于利气宽胸,清化热痰。
两药配伍,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的功效增强,适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胸闷气逆等病症。
天花粉配天冬
天花粉善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天冬善于清肺生津,养阴润燥。
两药配伍,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增强,适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病症。
天花粉配金银花
天花粉能清热泻火,消肿排脓;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两药配伍,清热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增强,适用于治疗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等病症。
组成方剂
沙参麦冬汤
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功能与主治:清养肺胃,生津润燥。适用于燥伤肺胃阴分,症状可见咽干口燥,或身热,或干咳,舌红少苔。
滋燥饮
药物组成:天冬、麦冬、地黄、天花粉、白芍秦艽
功能与主治:清肺热,润肺燥。适用于肺热燥咳证,症状可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仙方活命饮
药物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角刺、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适用于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症状可见红肿焮痛,或者感觉到身体发热,而外在感觉到寒冷,苔薄白或黄。
制成中成药
清肺抑火丸
药物组成:黄芩、栀子、黄柏浙贝母桔梗前胡苦参知母、天花粉、大黄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适用于痰热阻肺所引起的的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清音丸
药物组成:天花粉、川贝母、百药煎、葛根诃子肉、乌梅肉、茯苓、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润燥。适用于肺胃津亏、咽喉不利、口舌干燥、声哑失音。
玉泉丸
药物组成: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养阴,生津止渴。适用于阴虚内热所引起的消渴,症状可见多饮、多食、多尿;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如意金黄散
药物组成: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天花粉、陈皮、厚朴苍术、生天南星、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引起的疮疡肿痛、丹毒流注,症状可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药膳食疗
燥热伤津证引起的口渴、多饮、心烦身热多汗
栝楼根15~20克(鲜品用30~60克,天花粉用10~15克),粳米100克。
将栝楼根清洗干净、切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备用。再将粳米清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放入药汁。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熟烂即成煮粥。
或用粳米加水煮粥,临熟时加入天花粉,再稍煮至粥熟。每天食用1~2次。
消渴烦热
猕猴桃60克,天花粉30克。
水煎服。
消渴病
天花粉20克,生姜10克,麦门冬1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
以上中药材切细,用水煮,取汁饮服。
积滞化热证引起的胸中烦热口渴、脘腹痞闷
荸荠600克,鸡内金25克,天花粉20克,玫瑰20克,白糖150克,菜油、面粉、糯米粉适量。
将鸡内金制成粉末,加入天花粉、玫瑰、白糖与熟猪油60克,面粉10克拌匀做成饼馅。荸荠去皮洗净,用刀拍烂、剁成细泥,加入糯米100克拌匀上笼蒸熟。
趁热把刚蒸熟的荸荠糯米泥分成汤圆大小,逐个包入饼馅,压成扁圆形,撒上细干淀粉备用。
将炒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至八成热时把包入饼馅的荸荠饼下入油锅内,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起入盘,撒上白糖即可。当成点心直接食用。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天花粉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天花粉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天花粉。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天花粉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天花粉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属于中药“十八反”的范畴,不宜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天花粉与知母
两药都属于清热泻火药,都归肺、胃经,都能清热生津止渴,都可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以及内热消渴。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擅长清热生津,还能清肺润燥,适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又能消肿排脓,可以治疗疮痈肿毒,脓未成者可使其消散,脓已成者可促溃排脓。
知母味甘性寒质润,又归属肾经,能上清肺热而泻火,中泻胃火而止渴,下润肾燥而滋阴;既能清热泻火用来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的实热证,又可滋阴降火来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的虚热证;因为知母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又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
天花粉与芦根
两药都属于清热泻火药,都归属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热病津伤口渴。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清热生津的功效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因此可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带血等,此外,还能消肿排脓,用于治疗痈肿疮毒。
芦根味甘性寒,善于清肺胃的热而又透散,因此可治疗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津伤口渴,又能清热利尿,用于热淋涩痛,还能清热止呕,用于治疗胃热呕吐或干呕,又可以清透肺热,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等病症。
天花粉与葛根
两药都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渴以及消渴证。
天花粉味甘性微寒质润,属于清热泻火药,善于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又能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既治疗肺热燥咳,又治疗痈肿疮毒。
葛根轻扬升散,属于发散风热药,善于解肌退热,透发麻疹,是治疗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强的主要药物,并且可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的气上升而止泻止痢,既治疗脾虚泄泻,又治疗热泻热痢。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