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
简介
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加工后,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体内有实邪,如热邪、痰饮等的患者忌用
中药介绍
银杏叶(Ginkgo Leaf)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
用于治疗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甘、苦、涩,性平。归心、肺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四川、山东、河南。
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以叶完整、色黄绿者为佳。
性状特征
多皱折或破碎,完整者呈扇形,长3~12厘米,宽5~15厘米。
黄绿色或浅棕黄色,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具二叉状平行叶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易纵向撕裂。叶基楔形叶柄长2~8厘米。体轻。
储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处。
古籍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止痛。主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痢疾,象皮肿。。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
主治病症
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作用分析
活血化瘀
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瘀血、结块等。
可用于治疗气血运行不通畅引起的心脉闭阻等。
还可用于中风瘀阻脉络,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偏瘫麻木等。
通络止痛
银杏叶通过散除瘀血,达到通畅心脉、止疼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脉瘀阻引起的胸痹,症状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心慌、气喘等。
敛肺平喘
银杏叶味涩收敛,擅长收敛肺气、平定气喘,多用于治疗肺气虚或肺肾两虚,症状表现为久咳、虚喘不止。
化浊降脂
银杏叶具有苦泄的特性,能够清脂降浊,常用治疗于高脂血症,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临床应用
胸痹心痛
治心脉瘀阻引起的胸部憋闷疼痛、心慌、气喘等症状,常单用或配丹参、红花等同用。
中风偏瘫
治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可单用,也可制成中成药使用。
久咳久喘
治咳喘日久,肺虚失敛,常与核桃仁配合使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银杏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肝肾损伤、调节血脂、保护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银杏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
用法用量
银杏叶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2克。
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擦或煎水洗。
银杏叶提取物常制成片剂、胶囊、注射液等使用。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去净杂质,筛去泥土。
常见配伍
银杏叶配红花
银杏叶苦泄化浊降脂;红花辛散活血通经。
两药配伍合用,既可以活血通脉,又可以化浊降脂,适用于高脂血症,胸痹心痛。
银杏叶配丹参
银杏叶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丹参能活血凉血,尤善活血、通脉,为治胸痹要药。
两者合用,可增强活血通脉的功效,改善胸痹疼痛程度,适用于胸痹作痛。
银杏叶配核桃仁
银杏叶味涩敛肺,平定气喘;核桃仁味甘补肺,益肾平喘。
两药配伍,既可以补肺肾,又可以止咳喘,可增强平定咳喘之效,适用于肺肾两虚的咳喘证。
组成方剂
白果叶散
功效主治:消肿散结。适用于瘰疬。
制成中成药
银杏叶胶囊(口服液、片)
药物组成:银杏叶。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银杏叶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银杏叶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银杏叶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有实邪者忌用。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吸收,使药物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具有一定毒性,相关研究表明,过度服用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过敏性皮炎以及意识丧失等,使用应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银杏叶与白果
二者来源于同一植物;均性涩敛肺。
但银杏叶的功效偏于活血化瘀、化浊降脂,为胸痹心痛、高脂血症所常用。
白果的功效偏于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为咳喘不已,以及带下白浊、尿频、遗精、滑脱诸证多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