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简介
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疮痈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中药介绍
皂角刺(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
用于治疗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的早期阶段,以红、肿、热、痛等为特征,或者脓疮已经形成没有溃破,也可治疗因湿毒邪气所导致的湿疮、湿疹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辛,性温。归肝、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者趁新鲜切片,干燥。
性状特征
皂角刺为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木部黄白色,髓呈海绵状丹红棕色,周边棕紫色或棕褐色,质地脆,容易折断。没有气味,味淡。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处。
古籍记载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甚验。”
《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本草求原》:“能出风毒于血中,治风杀虫,破散痈疽恶疮,腹内肠脏生疮。。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主治病证
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作用分析
消肿托毒
皂角刺药性辛散温通,药力较强,可以直达病所,是治疗疮疡常用的药物,适宜治疗疮疡痈脓还没有形成的早期阶段。
排脓
皂角刺药性辛散温通,是排出痈脓常用的药物。
杀虫
皂角刺有搜除风邪、杀虫的作用,可以治疗麻风、疥癣等皮肤病。
临床应用
痈疽肿毒
如果脓疮还没有形成,常与穿山甲、金银花等同用。
麻风,癣疮,湿疹
治疗皮肤丘疹伴有瘙痒的癣疮,用皂角刺、米醋浓煎,取药液外涂。
治疗小儿舌下凸起为表现的重舌,用皂角刺烧灰,加入少量的朴硝、冰片,掺于舌下。
单用本品治疗湿疮、湿疹等症,多见皮肤破损初起发红、发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者水疱密集,渗出液体,瘙痒不止。
痔疮、肛周瘙痒
妇女缺乳、乳汁不下
现代研究
皂角刺具有抑菌、抗炎、抗凝血等作用。
使用方法
皂角刺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皂角刺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本品可入丸、散。外用时适量,醋蒸取药汁涂患处,也可研末撒敷患处。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净制,对药材进行筛选、拣洗等处理,去除泥沙杂质以及非药用部分。
组成方剂
仙方活命饮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适用于皮肤痈疡肿毒的初期,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身热,寒颤。
制成中成药
皮肤病血毒丸
药物组成: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炒)、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大黄(酒炒)、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酒炙)、甘草、白芷、天葵子、紫荆皮、鸡血藤、浮萍、红花。
功能与主治: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皮肤疮疡,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润伊容胶囊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风热上逆所导致的痤疮。
郁金银屑片
功能主治:疏通气血,软坚消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可以用于治疗银屑病(牛皮癣)。
口腔炎喷雾剂
药物组成:蜂房、蒲公英、皂角刺、忍冬藤。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对小儿口腔炎症有特效。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皂角刺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皂角刺暂无配伍禁忌,疮痈已经溃破者及孕妇禁服。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禁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皂角刺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疮痈已经破溃者禁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