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过敏症
概述
酒精过敏症是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导致的一种皮肤过敏反应
可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
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且对酒精过敏引起
通过远离过敏原(酒精),必要时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定义
酒精过敏症指由于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导致的皮肤过敏症状反应。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症状出现的早晚不同分类
迅发型酒精过敏症:临床较少见,接触或摄入酒精后迅速出现红斑、瘙痒,甚至喉头水肿。该类型起病急,进展快,常危及生命。
迟发型酒精过敏症:临床多见,饮酒或接触酒精数小时后出现红斑、瘙痒,伴头晕、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
发病情况
酒精过敏症好发于过敏体质、酒精不耐受的饮酒人群。
病因
致病原因
乙醛转化酶缺乏
酒精过敏症与机体缺少乙醛转化酶密切相关,由肝脏分泌的乙醛转化酶可将酒精即乙醇转化为乙酸,进而排出体外。缺乏乙醛转化酶者酒精耐受性降低,饮酒后乙醛无法快速分解而产生蓄积,导致乙醛中毒。
接触过敏原
过敏体质者接触酒精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后,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机体释放出活性介质并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发生过敏反应。
易患因素
有以下因素的人群是酒精过敏症的高危人群。
有酒精过敏家族史的人群。
对酒精过敏的人群。
症状
主要症状
迟发型酒精过敏症
表现为饮酒后几小时内全身皮肤瘙痒,出现红斑、皮疹等。
迅发型酒精过敏症
饮酒后短时间内全身皮肤可出现瘙痒、皮疹。开始可能为脸红,其后胸部、背部、肩腿部陆续出现红色斑块伴发痒。
可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表现为气促、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心慌等症状。
其他症状
头晕,疲劳或嗜睡,呕吐,上腹胀满感,晕厥。
并发症
酒精过敏症可引发酒精中毒等并发症。
酒精中毒
酒精过敏症患者大量饮酒后,容易出现中枢神经兴奋而诱发酒精中毒。
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心率加快、头晕、头痛、情绪激动、面色苍白或潮红、语无伦次、步态不稳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危及生命。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酒后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气促、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或拨打120呼救。
皮肤科
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应有亲友陪伴,避免意外。
即使感觉头脑清醒,也禁止在酒后驾车到医院。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饮酒,大约饮用多少毫升?
是否有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
是否有气促、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加等呼吸困难症状?
这些不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有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
就医前是否服用抗过敏药?
病史清单
是否曾发生过酒精或其他物质的过敏?
家族中是否有人酒精过敏?
是否是过敏体质,是否有花粉过敏症或过敏性鼻炎?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
其他检查:皮肤点刺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激素类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
抗菌药物:头孢哌酮、拉氧头孢、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饮酒史或酒精接触史。
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或食物过敏史。
临床表现
饮酒后或接触酒精后,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
头晕、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加、憋气、声音嘶哑等。
出现三凹征(在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血常规检查
可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过敏反应。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增高,提示机体发生过敏反应。
皮肤点刺试验
用于明确过敏原。
可用于判断是否对酒精饮料中的某些成分过敏。
诊断标准
根据近期有饮酒或酒精接触史,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全身症状,即可诊断。
血常规检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增高,皮肤点刺试验确定酒精为过敏原,可进一步确诊或与其他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药物过敏
相似点:均可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点:药物过敏有用药史,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等症状;酒精过敏症于喝酒或接触酒精后出现,有皮肤红斑、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加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双硫仑反应
相似点:均可出现头晕、气促、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
不同点:双硫仑反应主要为服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后饮酒,患者出现嗜睡、幻觉、四肢无力等症状,可有全身潮红但无瘙痒感;酒精过敏症主要由饮酒或接触酒精而引起,皮肤瘙痒、红斑等表现明显。
酒精中毒
相似点:均在酒后出现皮肤红斑、头晕、呕吐、呼吸急促等。
不同点:酒精中毒为大量饮酒后出现兴奋、多语或语无伦次,动作迟缓,重者出现昏睡甚至昏迷、皮肤湿冷等;酒精过敏症多在饮酒量较少时即出现皮肤瘙痒和红斑、呼吸急促等表现。
治疗
治疗原则:轻度酒精过敏不需要特殊治疗,大量饮水增加代谢、密切观察即可;重症者应积极抢救和抗过敏治疗。
一般治疗
停止饮酒,同时避免再接触相关过敏物质。
卧床休息。
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以加快酒精代谢,同时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改善皮肤瘙痒、红斑等酒精过敏症状。
以上部分药物可引起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倦、头痛、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用药后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机械操作。
糖皮质激素
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缓解过敏症状。
常用药物为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
肾上腺素
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低、心率快、少尿、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表现)时,可应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进行急救。
开放气道抢救治疗
对于急性喉头水肿患者,如就医时已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嘴唇紫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要者应予气管切开开放气道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症状轻微的酒精过敏症可自愈。
症状较重者经及时治疗,一般可痊愈。
迅发型酒精过敏症特别是出现喉头水肿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预后因素
酒精过敏的预后与病情轻重、是否及时治疗有关。
若病情过重,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危害性
酒精过敏症引起皮疹、瘙痒等症状,影响外观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严重的过敏有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对健康造成危害。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禁忌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如啤酒鸭、提拉米苏、酒酿等。
日常生活中尽量不饮酒,必须饮酒时应严格限制饮酒量,饮酒后多喝水,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
生活管理
症状出现后应卧床休息。
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免疫力低下。
避免接触酒精及含酒精的相关物品,如含酒精的化妆品。
某些中药制剂或中成药含有酒精成分,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病情监测
可注意监测气促、张口呼吸等呼吸困难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没有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预防
酒精过敏症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远离过敏原(酒精),没有其他有效的预防方法。
避免饮酒或食用含酒精的食物。
远离酒精制品,避免接触相关物品。可能含有酒精的常用物品包括:
液态化妆品或外用喷剂。
口服液、糖浆、酊剂、气雾剂、流浸膏、涂膜剂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