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衰竭
概述
概述
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大量汗液分泌和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出现的周围血管循环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多汗、疲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痉挛、晕厥等。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别名
中暑衰竭
临床症状
多汗、疲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痉挛、晕厥等。
危害
导致晕厥和休克。
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测定(血钠、血氯)等。
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多汗、疲乏、头晕等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电解质测定等诊断。
治疗原则
进行降温、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
治愈性
一般经积极休息和对症治疗后可自行缓解。
饮食建议
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病因
病因
主要因高温环境引起。
流行病学
常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为多汗、疲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脉弱而缓慢,低血压、神志改变和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
诊断依据
1.有处于高温环境的病史。2.有多汗、疲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痉挛、晕厥等临床表现。3.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高等。4.尿量减少,尿常规检查可见尿比重低,成人任意尿标本比重<1.003,应考虑热衰竭。5.电解质检测可见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等。
治疗
治疗方针
进行物理降温、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其他治疗
1.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卧位,抬高下肢,鼓励患者饮水。2.密切监视血压、尿量、神志、肾功能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老年和慢性病患者应注意心功能的变化。
预后情况
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3.生活规律,合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避免身心过度疲劳,适度体育运动。
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进食高维生素、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