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格雷
概述
药物介绍
阿那格雷是降血小板药。其可抑制环磷腺昔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制剂规格
阿那格雷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阿那格雷胶囊剂:0.5毫克;1毫克。
阿那格雷片剂:0.5毫克。
功效作用
用途
阿那格雷可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小板增多。
阿那格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长时间有效
阿那格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因人而异,起效时间没有准确的时间点,有临床试验发现阿那格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位起效时间为7天。
阿那格雷是一种口服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增多。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显著,对病情具有积极缓解作用。
因为个体差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在接受阿那格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不尽相同,其起效时间与病情阶段、个人体质、药物耐受等有关,没有准确的时间点,而根据临床试验,其中位起效时间为7天。
阿那格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积极接受相应治疗。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阿那格雷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一次0.5毫克,每日4次或一次1毫克,每日2次。1周后可进行剂量调整,但一周中日剂量最多增加0.5毫克。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10毫克,单剂量不超过一次2.5毫克。肾功能不全时应减量给药。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用于6岁以上儿童,起始剂量为0.5毫克,顿服。1周后可进行剂量调整,但一周中日剂量最多增加0.5毫克。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10毫克,单剂量不超过一次2.5毫克。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阿那格雷过敏者禁用。
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Q-T间期延长者禁用
谨慎用药
尚未明确阿那格雷是否可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对其的重要性,选择停药或停止哺乳。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对于妊娠期妇女尚无足够的对照研究,妊娠期妇女只有在潜在的益处大于对胎儿伤害的风险时才可使用。
阿那格雷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阿那格雷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阿那格雷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阿那格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晕眩、感觉异常、癫痫发作、梦魇及注意力涣散。
肌肉骨骼系统反应:肌无力。
胃肠道系统反应:腹泻、腹痛、恶心、胃肠胀气、呕吐、消化不良、胰腺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血液系统反应:可能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在7~14天内开始下降)、瘀斑及淋巴瘤。有引起出血、血栓形成的个案报道。阿那格雷对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出血时间无显著影响。
皮肤反应:皮疹、荨麻疹。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应在使用阿那格雷治疗的第1周每隔2日及在达到维持剂量前至少每周1次监测血小板计数。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出现较为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阿那格雷应该如何保存?
阿那格雷药品应密闭、贮于25℃下保存。短程携带时允许15~30℃。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小孩。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阿那格雷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阿那格雷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阿那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尽量避免合用。
阿那格雷主要经CYP1A2代谢,与CYP1A2抑制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合用时应密切监测,根据反应调整剂量。
奥美拉唑(CYP1A2诱导剂)可降低阿那格雷的暴露量,可能须增加阿那格雷的剂量。
阿那格雷轻度抑制CYP1A2的活性,经此酶代谢的药物(茶碱、氟伏沙明、昂丹司琼)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升高。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阿那格雷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阿那格雷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功效作用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