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中毒
概述
人体吸入过多的氧导致的一系列功能紊乱和脏器受损
主要表现为窒息、惊厥、视力减退,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因长时间吸入氧分压过高的气体,引起组织、细胞损害所致
去除引起氧中毒的环境,并辅以药物治疗
定义
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吸入过多的氧也将导致人体的一系列功能紊乱和脏器损害,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这种由吸氧过多导致的疾病,称为氧中毒。
临床上纯氧吸入、高压氧治疗,或者潜水作业、高气压作业、宇宙飞行等吸氧的情况,均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机体对氧的毒性敏感的部位,主要是为肺、脑、眼等。
分型
临床上根据主要受损的器官不同,将氧中毒分为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及眼型氧中毒,但各型氧中毒之间的症状、体征不是相互独立的,但突出的症状、体征不同。
眼型
当吸入压强为60~100千帕(kPa)氧气时,其毒性主要表现为视觉功能受损。
肺型
当吸入的氧气压强达到100~200 kPa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受损。
脑型
当吸入的氧气压强达到300 kPa以上时,主要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病因
致病原因
在临床治疗时使用纯氧吸入、高压氧治疗,或者潜水作业、高气压作业、宇宙飞行等吸氧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正常情况下,进入组织、细胞的氧有少部分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活性氧,并不断被清除。氧中毒的发生与活性氧的毒性作用有关,当供氧过多时,活性氧的产生增多,超过机体的清除能力,则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肺型
高浓度氧可导致肺中性粒细胞、自由基、巨噬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嘴唇、指甲等青紫,重者可表现为面部甚至全身皮肤青紫),听诊时肺部可出现干湿啰音。
眼型
见于儿童,其原因是高浓度氧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临床表现为永久性失明。
神经型
见于高压氧治疗,原因是高浓度氧对颅内血管的影响,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癫痫大发作
高危因素
高危工作
在深海作业、海军作战、深海侦查、水下打捞、极限运动、高危探索行动、援潜救生等情况下,人体都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
潜艇事故时,潜艇某个舱室因底部破损进水,舱内空气受到水的挤压,舱室上部会形成高气压层。
临床吸氧
氧吸入治疗,特别是长时间、高流量、吸入纯氧或进行高压氧治疗。
人的氧中毒最可能发生于ICU,患者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氧时。
身体/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和身体状况也是氧中毒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进行高压氧治疗易出现氧中毒。
氧中毒原因
氧中毒的原因主要为高压氧治疗、潜水、呼吸机等高氧分压环境的过度暴露,怀疑出现氧中毒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氧气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机体吸入高压氧,超过一定的压力和时程,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或导致的病理现象。
氧中毒指氧分压超过为50.7kPa(380mmHg) 所导致的某些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并表现出相应的病症,可累及肺脏、脑、心脏、肾脏、眼部和内分泌系统等。其基本病因为高氧分压环境。
常见的高氧分压环境包括高压氧治疗,潜水活动时气体配比不合理,哮喘、呼衰等疾病进行呼吸机治疗时数据设置不合理等。出现氧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头痛、意识障碍等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或怀疑为氧中毒,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症状
氧中毒的病症与接触气体氧浓度、氧分压和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其中氧气压力(氧分压)是发生氧中毒的决定因素。当氧分压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会发生氧中毒,氧中毒症状随着氧浓度和接触高压氧气时间的增加而加重。
主要症状
肺型氧中毒
早期症状为吸氧过程中出现胸骨后不适、疼痛,吸气时加重,频繁咳嗽。
持续加重的呼吸困难,深呼吸时疼痛,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症状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1~3天后能完全恢复。
脑型氧中毒
前驱期
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眩晕、胸骨后痛,有欣快感或烦躁不安、幻听、幻视、心悸等。
随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抽搐、不自主颤动,呼吸和脉搏均加快,血压升高。
少数患者出现虚脱的表现。
惊厥期
突然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或阵挛性抽搐。
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10~60秒,同时有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
如果脱离高压氧气环境,在5~10分钟后会逐渐恢复知觉。
但严重者还会再发作1~2次。
回到正常环境后,仍可能存在意识模糊,也可能会逐渐清醒,并有疲劳、头痛、恶心。
昏迷期
出现惊厥以后,如果继续处在高压氧气环境,惊厥会反复发作,患者出现昏迷。
部分患者会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眼型氧中毒
长期吸入压强为60~100kPa的氧气,可十分缓慢地发病。
表现为看东西时视野缩小,继而视力及色觉进行性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双目失明。
新生儿发生氧中毒可造成远期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并发症
低血糖
脑型氧中毒可诱发低血糖脑综合征。
最终可导致局部的低血糖或诱发低血糖衰竭症状。
失明
眼型氧中毒时,可造成远期视力障碍。
临床表现为永久性失明。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出现或怀疑出现氧中毒时,建议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第一时间于急诊科就诊。
神经内科
以头痛、眩晕、呕吐、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时,可于神经内科就诊。
眼科
仅出现视力减退或者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时,可于眼科就诊。
内分泌科
以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手颤为主要症状,可于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及持续时间等情况,如果可能,请记录吸氧的方式。
建议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就医,以免出现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过胸骨后不适、疼痛,频繁咳嗽,持续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出冷汗、恶心、眩晕?
是否有全身呈强直或阵挛性抽搐?
是否出现视力及色觉进行性减退?
是否有烦躁不安、幻听、幻视、心悸?
病史清单
既往从事何种工作?
是否从事深海作业、水下打捞、高危探索行动等高危工作?
发病前是否有高压氧治疗病史?
发病前是否吸氧治疗,特别是长时间、高流量吸氧或吸纯氧?
既往是否有氧中毒病史?
是否对药物、食物过敏?
既往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眼科疾病?
既往是否存在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
影像学检查:头部CT、胸部X线、胸部CT等。
其他检查:肺功能检查,眼科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咳药:羧甲司坦片、多索茶碱等。
抗生素: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
降糖药:格列齐特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片等。
诊断
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与多种其他疾病相似,因此仅通过症状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目前临床还没有哪个检查结果可以确诊氧中毒,诊断需要根据高浓度氧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包括肺功能)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各种吸氧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常见情况包括:
深海作业。
海军作战。
深海侦查。
水下打捞。
极限运动。
高危探索行动。
援潜救生。
接受高压氧治疗,或者长期、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或吸入纯氧。
临床表现
症状
频繁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深吸气时胸痛加剧。
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眩晕、欣快或烦躁不安、幻听、幻视、心悸不适。
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
中心视力及色觉呈进行性减退。
体征
肺部干、湿啰音
面色苍白、出冷汗。
全身强直或阵挛性抽搐,可反复发作后昏迷。
视网膜萎缩及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可能提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可判断是否有感染。
血糖:与低血糖相鉴别。
其他:包括肝肾功能、血清离子、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明显增加,进而可见片状阴影。
可出现类似大叶性肺炎的严重肺部病变。
CT检查
胸部CT表现与X线表现基本相似,但更清晰、更准确、更加全面。
头部CT检查可用以除外脑血管等疾病,鉴别其他脑疾病。
其他检查
肺功能
肺功能检查内容包括肺容积、通气、换气、血流和呼吸动力等项目。
肺功能对氧中毒的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等都有重要意义。
肺活量是监测肺型氧中毒程度最灵敏的指标,早期即可检出,随症状加重肺活量会不断下降。
眼科检查
眼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造成视网膜血管收缩。
还可引起血管上皮损害,造成眼底出血、渗出。
严重者可有视网膜剥离、晶体后白斑。
心脏检查
包括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主要目的是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鉴别诊断
支气管肺炎
相似点:均有干咳、刺激感、呼吸困难。
不同点:支气管肺炎可有发热、咳痰的症状。氧中毒时一般发热、咳痰不明显,且有明确的吸氧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点:均可有咳嗽、烦躁和神志变化。
不同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气急和呼吸次数增快,可伴咳痰。氧中毒时痰少,结合疾病的病史可加以鉴别。
减压病
相似点:均有恶心、眩晕、头痛等。
不同点:减压病有明确的减压史,如潜水上浮过快等。氧中毒多有纯氧吸入、高压氧治疗的病史。行胸部CT、血气分析等可加以鉴别。
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点:均有眩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
不同点:一氧化碳中毒有家庭中煤炉取暖及煤气泄漏等,氧中毒则有吸氧史。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保护肺、脑、眼等重要器官功能,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治疗原则:及时发现并去除引起氧中毒的环境,通风换气。
高压氧舱治疗中发生氧中毒,应立即用压缩空气通风换气,降低舱内氧浓度,或立即降低舱压,使氧分压下降。发生惊厥时,呼吸肌不能动作,应注意避免过快减压,以免诱发肺气压伤
一般治疗
潜水时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迅速离开高气压环境
出现前驱症状时立即上升出水。
在水下发生惊厥时,应及时派潜水员下水救护,但要控制好上升速度,防止肺气压伤。
出水后救治
卸除装具,平卧休息,保持安静。
注意保暖,继续观察,防止突发惊厥。
抗惊厥治疗
出现惊厥者,应选择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可用水合氯醛灌肠,2小时后皮下注射吗啡,可反复应用,每天不超过4次。
也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异戊巴比妥。
氧中毒的惊厥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肺脏损伤,禁用吸入性麻醉药。
加压舱内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切断高压供氧
高压氧治疗中一旦出现氧中毒前驱症状,应立即切断供氧,迅速脱离高氧环境并改吸空气。
在合理减压方案下紧急出舱,同时避免压力骤减出现肺气压伤。
去除吸氧面罩
在通过面罩吸氧的舱内,迅速摘除面罩,呼吸舱内压缩空气,并按空气常规减压。
通风降氧分压
在纯氧舱内,先用压缩空气进行通风,降低舱内氧分压,然后逐渐减压出舱。
惊厥救治
防止跌倒摔伤或舌被咬破,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解痉剂。
注意呼吸状况,惊厥时容易发生喉头痉挛而屏气,此时不能减压,以防造成肺气压伤。只有待节律性呼吸恢复,呼吸道通畅后,才可按规定减压。
离开高压氧环境后仍有惊厥者,进行抗惊厥治疗。
各型氧中毒治疗
脑型氧中毒
可采用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1小时后可重复给药,也可采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药。
惊厥时应防止患者身体及舌的意外损伤。
肺型氧中毒
轻者数小时即可恢复。
重者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加强支持治疗,促进肺部病变吸收。
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眼型氧中毒
重在预防,在长时间吸氧治疗过程中,应定时检查眼底。
一旦出现眼底血管痉挛及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应立即停止吸氧或将氧浓度降至40%以下。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药物
常用药物如下:
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等。
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类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N-乙酰半胱氨酸、二甲亚砜和二甲硫脲。
调节脑内氨基酸代谢药物
该类药物可减少氧中毒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以预防氧中毒。
主要相关药物有琥珀酸、α-酮戊二酸、腐胺等。
NO抑制剂
研究表明NO(一氧化氮)参与氧中毒过程,NO合成酶的抑制剂可以预防氧中毒病症。
常用药物如硝基左旋精氨酸
其他药物
常用药物如下:
四君子汤。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延长氧惊厥的潜伏期,减少惊厥次数。
氟马西平可对抗氧惊厥的发作。
臭氧中毒怎么办
臭氧中毒应该尽快脱离现场环境,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并进行积极的救治。
臭氧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脑部缺氧,需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给予吸氧,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轻度的臭氧中毒可通过吸氧治疗,会慢慢缓解。中度和重度的臭氧中毒,出现了昏迷等症状,需要马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可迅速提高机体氧含量,保障重要组织的氧供应,促进氧的利用。从而快速纠正组织缺氧,避免脑水肿的发生或加重。
另外,臭中毒患者因为缺氧,温度感觉障碍,产热能力差,应注意保暖。
如果中毒患者出现了呼吸骤停的症状,需要马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同时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消除水肿、抗炎抗休克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氧中毒症状较轻,且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者,通常预后较好,可完全恢复。
症状较重且治疗不及时者,可危及肺、脑、眼等重要器官,出现昏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危害性
氧中毒主要造成眼、肺、脑的损害。
眼型氧中毒时,可造成远期视力障碍,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失明。
严重氧中毒者,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于氧毒性的敏感性高,如果血氧浓度过高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对视力造成损害。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戒烟酒。
恢复期可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增加胃肠负担。
加强营养,适当增加鱼肉、鸡蛋、牛奶的摄入。
注意膳食多样化,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橙子等。
生活管理
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身体对高压氧的抗性和耐受性。
氧中毒治愈后也要注意身体的调养,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病情监测
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
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头晕、咳嗽、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氧中毒患者的复查,可以评估氧中毒的治疗效果,注意监测身体的情况及氧中毒可能的远期损害。
需结合病情的轻重程度,按医生要求的时间到医院复查。
复查时要做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X线、眼科相关检查等。
预防
预防氧疗不当
高压氧管理
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
吸入高压氧的时间必须严格限制,原则上应采用间断吸氧。
有氧中毒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高压氧治疗。
对于身体条件较差、病情较重且合并全身多种疾病的患者,可先行给予常压氧治疗,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机体对高氧的耐受性。
高压氧治疗前,患者特别是脑疝术后昏迷时间较长、营养低下者,应严格行氧敏感试验,如为阳性则不宜接受高压氧治疗。
吸氧治疗管理
合理氧疗能使患者获益,而不恰当的氧疗可能导致氧中毒。
吸入高压氧的时间必须严格限制,原则上应采用间断吸氧。
长期氧疗时吸氧不宜超过50 kPa,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监测氧分压
弥漫性肺泡充血、水肿并有严重缺氧者,因治疗需要必须吸入高浓度氧时,应注意积极治疗肺水肿及炎症,以缩短吸入高浓度氧的时间。
高危从业者相关管理
人员选拔:从事高危工作前应接受氧敏感试验,条件不合格人员不能选做潜水员或潜艇舰员。
岗前培训
从事潜艇等相关工作者,应知晓氧中毒的症状。
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则。
了解潜水员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和精神状态。
加强相关水下作业的训练,对各种氧中毒情况进行适应性训练。
潜水员或发生水下事故后的救援时,上浮速度必须按规定做好控制,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加强宣传教育,使从业人员了解氧中毒的相关知识和安全规定,掌握氧疗方法。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