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红粒病
概述
鼻红粒病罕见。主要发生在儿童鼻部的局限性红斑及粒状小丘疹,同时伴有鼻部多汗。
病因
病因不明。常有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症状
1.该病始于幼儿,发病高峰为7~12岁,也可青春期或成年期发病。常为家族性。
3.发展缓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4.患儿一般营养欠佳,常有手足发绀,手足多汗,冬季易发生冻疮。
检查
组织病理:真皮内血管扩张,汗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汗腺管扩张呈囊状。
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女童多见及临床表现,一般易于诊断。
鉴别诊断
1.酒渣鼻
多见于中年人,颜面中部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伴有丘疹和脓疱等损害。
2.汗腺囊瘤
多见于中年妇女,以针刺囊瘤可有汗液流出,局部无潮红。
3.皮脂腺瘤
皮损呈红褐色,对称发生,常有癫痫发作及智力低下。
治疗
预后
发展缓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预防
患者有营养不良的应加强营养,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给予鱼肝油、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以改变健康状况。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