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囊肿
概述
表皮囊肿是位于真皮内,由复层鳞状上皮包含角质形成的皮肤囊肿
表现为肤色的囊性肿物,可有中央孔,单发或多发
表皮囊肿可为原发性,也可由外伤、摩擦造成的皮肤损伤引起
无症状的表皮囊肿一般不需要治疗,如需治疗,可选择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定义
表皮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又称为表皮样囊肿,位于真皮部位,由复层鳞状上皮包裹角质形成。
表皮囊肿的皮肤损害是肤色的囊性肿物,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呈半球形隆起于皮面,表面可有中央孔。
表浅的微小表皮样囊肿称为粟丘疹,不在此篇介绍,请参见粟丘疹。
发生于脑膜内的表皮囊肿,常有表皮角化鳞片,呈现特殊的银白色,称为胆脂瘤,亦不在此篇介绍,请参见胆脂瘤。
分型
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表皮样囊肿和外伤性表皮样囊肿。
按照皮肤囊肿的数量,可分为单发性表皮囊肿和多发性表皮囊肿。多发性囊肿常伴有寻常痤疮,亦见于加德纳综合征(家族性腺样息肉病)和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病因
致病原因
有些表皮囊肿可为不明原因的原发性囊肿。
外伤、摩擦、手术等因素导致毛囊结构破坏、上皮细胞植入真皮内生长而成。
发病机制
原发性表皮囊肿可起源于皮肤附属器中较为原始、有分化潜能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逐步增殖发育,构成有壁囊腔,囊肿壁由表皮组成,囊内为角化鳞屑。
外伤或磨损等造成的损伤,将部分表皮带入真皮内可形成表皮囊肿,又称表皮种植性囊肿或表皮包涵囊肿。
症状
主要症状
发病部位
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好发于头、面、颈、躯干上部和外阴部位。
皮损特点
皮损多为半球形隆起皮面的囊性肿物,表面光滑,通常为肤色,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
囊肿表面中央可有黑色凹点,一般不破溃,挤压可有豆腐渣样的内容物排出。
与表层皮肤略有粘连,触摸时感到坚韧而且有张力,无压痛,囊肿的基底有移动性或粘连固定。
皮损可单发或多发。多发性表皮囊肿伴寻常痤疮,可有皮肤粉刺、丘疹、脓疱等表现,常伴皮脂溢出。
并发症
囊肿可发生炎症或继发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挤压可排出有难闻气味的内容物;囊壁破裂常导致剧烈的疼痛。
极少数可发生恶变。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出现肤色的坚韧囊性肿物,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中央有黑色凹点,伴有疼痛或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避免挤压、搔抓皮损,以免引起继发感染或色素沉着瘢痕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皮损的?主要在哪些部位?
皮损有变化吗?比如破溃、排出豆腐渣样物等?
有没有其他不适,比如瘙痒、灼痛等症状?
皮肤是否出现过外伤?有没有做过手术?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外伤或手术史。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肤色坚韧的囊性肿物,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呈半球形隆起于皮面,中央有黑色凹点。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一般不破溃、无压痛,挤压可有豆腐渣样的内容物排出。
病理检查
表皮囊肿一般不需要做病理检查,在鉴别诊断或怀疑恶变时需要进行本检查。
鉴别诊断
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为先天性病变,多在幼儿期发现。
囊肿缓慢生长变大,常为单发,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囊性,挤压有面团感,与皮肤不粘连,一般无自觉症状。
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多发性脂囊瘤
多发性脂囊瘤多在20岁左右开始发生,也可出现于婴幼儿时期,有的有家族史。
多发生于前胸、背部、面部、四肢及阴囊等处,头皮不常见。
皮损呈肤色、淡青或淡黄色,发生于阴囊的常为多个黄白色结节。
较大的囊肿可较柔软,往往含有无臭的淡黄色油性液体,可由注射器抽出。有的囊肿较坚实,切开时可见白色乳酪状物质。
继发性感染时不引起任何自觉症状,长期存在而无变化。
皮肤纤维瘤
常见于成人,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多见。
典型表现为质硬的孤立结节,直径由几毫米至2厘米大小,常呈肤色、棕褐色或棕红色,表面光滑或粗糙。
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
治疗
无症状的表皮囊肿一般不需要治疗。囊肿较大且反复感染者,或想改善美观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和/或配合药物治疗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当表皮囊肿发生炎症时,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抗菌药:可以选择抗菌药涂抹治疗,如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
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在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手术治疗
囊肿不发炎时,首选手术切除治疗。
手术切除可治愈囊肿,可以通过单纯切除或切开并挤出囊内容物和囊壁而完成。
如果未能去除完整的囊壁,囊肿可能复发。
囊肿发炎、未感染时,可以在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囊肿发生波动性病变时,常需要切开引流,必要时须同时口服抗生素。
预后
治愈情况
无症状的表皮囊肿可不治疗,对寿命没有影响。如需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可治愈,囊壁完整切除后可不复发。
危害性
面部和躯干暴露部位的表皮囊肿影响美观,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表皮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和生活管理。
患者应正确认知无症状表皮囊肿的对健康没有影响,如果发生炎症或影响美观者可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如果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管理
术后需要加强营养,以有利于伤口愈合。
建议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鱼、虾、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皮肤护理
治疗前不可涂擦药物及化妆品。
治疗后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以免感染。
若治疗部位出现瘙痒,可咨询医生处理,切勿搔抓。
预防
表皮囊肿与皮肤损伤有一定相关性,建议日常做好皮肤防护。
避免皮肤外伤,避免蚊虫叮咬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如果患有皮肤疾病,建议及时治疗,出现瘙痒,避免摩擦、搔抓,可以冷敷或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相关止痒药物。
建议贴身衣物选择透气、清洁、柔软的纯棉材质,不要穿化纤内裤和紧身裤,勤换洗衣物。
注意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