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麻木
概述
脚趾皮肤感觉减退、丧失或异常
多见于脚趾处皮肤、血管及神经受损
突发麻木,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下肢无力、疼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诊
避免诱因,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原发病,配合康复治疗
定义
脚趾又称足趾,脚趾麻木,是指脚趾部位的皮肤感觉减退、丧失或异常,偶尔会伴有皮肤过度敏感。
麻木症状可出现在双足、单足,还可以伴随足背、足底、小腿乃至大腿的麻木,甚至全身麻木。
发生部位不同,原因和机制也有所差异。本篇重点阐述局限单足或双足的脚趾麻木。
其他类型的足部麻木,可详见下肢麻木及踇趾麻木
发生机制
皮肤可以感知触觉、温度、疼痛等多种感觉,当皮肤接受不同类型的感觉刺激后分别由对应的神经纤维传向脊髓、大脑。
脚趾的感觉神经
脚趾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下面几个神经及其分支支配:
腓总神经:腓总神经是从小腿后外侧向下延伸到脚掌的神经,支配了足底前半部分以及脚趾背部和第四、五趾侧面的皮肤感觉。
胫神经:胫神经从膝盖下面的胫骨处开始,一直延伸到脚的顶端,支配了足底后半部分以及第一、二、三趾侧面的皮肤感觉。
足底神经:足底神经位于足底的中央,负责支配足底的皮肤感觉,包括脚趾的底部和足弓的中央区域。
趾底神经:从足底神经分支而来,负责传递来自脚趾的触觉、疼痛和温度等信息。趾底神经分为趾背侧神经和趾掌侧神经两个部分,分别位于脚趾的背面和脚掌面。
除了这些主要的感觉神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神经,比如拇趾外侧皮神经、拇趾内侧皮神经、趾背神经和足跟神经等,它们也参与了脚趾的感觉传导。
脚趾麻木机制
简单来说,脚趾皮肤的皮肤感觉信号,自下而上经过上述感觉神经,进入坐骨神经、骶丛进入脊髓,再向上逐层传递到达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顶部内侧。
以上传导通路的任意部位出现损毁或受激惹,均可出现脚趾麻木,但最常见的还是脚趾周围局部病变。
电解质紊乱、周围神经病等疾病,可导致皮肤末梢的神经感受器异常,出现四肢麻木不适。由于脚趾位于人体末端,供血相对较少,神经功能易发生损伤,可能会首先表现在脚趾处,或以此处较为明显。
表现
症状特征
患者多感觉脚趾处皮肤感觉减退、丧失,不能感知冷热等。
常伴有“蚂蚁爬行”“触电样”“发胀感”“烧灼感”“硌脚”等异常感觉。
伴随症状
如为皮肤病变,可伴随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损。
如为血管受累引起,可伴随局部皮肤发绀、苍白、淤血。
如为周围神经受累引起,可伴随脚趾力量下降,向上翘或向下屈曲无力、肌肉萎缩、皮肤苍白、变薄、粗糙、汗毛稀疏等。
如为腰椎神经根受累引起,可伴随足底、小腿外侧麻木、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原因
疾病因素
脚趾麻木多由局部皮肤病变、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全身系统性疾病所致。
局部皮肤病变
物理损伤:局部外伤、重物挤压、手术等。
化学刺激:皮肤接触刺激性有机溶剂、过敏性物质,如接触三氯乙烯、辣椒素等。
感染:各类病毒、细菌性皮肤感染。
局部血管病变
如足背动脉、足底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脚趾供血不足。
周围神经病变
双侧脚趾麻木:糖尿病、药物中毒等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足部麻木,可最先表现在脚趾。
坐骨神经、骶神经丛病变:包括梨状肌综合征压迫坐骨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引起腰神经根损伤等。最典型的是第4、5(L4-L5)腰椎间盘突出常引起第一、二、三足趾麻木,力弱;第5腰椎第1骶椎(L5-S1)椎间盘突出常引起第四、五足趾麻木,力弱。
全身系统性疾病
少数患者的脚趾麻木与痛风有关,可能因尿酸沉淀在脚趾周围,压迫到神经,而出现麻木、疼痛,最常见于第一足趾处。
非疾病因素
不良姿势、鞋子过窄、长期时间穿高跟鞋等情况,可引起脚趾血液回流不畅、神经受压而出现麻木症状。
就医
就医指征
脚趾麻木合并以下症状时通常建议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的麻木、持续存在、逐渐加重、范围逐渐扩大。
合并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疹。
合并足部、下肢、臀部、腰骶部麻木、疼痛。
合并脚趾、足部、下肢无力,活动受限。
就诊科室
出现不能自行缓解的脚趾麻木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全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麻木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长时间?
麻木的部位、范围?部位是否固定?
是否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疹?
是否伴随脚趾、足部、下肢、腰骶部、臀部的疼痛、无力?
病史清单
近期服用什么药物?
近期是否接触过敏性、刺激性物质?
近期是否存在脊柱、下肢外伤?手术操作?
以往有什么慢性疾病?
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
足部皮肤温度是否降低,足背动脉是否减弱或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结果是否异常。
脚趾及足部皮肤是否存在胼胝(茧子)、皮疹、破溃、红肿。
足部、小腿肌肉体积、肌力、腱反射、病理征。
常规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等:排查有无糖尿病、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抗核抗体、代谢筛查:排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
专科检查
皮肤科检查
如存在明确的皮肤病变,应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行皮肤活检。
神经科检查
磁共振检查:重点检查脊髓、骶丛神经、坐骨神经,有助于发现神经的结构异常,如炎症、水肿、出血、肿瘤、断裂等。
周围神经超声或血管超声:用于判断腓总神经、胫神经等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是否有莫顿神经瘤;是否存在下肢动脉闭塞、静脉血栓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针极肌电图、皮肤交感反射等,用于判断腓总神经、胫神经、坐骨神经、腰神经根的功能状态。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出现脚趾麻木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症状。
去除可能的诱因,避免对足部、脚趾的压迫。不穿过窄的鞋子、高跟鞋。
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长时间保持蹲位。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戒烟、戒酒、预防脊柱、臀部及下肢受伤、受冷、受潮。
按摩、热敷等方法有助于缓解脚趾麻木的不适感。
专业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医生常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病因治疗
皮肤病变:可应用局部外用药、抗感染治疗等。
周围神经损伤、受压:应通过手术解除压迫,恢复神经周围供血、神经连续性。
腰椎退行性疾病:减少脊柱大范围活动,佩戴腰托,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营养神经治疗:包括B族维生素、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损伤神经修复。
其他药物:如伴有明显疼痛,可尝试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
微波、红外线、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可改善局部神经营养状态,缓解麻木症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