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
概述
昆虫叮咬皮肤后出现的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以瘙痒性水肿性红斑或风团样丘疹为主要表现
昆虫叮咬后,昆虫毒汁、唾液等导致组织损伤
以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虫咬皮炎是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蜱等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其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严重程度与昆虫种类、数量和自身敏感性相关。
分型
按照叮咬的节肢动物不同,虫咬皮炎分为螨虫皮炎、蚊虫叮咬、蠓叮咬、臭虫叮咬、跳蚤叮咬、蜱叮咬等类型。
流行病学
昆虫叮咬与季节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多发生于夏季。
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一般为2~10岁),但成年人也可患病。
病因
致病原因
虫咬皮炎是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蜱等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的。
螨虫
螨虫为肉眼不能看到或刚刚能见到的微小昆虫,常见的有蒲螨、粉螨、恙螨。
稻草加工的床上用品、存放面粉和种子的仓库、杂草堆、谷物堆是螨虫的常见生活场所。
粉螨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而不吸血液。
恙螨主要生活在草地、森林、湖泊周围的潮湿区域,其幼虫会叮咬人。
蚊: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人体表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雌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引蚊虫。
蠓:蠓成虫体长1~3毫米,因体表颜色呈黑色或深褐色俗称“墨蚊”,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处,仅雌蠓吸血,在白昼、黎明或黄昏成群活动。
臭虫:臭虫白天躲在床缝或床垫、枕头、被褥、帐角、地板缝等处,夜晚爬到人皮肤上吸血。臭虫吸血时人无疼痛感,往往起床后才发现内衣或床单上有血迹。
跳蚤
体较小而扁平,有刺吸式口器,后腿较长,有超常跳跃能力,可从一个宿主跳到另一个宿主。
最常见的是人蚤,猫蚤和犬蚤也可叮咬人,但不能在人体寄生,此外还有鼠蚤、鸡蚤等。
蜱
蜱为人、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常栖居于野外及动物巢穴处。
蜱可在体表停留一至数日,白天或夜间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刺入宿主皮内,口器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肤上,分泌抗凝剂及毒性物质并注入宿主皮内。
发病机制
昆虫叮咬人或其分泌的毒汁、唾液,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
叮咬后即时反应通常与局部组胺、5-羟色胺分泌有关,导致局部皮肤水肿、发红、瘙痒等。延迟反应与机体对蛋白质变应原的免疫应答有关。
症状
主要表现
各型虫咬皮炎的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与昆虫种类和患者自身敏感性相关。
螨虫皮炎
常伴有抓痕与结痂。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
蚊虫叮咬
发病部位:手背、面部等暴露部位易受累。
皮损特点:被蚊虫叮咬后可毫无反应,或在皮肤上出现风团、丘疹,中央有时可见一针尖大小红色瘀点,重者出现显著红肿斑块、水疱甚至瘀斑。
常伴有剧烈瘙痒。
蠓叮咬
皮损特点:发生在皮肤暴露处,被叮咬后出现局部瘀点或水肿性红斑、风团样丘疹及水疱。
常出现奇痒难忍。
多见于对其缺乏免疫力的人群,而生长在当地的居民被叮咬后不出现任何反应。
臭虫叮咬
发病部位:皮疹常分布于腰、臀、肩、踝等受压部位。一只臭虫可连续叮咬多处,形成线状或片状损害。
皮损特点:叮咬后的皮肤反应因人而异,有些无反应或反应很轻,有些反应较重,叮咬后出现红斑、风团样丘疹,甚至水疱或紫癜。
伴有剧烈瘙痒而影响睡眠。
跳蚤叮咬
皮损特点:吸血处形成带出血点的红色斑丘疹,损害常成群分布。对跳蚤唾液过敏者可有水疱、红斑或紫癜。皮损多发生在小腿和腰部。
剧痒,由于搔抓常有许多抓痕、血痂,甚至继发感染。
蜱叮咬
皮损特点:叮咬时不觉疼痛,1~2天后轻者表现为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表现为瘀点周围红斑出现水肿或丘疹、水疱。
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后期可出现结节,抓破后形成溃疡。
并发症
感染
虫咬皮炎患者会出现瘙痒不舒服的症状,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破损的皮肤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有可能会继发感染,并且会使病程延长。
过敏性休克
早期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面部及手足发麻,咽喉部发痒,患者常烦躁不安,自觉头晕目眩,并可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表现。
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全身大汗、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喉头阻塞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濒死感。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并自觉瘙痒,需要及时就医。
急诊科
被蜱虫叮咬,或皮疹合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以及烦躁不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被蜱虫叮咬,不要猛拽、扭转蜱虫,以免导致口器残留。可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将其向上提拉,或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如自行移除蜱虫,可将蜱虫收到容器或袋子,浸泡在酒精里。以便在就医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就医前如觉瘙痒,可用冷敷缓解,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影响医生观察皮损,同时避免继发感染的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的?
皮疹发生的部位有哪些?是否伴有瘙痒、疼痛?
皮疹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密切接触的人是否有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其他:维生素片/胶囊、蛋白粉、其他保健品
诊断
疾病诊断
病史
有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叮咬病史。
临床表现
虫咬皮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性水肿性红斑或风团样丘疹。
实验室检查
诊断困难时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帮助排除其他症状相近的疾病,比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
鉴别诊断
水痘
相似点:皮肤出现红斑、丘疹。
不同点:水痘的皮损特点如下。
发疹前有发热等表现。
皮疹常在发热后出现,初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发展成水疱,多为黄豆大小,水疱壁薄。
疱液透明如露珠状,会逐渐变浑浊。
1~2天后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
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接触性皮炎
相似点: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
不同点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
症状主要是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
治疗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
治疗原则:病情轻微者可以不治疗,避免抓挠即可;同时要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如洗晒衣物、床单等物品以消灭蚤、螨虫等。
紧急处理
有些特殊类型的虫咬皮炎,如蜱虫叮咬等,在药物治疗前,需要先进行紧急处理。
蜱虫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内。应立即前往医院,由医生处理。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常用药物
局部用药
发现昆虫叮咬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洁叮咬处皮肤,外涂1%炉甘石薄荷脑洗剂。
局部还可予糖皮质激素霜剂外用。
全身用药
水肿显著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并休克者,应立即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搔抓后继发感染严重者,可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
用药注意事项
按医嘱用药,掌握外用药物使用方法,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式和剂量。
外用药物偶有局部刺激反应,如皮肤红斑、刺痒感、疼痛,用药期间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停药,及时请医生诊断处理。
中医治疗
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类制剂种类繁多,常单用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有祛风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之效。具体中医疗法,需要咨询专业中医科医生。
中药香薰疗法:佩戴特定中药制成的香薰包以达到防治虫咬皮炎的目的。
中药外洗疗法:用中药汤液外洗患处,从而达到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作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皮疹一般1~2周能痊愈,但需防止昆虫持续叮咬刺激。
危害性
虫咬皮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甚至引起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给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昆虫叮咬可能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蜱不仅吸吮人的血液,还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等的传播媒介,可引起多种蜱媒疾病。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正常饮食即可,无须特意调整。
皮肤护理
清洁皮肤,修剪指甲,不要搔抓皮损。
皮损瘙痒剧烈时,可用毛巾湿敷并在毛巾外拍打以缓解瘙痒,配合外用止痒药物对症处理,避免频繁洗浴,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瘙痒加重。
如有水疱,注意保持疱壁完整,切忌撕扯疱皮,避免感染。
穿柔软、宽松的衣服。
生活管理
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可喷洒杀虫剂或对环境消毒。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
避免与宠物、家禽密切接触。
保持作息规律,不要熬夜,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
预防蚊虫滋生
保持生活及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理阴暗、潮湿的角落,有助于预防蚊虫滋生。
勤晒被褥,勤换洗床上用品。夏季使用凉席者,应先将凉席清洁干净并充分晾晒后再使用,有助于抑制螨虫生长。
定期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杀虫。
养宠物的家庭,要勤给宠物洗澡、清洁皮毛。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洗衣物,有助于预防蚊虫叮咬。
加强个人防护
夏季可使用蚊帐、防蚊门帘、蚊香、驱蚊水等防蚊。常用的驱蚊剂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美国儿科学会指出,≥2个月的儿童可以选择≤30%浓度的DEET。
去野外等蚊虫或其他昆虫较多的地方时,应穿长裤及长袖上衣,并扎紧袖口、裤管,并减少在较高的草丛或灌木丛行走。
从户外回来后,更换衣物并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蚊虫藏匿,可重点检查头发、耳后、脚踝等部位。
其他
由于昆虫叮咬通常意想不到,对昆虫叮咬过敏的人可在咨询医生后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学会使用自动注射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