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通性毛囊炎
概述
概述
穿通性毛囊炎是以表皮贯通、真皮内成分经表皮排出为特征的皮肤损害性疾病。属于穿通性疾病的一种。皮肤损害主要发生于四肢伸侧,多呈孤立性斑丘疹,以毛囊为中心,排出物主要为卷曲的毛发、变性的毛囊内容物。皮肤损害可自然消退,也可选择紫外线、冷冻、维A酸、手术等治疗。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临床症状
孤立性斑丘疹,可排出卷曲的毛发等。
危害
皮肤损害可影响外观。
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斑丘疹及排出毛发等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可选择紫外线、冷冻、维A酸、手术等治疗。
治愈性
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皮肤损害。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
重要提醒
皮肤损害可自然消退。
病因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化学物质刺激等有关。
流行病学
男女发病比例1∶2。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穿通性毛囊炎的皮肤损害主要发生在四肢伸侧,多呈孤立性斑丘疹,以毛囊为中心,直径2~8mm,中心可见白色角质栓,栓内有白色卷曲毛发,排出物主要为卷曲的毛发、变性的毛囊内容物等。皮损时好时发,也可以自然消退。
诊断依据
1.患者有以毛囊为中心的孤立性斑丘疹,中心可见白色角质栓,可排出卷曲的毛发、变性的毛囊内容物等。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表现为:①毛囊漏斗部扩张,充满混杂有角化细胞、变性胶原、变性弹力纤维、皮脂物质、炎细胞等成分的角质物质。②毛囊上皮增生,但破裂毗邻部位则变细。③毛囊漏斗部可见穿通部位。④穿通部位附近或毛囊裂隙有时可见毛干。⑤在穿透部位真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见变性胶原及嗜酸性变性的弹力纤维。⑥晚期皮损可见肉芽肿性炎症。
治疗
治疗方针
可选择紫外线、冷冻、维A酸、手术等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可选择维A酸制剂口服或外用以控制皮肤损害。
手术治疗
可通过手术切除皮肤损害。
其他治疗
紫外线照射、冷冻等可控制皮肤损害。
预后情况
皮肤损害时好时发,但可以自然消退。
护理
日常护理
1.选择无刺激性、舒适的衣物,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皮肤损害,防止外伤,减少对皮肤损害部位的不良刺激。
2.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