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鳞状细胞癌
概述
皮肤癌的常见类型,发病率逐渐增加
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病毒感染等相关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以及有慢性溃疡等的人群风险高
定义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简称皮肤鳞癌,又称棘细胞癌、表皮样癌,是皮肤癌的常见类型之一。
是起源于表皮或皮肤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通常发生在阳光照射的部位,主要是头部、面部、颈部、手背,好发年龄50~60岁。
皮肤附属器指毛发、皮脂腺、汗腺、指甲和趾甲等。
可向邻近组织浸润(即肿瘤细胞长入并破坏周围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通过淋巴、血液进行转移,晚期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大多数皮肤鳞状细胞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会发生转移。
分型
皮肤鳞状细胞癌按照组织细胞学分型可分为完全上皮型、上皮与间叶混合型。不同分型会影响肿瘤的分期、治疗、预后等。
原位鳞状细胞癌
又称鲍温病(Bowen's disease,也译作鲍恩病),是发生在皮肤或黏膜表皮内的鳞状细胞癌,病变局限于表皮内,恶性度相对较低,又称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
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如头面部和四肢,也可发生于躯干和阴部。
侵袭性皮肤鳞状细胞癌
恶性度高于原位癌,常发生于暴露部位,肿瘤呈侵袭性生长。
皮肤鳞状细胞癌特殊亚型
角化棘皮瘤
可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巨大型等。有类似鳞癌的组织学表现、生长快速,通常1年内可自行消退,也有患者的肿瘤持续存在。因此,关于其良恶性目前有争议,也有观点认为它属于良性肿瘤。
单发型角化棘皮瘤最为常见,病变一般在数周内快速增大、破溃,数月后可缓慢消退。
巨大型角化棘皮瘤表现类似单发型,但皮损直径更大,有时呈环形。
疣状癌
最常见于足部、外阴、口腔黏膜等处,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生长缓慢,但一般不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足部疣状癌可破坏骨质,发生于外阴部位的疣状癌易复发和侵袭局部组织。
发病情况
皮肤鳞状细胞癌占皮肤癌的20%~50%,仅次于黑色素瘤。
据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及上海市非黑素瘤皮肤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算,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9.7万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7岁,男女比例约为2.08∶1。
病因
皮肤鳞状细胞癌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致病原因
目前尚不能完全明确其病因。
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照射是皮肤鳞状细胞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长期日晒、晒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肤色相关,白种人长期日晒发病率较黄种人、黑种人更高。
紫外线照射引起的TP53基因突变,是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免疫抑制
皮肤鳞状细胞癌常见于接受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肝、肾等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并发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几率为普通人群的65~250倍。
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有关,特别是其中两个高危亚型HPV16和HPV18。
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溃疡,也易导致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化学致癌物
砷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如焦油、沥青和烟尘)、亚硝胺和烷基化剂均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
遗传病
其他因素
暴露于电离辐射、烧伤瘢痕、慢性溃疡等也是引发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皮肤癌变是遗传改变逐步累积的复杂过程。
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涉及多个基因,其中TP53、NOTCH1或NOTCH2的基因突变是皮肤鳞癌发生重要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也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症状
主要症状
原位鳞状细胞癌
发生于肛门生殖器黏膜处的原位鳞状细胞癌可表现为糜烂性红斑样损害,此时称增殖性红斑或红斑增生病。
侵袭性皮肤鳞状细胞癌
常表现为红色角化性斑块或结节,可有鳞屑、溃疡、结痂,常发生于暴露部位。
角化棘皮瘤
巨大型角化棘皮瘤表现类似单发型,但皮损直径更大,可达数厘米。
疣状癌
表现为疣状斑块、结节、溃疡,临床生长缓慢,常引起局部破坏,但一般不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足部疣状癌可破坏骨质,发生于外阴部位的疣状癌易复发和侵袭局部组织。
其他症状
皮肤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表现多样,病灶中央部位有溃疡并逐渐向四周扩展范围增大,常有出血和脓性分泌物。病灶周边区域组织往往充血水肿污秽,边缘呈暗红色。
就医
皮肤鳞状细胞癌一般需要去皮肤科就医,就医前建议整理好自己现有的各项检查结果、病历资料等。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在局部皮肤表面可触及隆起性结节,反复破溃,经久未愈,逐渐呈菜花状,需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穿宽松方便衣物,便于医生做体格检查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
尽量不佩戴首饰,如可以需摘掉假牙,便于做磁共振检查。
建议有家属陪同。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损害发现多久了?只有一处还是多处?发生在哪些部位?
患处是否疼痛?
有没有出血、化脓?
是否溃疡治疗很久也没愈合?
附近有无肿大疼痛的淋巴结?
病史清单
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是否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史?
是否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电离辐射或化学致癌物?
是否有慢性伤口或疤痕、发病部位是否反复发炎?
是否曾接受器官移植?是否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是否有其他部位肿瘤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如组织病理等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液生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结果。
诊断
初步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但有以下病史者并非都会患皮肤鳞状细胞癌:
一级亲属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史。
既往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
有慢性伤口或疤痕、长期皮肤感染情况。
临床表现
出现肉色或暗红色的斑块及结节。
病灶形似菜花,病灶中央部位有溃疡并逐渐向四周扩大,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可能有出血和脓性分泌物。
病灶周边有充血、水肿、污秽,边缘暗红色。
肿块可高出皮肤表面,也可埋藏于皮下,或多种形态并存,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病毒血清学、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肌酶谱等。
可能并无特殊发现,一般检查用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有助于后续选择治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检查
包括ki67、p53基因、细胞角蛋白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判断预后以及检测疗效。
在治疗过程及随访过程中,上述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反映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对治疗的敏感度及复发情况。
影像学检查
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完善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高频超声等皮肤影像学检查。
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高频超声分辨率高,能探测病灶的内部情况和深度,是皮肤病变非侵入性检查的工具之一。
CT、MRI对皮肤癌深层侵犯的诊断准确率达93.7%。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定位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而CT评价骨质破坏较敏感。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诊断,并且准确分级。
分级依据主要是肿瘤皮损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周围组织受累情况、是否复发性肿瘤等,皮损越大、组织学分化程度越低、周围组织受累越严重,肿瘤危险度越高;复发性肿瘤危险度更高。
分级
皮肤鳞状细胞癌通常采用布罗德斯提出的分级方法,即根据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百分比,同时结合癌细胞的非典型程度与损害的侵袭程度,将鳞癌分为Ⅰ~Ⅳ级。
Ⅰ级:所含非典型鳞状细胞占整个癌组织不足25%,癌组织向真皮侵犯,不超过汗腺水平。一般不转移。
Ⅱ级:所含非典型鳞状细胞达25%~50%,癌组织侵犯至真皮深层。
Ⅲ级:所含非典型鳞状细胞达50%~70%,癌组织侵犯至汗腺水平。
Ⅳ级:几乎整个癌组织的细胞均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很难与肉瘤鉴别。
鉴别诊断
不同类型皮肤鳞状细胞癌之间、皮肤鳞状细胞癌与其他良恶性皮肤肿瘤之间均需要鉴别。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易转移。皮损一般呈黑色,少数为红色,或表现为原有的黑痣突然增大、颜色加深,结构不对称,边缘不规则。
通过临床表现较容易鉴别,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最常见于面部,发展缓慢,可以严重毁坏局部组织器官,但很少转移。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检查等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力求早期彻底治疗,避免发生转移。已转移患者则尽可能控制症状、延缓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皮肤鳞癌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标准切除加术后切缘评估
对直径≤2厘米的原发性低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要比病灶扩大4毫米切除;直径>2厘米者,扩大6毫米切除,如此95%的病例可达肿瘤组织学清除。
切除病灶后,对手术切除边缘还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已切除干净。
Mohs显微描记手术
为较高危类型以及特殊功能部位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通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所有手术切缘情况,以最大限度保存正常组织,满足功能和美观需求。
这种手术更加耗时,但治愈率更高,复发率和转移率也更低。
慢Mohs显微描记手术
适合高危型及极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手术治疗。该方法缺点是会使手术切口延迟闭合。
非手术治疗
通常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才选择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局部药物
咪喹莫特外用标准方案为每晚1次,每周5天,连用6~16周,外用时应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发生红斑、瘙痒和疼痛等不良反应。清除率可达70%~100%,复发率较低。
5%氟尿嘧啶乳膏每天2次,连用4~8周。不良反应与咪喹莫特相似,主要为严重的湿疹、溃疡和糜烂。不同研究报道的清除率差异较大,从27%到93%不等。
冷冻疗法和电干燥刮除术
主要用于部分危险度较低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原位癌以及直径<2厘米、界限清楚的皮损。不可用于毛发旺盛区域。
光动力疗法(PDT)
放射治疗
通常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或联合手术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
骨转移。
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
手术可能会导致功能丧失或存在毁容风险的部位,如眼睑、鼻梁等处的较大皮损。
存在手术禁忌证。
晚期或多发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
拒绝手术者等。
系统治疗
预后
皮肤鳞状细胞癌大多预后较好。
治愈情况
常见的皮肤鳞状细胞癌通常是惰性肿瘤,经手术切除干净,有可能达到完全治愈,少数会复发。
经系统专业的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肿瘤分期越早、恶性度越低,则治愈率越高。
【特别提醒】
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可以用5年生存率来大致预估。
5年生存率指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5年后复发概率很低,一般可视作临床治愈。
5年生存率仅用于临床研究,不代表个人具体的生存期,患者的个人生存期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决定,建议咨询就诊医师。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针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转移情况和治疗情况等。
老年、肿瘤较大、组织学分化低、化学致癌物、免疫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DNA修复基因异常等因素均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危险因素。
原位癌与早期癌患者经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较好。
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日常
本病在日常生活需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避免长期暴露在有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等高危因素的环境中,外出注意防晒。
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保持创面勤换药,定期就诊,以免慢性溃疡发生癌变。
术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复查。
避免过度的劳累,注意休息。
饮食方面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建议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即可。
心理支持
家属需多鼓励和开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可以让其有更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患者自身应保持心情舒畅,正视疾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患者平时可与病友进行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
若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后皮肤表面再次出现隆起的包块,患处皮肤出现溃疡、肿胀等症状,应警惕疾病复发的可能,及时就医。
若病灶处附近及远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需警惕有无转移现象发生。
随诊复查
随诊和复查主要目的是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疾病的转移或复发。
首次诊断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0%~50%可能在5年内复发。随访10年,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局部复发率3%~36.8%,淋巴结转移率2.3%~26.3%。
对于局灶性低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一般1年随访1次,随访5年。随访时应进行全身皮肤、切除部位和区域淋巴结检查和触诊,必要时行淋巴结超声检查。
对于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者远端转移的患者,治疗后第1年每隔1~3个月随访1次,第2年每2~4个月随访1次,第3~5年每4~6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终身随访。
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随访方案,当患者出现可疑的皮肤鳞状细胞癌复发、进展时应及时就诊。
预防
针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可能病因及高危因素,建议通过以下方式预防。虽不能完全阻止疾病发生,但有助于降低发病几率。
注意防晒,避免长期暴露在有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等高危因素的环境中。
一级亲属有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史,或自身有高危因素暴露史,应该积极进行筛查。
慢性伤口或疤痕、皮肤感染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及时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积极防治其他病毒感染。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