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乳头状瘤
概述
皮肤乳头状瘤是组织病理学名称。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多无自觉症状。①寻常疣:由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暴露部位的疣状丘疹或斑块,有时可自行脱落。②脂溢性角化:多见于老年人的头、面、手背或躯干等部。
病因
皮肤乳头状瘤主要由乳头状的上皮增生所导致,致病因素可能与感染或慢性刺激有关。
症状
1. 寻常疣 常见于暴露部位的疣状丘疹或斑块,有时可自行脱落。 2. 脂溢性角化 多见于老人,为多发性、褐色或黑褐色稍隆起的疣状物,表面干燥、光滑或有粗糙感,基底平整且不向表皮下延伸。
检查
一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乳腺导管造影及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皮肤病损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1. 可根据起病部位、主要表现、病程长短进行诊断。
(1) 皮肤乳头状瘤偶然学会有瘙痒的表现,除此之外,一般没有其他自觉症状。
(2) 皮损往往先发生在乳房间或背中部,然后逐渐扩散。
(3) 皮损刚开始为淡红色的小丘疹,之后逐渐增大,丘疹逐渐增多,相互融合,融合后形状多为网状或片状。融合为圆形后,称之为钱币状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4) 病情发展慢。
2. 乳腺导管造影及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3. 皮肤病损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观察瘤体的生长速度,如局部扩大、出血、破溃,应及时就诊。可采用激光、电灼、冷冻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