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
概述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症状为患儿大便稀薄和排便频繁,可伴食欲差、呕吐,重者可有脱水、精神差等
病因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和喂养不当、食物过敏、受凉等
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义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以大便性状改变(如粪质稀薄,出现水样便等)和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或比平时次数增加)为特点,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
小儿腹泻病是我国5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全球每年约有17亿例儿童期腹泻病。腹泻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52.5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
我国每年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发病率约为1.80亿人次,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
2013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23.6万死亡病例中,有9072例死于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呈世界性分布,但发病水平相差悬殊,这主要与当地卫生设施的完备程度,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有关。
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病,一般有明显的夏秋季节发病高峰,流行与暴发亦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但有些感染(例如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分型
按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病程2周至2个月。
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以上。
按病情分类
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无脱水和感染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以病毒感染为主,其次是细菌性腹泻。部分患儿可为寄生虫、真菌感染
非感染性:包括生理性腹泻,喂养不当(饮食性)腹泻、菌群失调、过敏、季节与气候影响等因素所引起的腹泻病。
病因
致病原因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胃内pH高,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弱,消化酶的活性偏低且分泌量少,不能适应其生长发育所需食物的变化,易发生消化功能的紊乱而出现腹泻。
新生儿(出生后28天以内)时期尚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易发生胃肠道菌群的紊乱,产生腹泻症状。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使得机体防御能力差,肠道易发生感染,导致腹泻。
婴儿以母乳、配方奶等液体食物为主,胃肠道张力较大,影响胃肠蠕动,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和免疫成分,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牛奶加热时这些成分会破坏,且牛奶和食具易受污染而导致肠道内感染发生。
婴幼儿肾脏的浓缩功能差,年龄越小,肾调节能力越差,其浓缩、稀释功能和酸化尿液能力均较低,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病原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除了霍乱、痢疾、伤寒等法定传染病外,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感染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空肠弯曲菌和耶尔森菌等。
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其次是曲菌和毛霉菌等。
寄生虫感染:常见有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传染源:主要是发生肠道感染的人,包括急性及慢性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恢复期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的消化道传播。
小儿饮用污染的水或用污染的水漱口、洗饮食用具、生吃蔬菜及水果均可引起感染;游泳时咽下被污染水,亦可引起感染。
小儿的各种感染性腹泻病也可经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经食物传播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与空肠弯曲菌的主要传播方式。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接触传播均为间接接触传播,即感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手、生活用品或其他物品,小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污染的手或物品而受染。
苍蝇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中的传播作用不大,仅在沙门菌属感染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易感人群:小儿对感染性腹泻病普遍易感。多数无年龄、性别差别,但轮状病毒主要侵犯6个月至5岁婴幼儿。
肠道外感染
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时,因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也会同时感染肠道。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
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减少,使胃肠道发生菌群紊乱,影响肠道的功能,导致致病菌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排除其他诱发因素(如伴发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引起的,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母乳喂养儿过早添加辅食或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食物的成分和总量不适当,比如突然改变食物品种、过早给予大量淀粉类或脂肪类食品等引起腹泻。给予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给予肠道刺激物如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等也可引起腹泻。
过敏因素:婴幼儿对牛奶、大豆及某些食物成分过敏引起腹泻,如食物过敏相关性肠病、小肠结肠炎、直肠结肠炎等。
乳糖吸收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婴幼儿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气候因素:天气变冷,婴幼儿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婴幼儿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其他因素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因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营养不良的婴幼儿患病率高。
发病机制
临床上很多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肠腔内存在大量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病毒性肠炎可使小肠黏膜受损伤,小肠绒毛被破坏,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同时,受损伤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乳糖吸收不良并被分解成小分子短链有机酸,使肠道渗透压增高,导致腹泻。
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等,在肠腔释放肠毒素,影响到水、电解质的吸收和分泌,使小肠液总量增多,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引起分泌性腹泻。
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可引起渗出性腹泻。
肠道蠕动功能异常
当喂养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而停留在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和繁殖,食物发酵和腐败,腐败性毒性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导致腹泻。
症状
主要症状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稀薄,可伴有拒奶、食欲缺乏、呕吐,重者可有脱水和精神烦躁、嗜睡(睡眠过多)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常各有特点。
急性腹泻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拒奶、食欲缺乏,偶有溢乳(吐奶)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数在数日内痊愈。
急性腹泻重型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胃肠道症状:患儿拒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几次至几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血便。
脱水:由于呕吐排泄丢失体液过多和摄入量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患儿可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改变。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唇红、呼吸深大、呼出气凉而有丙酮味(烂苹果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电解质紊乱表现:患儿出现精神不振、无力、腹胀、心律失常,手足搐搦(抽筋)和惊厥等。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病情反复,大便次数和性质不稳定,严重时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
休克
腹泻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患者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等休克表现。
营养不良
持续腹泻和进食不足导致患儿体重持续减轻,皮下脂肪消失导致额部起皱、颧骨突起。患儿好哭、烦躁,食欲下降或拒奶。营养不良婴幼儿腹泻时易迁延不愈,持续腹泻又加重了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继发感染,合并贫血、维生素缺乏及水肿。
生长发育障碍
腹泻反复发作可干扰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引起机体营养缺乏,影响体格生长和各系统功能发育的正常进程。
就医
就医科室
小儿内科
当孩子出现大便次数较此前明显增多或性状改变,食纳差,发热,呕吐,精神弱,皮肤干,四肢末梢凉,前囟凹陷,尿少等情况时,建议应尽快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有可能,可携带孩子大便以便化验,也可提供大便照片,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腹泻?每天几次?每次腹泻量如何?
大便什么样子?
腹泻后尿量有无减少?吃得怎么样?
孩子发热吗?
病史清单
身边家人是否有腹泻症状?
有无不洁饮食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血气分析,大便常规
影像检查:腹部超声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泻药:蒙脱石
益生菌类药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
特殊奶粉:深度水解奶粉
诊断
疾病诊断
小儿腹泻病可根据患儿大便性状(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等)、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作出临床诊断。
通过患儿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前囟及眼窝凹陷情况、四肢末端的温度、尿量、脉搏及血压等判断患儿是否脱水及脱水情况。
根据患儿粪便的性状、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和疾病流行情况判断病因,怀疑感染者通过大便细菌培养、病毒、寄生虫检测明确病因。
慢性腹泻病还需要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病史
可有不洁饮食史,或大量果汁摄入史。
可有腹部受凉史,或天气热奶摄入明显增多史。
可有食物过敏史。
可有腹泻患者接触史。
可有患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史。
可有抗生素长期应用史。
可有急性腹泻迁延不愈,或肠套叠等消化道畸形。
症状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稀薄,可伴有拒奶、食欲缺乏、呕吐,重者可有脱水和精神烦躁、嗜睡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腹泻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大便常规:肉眼检查大便的性状如外观和颜色改变,有黏液脓血等;大便镜检可能存在脂肪球、白细胞、红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细菌性肠炎大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真菌性肠炎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病毒性肠炎可检测病毒抗原等。
生化检查:血钠测定可了解脱水的性质;血钾测定可了解有无低钾血症;碳酸氢盐测定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性质及程度。
其他检查
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阳性证明患儿对该食物过敏,是食物过敏导致腹泻的确诊依据。
必要时还可做消化道造影或CT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镜以及基因检测等辅助慢性腹泻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是需要对引起小儿腹泻的各种疾病进行鉴别。
生理性腹泻
又称母乳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喂养不当所致腹泻
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或由于辅食添加不当而引起腹泻。患儿一般情况好,食欲稍差,一般无脱水,如大便呈酸味伴泡沫,多为糖类(碳水化合物)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如脂肪摄人过多,大便呈奶油状;蛋白质摄入过多,大便呈恶臭。
食物蛋白过敏相关性直肠结肠炎
发病年龄较小(2月龄左右),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轻度腹泻粪便带血(多为血丝),常伴湿疹。患儿一般状态好,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潜血阳性,可见白细胞。
肠套叠
婴幼儿多见,早期出现腹痛、呕吐,发病6~12小时后出现暗红色果酱样黏液血便,腹部B超显示同心圆或靶环状图像,及时空气灌肠能避免发生肠坏死和腹膜炎
轮状病毒肠炎
是小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常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发,临床表现为发热、无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常常先呕吐后腹泻,蛋花汤样或水样便,每日5~10次甚至10次以上。根据发病季节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以确诊。
诺如病毒肠炎
又称“冬季呕吐”,主要是5岁以上儿童易感,以散发为主,可爆发流行,常见于冬季和冬春季。首发症状多为痉挛性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可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肌痛等全身症状。本病呈自限性,症状可持续1~3天。
大肠埃希菌肠炎
每年5~8月为发病高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主要产生水样便,无脓血,轻者数次稀便后痊愈。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和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开始为水样便,继之产生脓血便或血性便。确诊依据大便培养。
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每次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内急但排便不顺畅),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急性阿米巴肠病
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暗红色果酱状,带脓血和黏液,有腥臭。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右下腹常有轻压痛,常无发热。新鲜粪便脓血中可找到大量阿米巴滋养体。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病因不明,多认为源于细菌感染。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呈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红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症状性腹泻
往往是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伴随症状,多有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感染等肠道外感染时,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多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消失。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由于不恰当或滥用抗生素,使致病菌诱发肠炎,产生腹泻。艰难梭菌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铜绿假单胞菌肠炎临床表现除腹泻外,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临床表现有高热、嗜睡、精神萎靡等,确诊依据大便培养等检查。
真菌性肠炎
腹泻呈稀便,带泡沫,次数不是太多,但迁延不愈,常伴有鹅口疮,肛门周围可见黄白色假膜,假膜及粪便涂片可见真菌及菌丝,即可确诊。
治疗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迁延性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
患儿需要继续进食,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
尽快恢复母乳及原来已经熟悉的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易消化饮食。
病毒性肠炎疑似病例可以改喂淀粉类食品,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食物过敏患儿如继续母乳喂养,需要母亲回避过敏食物,对牛奶过敏患儿如人工喂养,需要更换为低敏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
要素饮食是肠黏膜受损伤患儿最理想的食物,是以人体需要量或推荐量为依据,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而成的营养齐全、极易消化吸收的无渣饮食。应用时的浓度和量视患儿临床状态而定。
少数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的患儿可采用静脉高营养。
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补液:口服补液可用于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中、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者需静脉补液。重度酸中毒或经补液后仍有酸中毒症状者,需要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补钾:有低钾血症,排尿正常者可口服或静脉补充,但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3%,防止高血钾。
补钙:补液过程中如出现惊厥(抽搐)、手足搐搦(抽筋),可10%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注。
补镁:在补钙后手足搐搦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低镁血症,需要测定血镁浓度。用25%硫酸镁肌内注射,症状消失后停用。
综合治疗
腹泻一般不宜用止泻剂,因为其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可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感染性腹泻使用止泻剂有时是很危险的。
迁延性、慢性腹泻常伴营养不良或其他并发症,病情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控制感染
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用抗生素。
黏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假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等抗生素诱发性肠炎应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可选用万古霉素、青霉素、抗真菌药物等。
寄生虫性肠炎可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药物,例如甲硝唑等。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
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布拉酵母菌、粪链球菌、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制剂。
肠黏膜保护剂治疗
腹泻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有密切关系,因此维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是治疗腹泻的方法之一,常用蒙脱石散。
抗分泌治疗
脑啡肽酶抑制剂消旋卡多曲可以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来抑制肠道水、电解质的分泌,可以用于治疗分泌性腹泻。
补锌治疗
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用硫酸锌葡萄糖酸锌对锌元素的补充可有助于缩短病程。
中医治疗
对于病情迁延或慢性腹泻患者,在正规医疗机构采用辨证方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
预后
治愈情况
生理性腹泻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腹泻可改善。其他因素引起的急性腹泻,去除病因后,可治愈,预后良好。
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腹泻一般具有自限性,通过饮食调节、预防脱水可自愈。
喂养不当、食物过敏、双糖不耐受患儿调整饮食,腹泻可缓解。
慢性腹泻有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者,预后差,需要长期管理。
急性腹泻反复发作,未治疗彻底或病情迁延,容易发展为慢性腹泻。
危害性
小儿腹泻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两岁以内的幼儿营养不良和腹泻导致的恶性循环会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认知发展和智力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急性腹泻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严重后果,引起感染中毒昏迷和休克等并发症可危及患儿生命。慢性腹泻可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并发症影响小儿正常发育。
日常
日常生活
调整饮食继续喂养,保证能量和营养供给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增加哺乳次数,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
人工喂养儿应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呕吐不是进食禁忌证,可少量多次喂养。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病毒感染或双糖不耐受患儿可以采用不含乳糖的代乳品或去乳糖配方奶粉等,或改用酸奶、豆浆等。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
对于食物过敏性腹泻的患儿,应限制致敏食物,如果还在母乳喂养,母亲尽量避免高风险食物摄入。
加强婴幼儿护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选用吸水性强、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勤更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
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以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并涂以护臀霜,防止局部皮肤溃烂、感染。
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局部皮肤糜烂或溃疡者,可采用暴露法,臀下仅垫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或阳光下。
女婴儿尿道口接近肛门,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患儿多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泻的孩子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处,减少外出,多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学龄患儿如果是轻微的腹泻,而且能够控制排便,可以正常上学。
做好监测,必要时及时就医
照顾者注意监测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体温过高时应给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必要时及时就医。如果小儿有精神萎靡、嗜睡、烦躁等及时就医。
注意观察并记录小儿大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腹泻量大或便中带血,病情无好转或反复发作需要及时就医。
观察小儿手脚温度有无降低、皮肤弹性有无变差、前囟和眼窝是否凹陷、尿量是否减少等脱水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预防
母亲孕期做好保健,孕期平衡膳食以及在中、晚期补充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合理喂养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亲早开奶,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按月龄添加辅食时,控制辅食的添加次数和食物的量,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加用调味剂。防止过度喂养、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
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的定期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照顾者及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保持家庭清洁和小儿个人清洁卫生。
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但外出时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
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
孩子生病时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由于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难治性腹泻。
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目前国内已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有两种:我国生产的单价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和进口五价口服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为了使婴幼儿在自然感染之前得以保护,应在6周龄后尽快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