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痛
概述
静息痛是肢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疼痛,是血管性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发生疼痛,称为静息痛。疼痛持续存在,经休息不能缓解,夜间可更加明显。静息痛的发生,常提示病变及缺血的程度均已加重。不论是动脉或静脉病变,都可以造成静息痛,前者比后者疼痛更剧烈。
病因
严重的动脉和静脉病变,多能引起肢体持续性疼痛,而以动脉闭塞者为最。静息痛主要是由动脉供血不足和静脉高压和淤血引起的,常见于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性静息痛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炎和营养障碍引起;引起静脉持续性静息痛的原因为淤血、炎症和溃疡。
症状
供血不足引起的静息痛多具有显著的夜痛症特点,夜间疼痛显著加重,对睡眠有显著的干扰。不少病情严重的患者,终夜端坐抱膝,呻吟不止,不能平卧入睡。静脉性静息痛远不如动脉性疼痛严重,一般不致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
(1)缺血性神经炎:局部缺血性神经炎的症状常发生于晚间,白天很少发生。同时还会有一些典型的神经刺激症状,有剧烈的刺痛,向肢体远端放射,感觉异常如蚁行感、烧灼感,不同程度的刺痛以及手指或足趾的麻木和厥冷感等。缺血性神经炎患者,除了具有动脉损害的症状外,还能找到一些其他周围神经受累的征象。
(2)营养障碍生静息痛:皮肤由于缺血而形成的溃疡或坏死,是造成静息痛的另一种原因。疼痛剧烈,为持续性,有时突然发生或间歇发生,即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隔数分钟重新发作。疼痛的出现表明周围神经的感觉纤维受到局部发炎和组织破坏的严重刺激。
检查
静息痛患者应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和CT血管成像(CTA)检查时可以发现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
诊断
依据患者的主诉和肢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疼痛,经休息不能缓解的症状表现辅以数字减影动脉造影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治疗
病情发展出现静息痛后,随时有发生组织坏死的危险,必须立即开始治疗,尽量推迟坏疽的发生并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大动脉闭塞远侧流出道通畅者可行动脉重建手术,使血流迅速沟通,方法有介入治疗、转流术和血栓内膜剥除术。
静息痛有治疗办法吗
静息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可见于下肢血管闭塞性改变、糖尿病等,是有治疗的办法的,如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
若为下肢血管闭塞性改变,如双下肢静脉血栓、动脉栓塞等,应及时就医,可口服利伐沙班,也可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若闭塞进一步加重,需要积极就诊于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如动静脉重建手术、取栓术,严重时需要截肢。
若为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也可以引起静息痛,治疗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如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口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同时口服甲钴胺、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缺血性神经炎也可以引起静息痛,与局部缺血有关,治疗主要是保证远端供血,如行动静脉重建手术等,若有粥样硬化性斑块,也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出现静息痛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药,日常生活中注意双下肢保暖,避免破损感染。
下肢血管瘤引起静息痛怎么办
下肢血管瘤引起静息痛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应用扩张血管药物,比如贝前列素钠或地巴唑片。应用非甾体止痛药,比如尼美舒利分散片或塞来昔布胶囊。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止痛。
2.物理治疗:局部可以用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应用红光治疗或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
3.手术治疗:如果反复发生疼痛可以行血管瘤切除或介入支架手术。
下肢血管瘤引起静息痛需要去医院检查并明确具体严重程度,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腰部静息痛怎么办
腰部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出现疼痛,一般考虑急性损伤、慢性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可给予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等。
急性损伤导致的腰部肌肉损伤或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建议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塞来昔布)和消肿药物(地奥司明片),同时腰部支具外固定。若骨折粉碎严重,可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以止痛药和消肿药物,同时支具外固定,应用抗生素(头孢唑林)预防感染。
因慢性劳损导致腰肌劳损出现的疼痛,建议加强腰背肌锻炼(燕子飞、五点支撑法),同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疼,早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半月余,口服止痛药物和消肿药物,同时佩戴护腰支具。待疼痛明显减轻后,可予以局部按摩、理疗(微波),同时加强腰背肌锻炼。若疼痛症状不缓解,且出现下肢抽痛,持续加重,建议手术。
腰痛建议积极就诊,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防
1.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循环系统功能调节和促进血脂代谢有帮助,发生动脉闭塞后,每日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或活动可改善肢体侧肢循环,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
2.及时发现和治疗容易诱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
3.绝对戒烟。
4.保持患肢皮肤卫生,避免外伤和感染。剪趾甲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损伤软组织。洗脚水不要过热,也不要使用粗糙的毛巾擦干皮肤。洗脚后可用粉剂保持足部滑润以免鞋袜磨擦。足部不要用热水袋,夜间盖被时可利用支架,避免厚重被褥压迫足部导致血流不畅,产生溃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