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样痣
概述
出现于皮肤或黏膜,类似于雀斑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
皮肤损害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数量多少不一
可能与日晒等引起黑素增加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根据情况选择冷冻治疗、激光治疗
定义
雀斑样痣又称黑子,是一种出现于皮肤或黏膜,外观类似于雀斑,呈褐色或黑褐色斑点。
雀斑样痣主要变化是表皮突轻度或中度延伸,表皮黑色增多,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但并不会出现恶变情况。
临床上所说的恶性雀斑样痣并不是指恶变的雀斑样痣。恶性雀斑样痣是发生在光损害部位的一种原位黑色素瘤。
分类
临床上可分单纯性雀斑样痣及簇集性雀斑样痣两种类型。
单纯性雀斑样痣:较常见,往往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但也可出现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分布与日晒无关。日晒后颜色不加深,冬季亦不消失。
发疹性雀斑样痣:数月至数年内广泛发生数以百计的雀斑样痣,患者的身体大多健康,但有一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发育异常,如Carney综合征、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Peutz-Jeghers综合征(波伊茨-耶格综合征)等。
发病情况
雀斑样痣十分常见,单纯性雀斑样痣可出现于任何年龄,发疹性雀斑样痣病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病因
致病原因
雀斑样痣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日晒、遗传因素有关。
长期慢性日晒可造成皮肤光损伤和光老化,局部黑素细胞数量增加,出现雀斑样痣。
临床上以雀斑样痣为皮肤表现的综合征常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表现为多发性雀斑样痣,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受累。
高危因素
长期接受日晒者,以及有Carney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等家族史者出现雀斑样痣的风险升高。
症状
主要症状
雀斑样痣主要表现为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斑点,不同情况导致的雀斑样痣有不同的其他特征。
单纯性雀斑样痣
呈一个或少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多小于5毫米,边界清楚,米粒至豆粒大,易误认为色素痣。
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包括手掌、脚掌、甲床和口腔黏膜、外阴黏膜等,分布与日晒无关。日晒后颜色不加深,冬季亦不消失。
发疹性雀斑样痣病
患者可于数月至数年内广泛发生数以百计的雀斑样痣,多为青少年。有部分患者患有Carney综合征、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Peutz-Jeghers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出现广泛的雀斑样痣,主要症状如下。
Carney综合征:多于口唇、结膜、内外眼角和外阴黏膜出现皮肤雀斑样痣,可伴有心脏黏液瘤皮肤黏液瘤蓝痣、肢端肥大等症状。
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患者于婴儿期即开始出现大量黑子,针尖至豆粒大小,最大直径可达5厘米,同时可有生长迟缓、心脏异常、眼距宽、生殖器异常、耳聋、驼背等。
面中央黑子病:患者1岁以内,在鼻部及附近颊部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之后逐渐增多,直至8~10岁停止;同时可有脊柱裂、脊柱侧弯、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发作、连眉等异常。
口周黑子-肠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雀斑样痣是表现之一,最易出现于口周。同时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如果发现皮肤有褐色或黑色的斑点影响美观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应当仔细回忆发现斑点的时间,记录好持续存在的时间,以及数量和外观颜色变化情况等。
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什么不舒服?哪些部位有褐色或黑色的斑点?
什么时间发现的皮肤损害?
皮损颜色与日晒是否相关?
最早出现在什么位置?
是否有数量增加?是否逐渐增大?
是否伴有生长迟缓、心脏异常、腹痛、腹泻、黏液便等异常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Carney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等家族史?
是否长期接受日光照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Carney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等家族史。
有长期接受日光照射史。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黏膜有褐色或黑色斑点,数量不一,日晒后颜色不加深。
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身体畸形或损害,如生长发育迟缓、心脏异常、耳聋、腹痛、腹泻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雀斑样痣的主要依据。
主要特点是表皮突轻度或中度延伸,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
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皮损检查技术,可以观察到浅表皮肤结构,是常用的筛查方法。
鉴别诊断
雀斑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面部褐色斑点。
不同点:雀斑发生于皮肤外露部位,雀斑样痣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雀斑在日晒后加重,雀斑样痣无变化,也不会自然消退;雀斑可有家族史,雀斑样痣可没有家族史。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明确鉴别。
恶性雀斑样痣
相似点:均可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
不同点:恶性雀斑样痣又称原位黑素瘤,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者,斑点色泽常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理可见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而雀斑样痣通常无上述病理改变。恶性雀斑样痣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治疗
治疗目的:恢复正常外观,及时治疗以雀斑样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一般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
一般治疗
对于单发或少量较小的雀斑样痣,一般无需治疗,注意观察,避免损伤即可。
冷冻治疗
用棉签蘸取液氮,在皮肤损害部位轻涂10~15秒,局部轻度红肿,结痂脱落后雀斑样痣可减轻或消失。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具有快速、损害小、效果佳等优点,常用的有Q开光翠绿宝石激光与YAG激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皮秒激光等。
预后
治愈情况
雀斑样痣不能自愈,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如影响外貌,经规范治疗多可去除已有色斑,获得良好的效果帮助雀斑样痣变淡或消失。
如患有以雀斑样痣为皮肤表现的系统疾病,应尽早干预和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危害性
雀斑样痣危害较小,但可影响外观,尤其是大量出现时。
Carney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等患者可伴有其他损害,影响患者学习、成长、生活等,降低了其生活质量。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无特殊饮食要求。
避免过多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菜、无花果等,外出时注意防晒,尤其是浅肤色或易晒伤人群。
生活管理
注意日常皮肤防护,避免暴露于强烈的紫外线,尤其间断性强烈光照。
外出时尽量穿防晒服、戴防护帽以及定时使用防晒霜。
注意皮肤清洁,采用温水洗浴,使用温性保湿霜。
预防
雀斑样痣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通过使用遮阳伞、涂防晒霜等方法防晒,可能有助于预防。
有Carney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面中央黑子病等疾病家族史者,应注意定期体检,如出现相关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