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黏菌素E
概述
药物介绍
多黏菌素E是由多黏芽孢杆菌变异株在生长中产生的一种抗微生物混合物,本药属多黏菌素类窄谱抗生素,为慢效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使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起杀菌作用。对绝大多数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肾毒性较明显,全身用药应用较少,主要供局部应用。
制剂规格
多黏菌素E在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注射剂(粉):50万U;100万U。
片剂:12.5万U;25万U;50万U;100万U;300万U。
颗粒剂:1克/100万U。
功效作用
用途
另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黏菌素E可作为首选药物。
口服用于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者细菌感染的预防。口服还可用于肠道手术前准备,以抑制肠道菌群。
可局部用于创面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气溶吸入。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多黏菌素E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多黏菌素E注射剂应由医生或护士在诊所、医院操作,不应在家自己使用。
成人口服100万~200万U,3~4次/日,空腹口服,重症患者剂量可加倍;儿童每千克体重10万~20万U/日,分4次服,治疗口咽部和肠道感染。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成人100万~150万U/日,儿童1.5万~2.0万U/日。首先经3~5分钟静脉注射日剂量的一半,1~2小时后经静脉缓慢滴注另一半剂量。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用药。
肌内注射,每天的剂量可分2~4次肌内注射。剂量同上。
以雾化吸入或气管滴入时,每日剂量50万单位(儿童适当减量),浓度为每毫升5万单位。皮肤创面感染局部用药时,其浓度为每毫升含1~5万单位。应用于眼、耳等器官感染的溶液浓度为每毫升含1000~5000单位。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止使用本药物。
有重症肌无力病史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多黏菌素E。
谨慎用药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遵医嘱谨慎使用多黏菌素E。
目前还不明确多黏菌素E是否经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只有在权衡了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多黏菌素E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多黏菌素E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多黏菌素E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使用多黏菌素E后会有如下不良反应。
肌内注射给药后有局部疼痛,少数患者出现红肿甚至硬块。
用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对肾脏有一定损害,少数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及管型、血液非蛋白氮偶有轻度增高者。
神经毒性,轻者表现为头晕、面部麻木和周围神经炎,严重时出现意识混乱、昏迷、共济失调等。也可出现可逆性神经肌肉阻滞,症状发生迅速且无先兆。神经毒性发生时间与肾毒性相似,停药后可消失。
可有短暂性的低血压、血卟啉症急性发作等。口服时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用药后偶诱发白细胞减少和肝毒性。气溶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其他不良反应详见药物使用说明书。
用药注意
多黏菌素E应用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疗程为一周,最长不宜超过两周。口服宜空腹给药。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如发生神经-肌肉阻滞,新斯的明治疗无效,只能采用人工呼吸,钙剂可能有效。
多黏菌素E应该如何保存?
多黏菌素E应该避光密封,于凉暗干燥处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多黏菌素E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为了安全起见,如果你还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多黏菌素E前请咨询医生。
凡具有肾毒性或神经毒性的药物,都会大大增加多黏菌素E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
有明显肌肉松弛作用的麻醉药也应避免与多黏菌素E合用。
二价阳离子如Ca2+,Mg2+对多黏菌素E的杀菌活性具有拮抗作用。
多黏菌素E合用磺胺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或利福平治疗严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比单用本品好。
多黏菌素E与某些药物(如氨苄西林、两性霉素B、头孢匹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氯霉素、氯噻嗪、金霉素、氯唑西林、肝素、呋喃妥因、泼尼松、四环素等)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会产生沉淀,如必须合用,应分别注射。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多黏菌素E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多黏菌素E需要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能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功效作用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