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
概述
由隐翅虫属昆虫被意外压碎在皮肤上并释放出隐翅虫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皮炎
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大疱和渗出,常伴有灼烧感、疼痛感
隐翅虫虫体破裂后流出的体液呈强酸性,沾染皮肤后可引起局部皮肤腐蚀损害
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出现全身症状的可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定义
隐翅虫皮炎是指人体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而引起的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隐翅虫皮炎好发于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以接触部位出现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疱为主要表现。
发病情况
隐翅虫皮炎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发生,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皮肤病。
隐翅虫皮炎好发于夏秋季节,男女老幼皆可发病,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病因
致病原因
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分布于世界各地,常栖息于草木或石下,昼伏夜出,在灯下飞行,以8~9月间活动最甚。
隐翅虫素呈强酸性,不是由隐翅虫本身产生,而是由内共生细菌如某些假单胞菌属制造。
当夏秋季节隐翅虫夜晚飞进房间落在皮肤上叮咬皮肤后,拍打导致虫体受压破裂时可释放毒素,这种强酸性液体腐蚀皮肤引起皮炎。
隐翅虫多数虫体在皮肤上爬行并不放出毒液。只有当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毒液沾染皮肤而引起皮肤的损害。
症状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颈、胸、背、上肢、下肢等。
局部皮损特点
当用手搔抓或压死隐翅虫时,可能会无意中将虫体拖过皮肤,由此产生的炎症常呈线形的。接触毒素2~4小时后,皮肤局部可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随后其上出现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伴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或呈火山口样溃疡。
折叠部位对称处皮肤可以出现相类似的皮疹,称为对吻现象,是该病的特点。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其他症状:若接触眼睛可发生严重结膜炎,或累及外阴可有明显肿胀。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皮肤暴露部位突然被昆虫叮咬、拍打后出现点状或斑片状、条索状水肿性红斑、密集丘脓疱疹,伴有瘙痒、灼热疼痛感时,应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涂抹护肤品或外用药品紫药水、红药水或者有颜色遮盖原有皮损特点的中药制剂。
就医时要尽量详细、准确描述病史、症状、用药等。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暴露部位是否有点状、斑片状或条索状水肿性红斑?
皮损是否在身体部位对称出现?
皮损是否突然出现?
皮损部位是否有灼热、瘙痒、疼痛感?
皮损部位是否有水疱或脓疱?
是否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
病史清单
皮损出现前是否有野外作业或旅行史?
是否夜间开灯时没有关窗?
是否有昆虫叮咬、爬行、拍打、碾压史?
发病是否是气候温暖季节?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温暖潮湿季节有开窗开灯(紫外光灯)暴露史或野外作业、旅行的情况。
突发起病。
有隐翅虫叮咬、爬行、拍打或碾压史。
临床表现
接触、拍打、碾压隐翅虫后皮肤上出现点状或斑片状、条索状红肿,瘙痒,逐渐有灼热疼痛感;皮肤可出现水疱、脓疱或糜烂面。
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鉴别诊断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相似点:常表现为局限于接触部位有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临床表现。
不同点:患者有过敏体质,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发病时间更加延后,皮损通常出现在接触部位,形态单一,少数·可出现接触部位外全身皮肤受累表现。
湿疹
相似点:有片状红斑、丘疹、水疱及瘙痒的临床表现。
不同点:一般无法追溯到具体发病原因及起病日期,湿疹皮损以瘙痒为特征,皮疹多形性,发病部位不一,多无灼痛表现,通常对称发作,病程反复。
带状疱疹
相似点:有红斑、水泡、剧痛等临床表现。
不同点:无明显季节性特点,有乏力、发热、食欲缺乏等发疹前的前驱症状,发病部位通常呈偏侧沿神经节的感觉区分布,典型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小水泡形成,伴剧烈疼痛。
治疗
治疗目的:恢复皮肤损害,防止继发感染。
治疗原则:及时清洗皮损部位,根据病损情况选用外用药物,以局部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一般治疗
及时彻底地清洗掉受害部位的毒液,减轻对皮肤部位的损害。可用清水或肥皂反复清洗受损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外用药
清洁止痒、抗炎药物
药物作用:适用于涂抹皮损周围无破溃处。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保护皮损的作用。糖皮质霜剂可改善皮肤炎症情况。聚维酮碘外用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应用糖皮质霜剂时不可大面积、长期使用;炉甘石洗剂用前应摇匀,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部位,有渗出液时不宜使用炉甘石洗剂。
湿敷外用药
常用药物:1:2000醋酸铅溶液、3%硼酸溶液、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等。
药物作用:适用于皮损有水肿、糜烂渗出时,可有中和毒素、减少渗出的作用。硼酸溶液、醋酸铅溶液湿敷收敛消肿。
注意事项:配液时应注意配比准确,湿敷时注意保持卫生,湿敷时液体不要加热,应冷湿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日2~3次。
全身用药
抗组胺药物
常用药物:依巴斯汀、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
药物作用:适用于瘙痒、肿痛严重者,应用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减轻肿痛症状。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应用抗组胺药物可出现头痛、嗜睡、口干、视力模糊等,服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驾车、从事机械操作等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抗生素
不建议常规使用,继发严重感染时遵医嘱使用。
药物作用:适用于继发感染者,头孢类抗生素可广泛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注意事项:头孢类抗生素可引起过敏反应,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药物作用:适用于症状较重或有全身反应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注意事项: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代谢紊乱、减弱机体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愈合、抑制儿童生长发育等不良反应,本病一般不需长期服用。
隐翅虫皮炎引起皮肤起泡怎么处理
隐翅虫皮炎是指蚊虫叮咬后出现的虫咬皮炎,若局部出现皮肤起泡(即起疱)后需要及时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隐翅虫皮炎引起的水疱可外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避免搔抓、挤压等,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药物治疗:隐翅虫皮炎局部出现皮肤瘙痒、灼痛、水疱等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收敛止痒治疗,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炎治疗。
瘙痒严重者可口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酌情系统应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建议隐翅虫皮炎出现水疱的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隐翅虫皮炎20天,涂药膏效果不明显怎么办
隐翅虫皮炎20天,涂药膏后效果不明显,可以联合口服或者静脉滴入的方式进行抗炎、抗过敏,以及止痒治疗,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强皮肤护理。
1.联合治疗:涂药膏也就是指外用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一般适用于症状比较轻微的皮肤疾病。对于重度皮肤疾病,则可以联合口服或者静脉给药的方式治疗,例如口服氯雷他定片、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
2.加强皮肤护理:隐翅虫皮炎一般会伴随有疼痛和瘙痒不适感,在护理方面一定要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搔抓和刺激。
为了促使疾病的恢复,并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隐翅虫皮炎留下的疤痕印怎么消除
隐翅虫皮炎留下的疤痕印大多是炎症后色素沉着(简称“色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来消除。
1.药物治疗:在有色沉的地方,可以外用氢醌霜等脱色剂以淡化色沉;也可以口服氨甲环酸等药物美白治疗。
2.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光热原理破坏皮肤中的黑素颗粒,再通过淋巴回流使其代谢。常用的激光包括Q开关激光、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化学剥脱治疗、强脉冲光治疗、射频治疗等方式对隐翅虫皮炎留下的色沉进行淡化或消除。
隐翅虫皮炎留下的疤痕印可以选用上述方式消除,但是都不是一次性可以解决的,建议患者前往医院根据疤痕印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预后
治愈情况
经过积极治疗,皮损可逐渐好转结痂,短期内残留浅褐色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可逐渐消退。
危害性
隐翅虫皮炎如不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皮损增大、继发感染,甚至严重时可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
隐翅虫皮炎患者可因瘙痒、灼痛而产生烦躁情绪,影响生活质量。
因皮炎多发生在皮肤暴露部位,治愈后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继发感染可以引起局部瘢痕形成,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美观。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本病不需要忌口。发病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及避免烟酒摄入。
日常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运动管理
本病发病部位毒液接触到折叠部位对侧时会引起相应部位皮损(对吻现象),应该充分冲洗后保护创面,避免把毒液带到其他位置。
皮炎发生在上肢或下肢的,尽量避免过度活动相应肢体。
运动时应注意避免汗液浸渍皮损部位,同时避免灰尘、砂砾等物质污染皮损部位。
皮损管理
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
皮损处不要抓、摸、挠,以免皮损破裂引起感染,不要用手撕结痂。
皮损位于面、颈部,不要用化妆品,用清水洗脸,以免化学物品刺激皮肤。
皮损位于躯干部,不要用香皂、沐浴露等洗澡;穿纯棉的内衣裤,以免化纤刺激皮肤,加重皮损。
心理支持
隐翅虫皮炎可以治愈,虽在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但可逐渐消退,患者应放松心情,注意观察皮损变化,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
日常应注意观察皮损变化,注意有无糜烂、渗出、感染等情况,根据皮损变化选择相应的药物。
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出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随诊。
预防
隐翅虫多栖息于枯枝落叶、植物根部、朽木、树皮下等,也有栖息于鸟窝、哺乳动物窝内者。为了避免隐翅虫性皮炎的发生,要尽量不在上述地域居住和工作时要做好防护。
如在上述环境中居住或工作,要搞好周围的环境卫生,如大扫除,铲除杂草、清除腐烂垃圾和喷洒消毒药物等方法清除隐翅虫滋生地。
在野外活动时间较长的单位和人员,夜间加班时,应带上防蚊网或涂抹灭蚊灵液或生火烟熏驱赶或在楼房附近高挂灯具,设置灯光诱杀。
隐翅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夜间常成群飞集灯具周围,日常要加强防护,在居住房间装置纱门、纱窗,出入随手关门,防止成虫入侵室内;睡觉时要放下或压好蚊帐,不要赤膊睡觉,尽量减少暴露。
晾晒的衣物要及时收回,不要在室外晾晒过夜;在室外纳凉时以不备灯为宜。
要学会识别隐翅虫的外形,不能随意拍打,碾压,以防沾染毒液。
如不慎压死、捻碎隐翅虫和污染毒液时,用消毒的纸巾或布类物品擦洗干净,局部用肥皂水清洗或涂10%氨水,伤口行无菌包扎,以防感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