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状疣
概述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所致的良性赘生物
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参差不齐的指状突起,好发于头皮、面部、趾间
病因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
治疗主要采取物理治疗和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定义
指状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的良性赘生物,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类型。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皮肤疣患者。
人乳头瘤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
自身接种:指状疣患者触摸自身疣体后,再触摸自己有损伤的健康皮肤,可发生自身接种。
传染他人:健康人直接接触皮肤疣患者的疣体。
间接接触:与皮肤疣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
易感人群
病因
致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比较明确,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
可引发指状疣的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有HPV-1、HPV-2、HPV-4、HPV-7以及HPV-26~29基因型。
诱发因素
外伤和皮肤破损
外伤和皮肤破损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病毒更易侵入人体。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因此更容易发病。
发病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侵入表皮的基底细胞,在细胞内不断复制、增殖,导致表皮增厚、角化过度,逐渐出现增生性改变,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
症状
除疣体外,常无自觉症状。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好发于头皮,也可发于面部、趾间。
皮损特点
形态:常表现为指状突起,表面参差不齐,基部较细而呈蒂状。
质地:指状突起,顶端有角质物。
颜色:呈灰色或灰褐色,也可表现为正常皮色或黏膜色。
数目:数目不定,通常只有1个或2~3个。
次要症状
发生于面部的皮损,可因洗脸时毛巾摩擦、牵拉而引起轻微的疼痛感。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身体各部位出现质软的指状突起,皮色正常或呈灰棕色,建议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可适度清洁皮肤,如果面部出现皮肤损害,避免化妆遮盖。
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出血和继发细菌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皮疹的?
皮疹发生的部位有哪些?
是否有疲倦、发热、头痛等情况?
皮疹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近期是否接触过该病的患者?
是否有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近期是否精神紧张、压力大?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HPV检测、皮肤组织病理、血常规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免疫抑制剂(口服、注射):环孢素、甲氨蝶呤
其他:维生素片/胶囊、蛋白粉、其他保健品
诊断
疾病诊断
根据疣体的形态、部位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行病理检查。
病史
曾直接接触皮肤疣患者的疣体,或与其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头皮或面部、趾间出现指状突起,呈灰色或灰褐色。
指状突起,顶端有角质物,表面参差不齐。
病理检查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显著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在疣体周围常向中心放射状弯曲。真皮乳头呈乳头瘤样生长,变细。
可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
灶性空泡化细胞。
柱状成层排列的角化不全细胞。
灶性透明角质颗粒的浓集。
鉴别诊断
疣状皮肤结核
相同点:皮肤上的疣状突起。
不同点:疣状皮肤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皮肤所致,病程较长,皮损为单个暗红色的丘疹或疣状结节,逐渐扩张为四周有红晕的不规则疣状斑块,中心可见光滑柔软的萎缩性瘢痕。病原学检查见结核分枝杆菌,组织病理提示结核性肉芽肿即可鉴别。
尖锐湿疣
相同点:均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皮肤上的疣状赘生物。
不同点:临床上二者不容易混淆,但部分人会误以为指状疣为尖锐湿疣。二者致病病毒亚型、传播途径、好发部位、皮损形态都不相同。
致病病毒亚型:指状疣主要由HPV-1、HPV-2、HPV-4、HPV-7以及HPV-26~29型致病;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HPV-11型致病。
传播途径:指状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疣体或被污染物传播;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好发部位:指状疣好发于头皮、面部和趾间;尖锐湿疣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等位置。
皮损形态:指状疣为指状突起;尖锐湿疣典型表现为乳头状、菜花样赘生物。
治疗
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和局部外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应用较少。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皮损单发或数量较少时,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维A酸软膏
使用方法:点涂疣体。
不良反应:用药后可能会有局部轻度烧灼感、红肿、脱屑和色素沉着。
刮去角质层后再点涂药物,效果更佳。但需注意,刮除角质层时勿伤及周围皮肤,以防止感染扩散。
氟尿嘧啶软膏
作用:外用可以阻断病毒DNA的合成及基底细胞分裂。
使用方法:点涂疣体。
不良反应:可遗留色素沉着,也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皲裂、水肿,面部慎用。
咪喹莫特软膏
作用:咪喹莫特能够在用药局部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相关产物,从而产生免疫调节和间接抗病毒作用。
使用方法:睡前点涂疣体,保留6~10小时后,用清水洗去。
不良反应: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水肿、疼痛、脱屑等。
水杨酸软膏
作用:主要是促进表皮剥脱,诱导宿主免疫刺激效应可能是其另一种治疗机制。
使用方法:常联合冷冻治疗。
不良反应:可有刺激感或接触性皮炎。
皮损内注射
适用于难治性寻常疣。
注射后会引起疼痛,一般持续1~2天,然后病灶组织坏死形成黑色焦痂,数周后逐渐脱落。
物理治疗
冷冻疗法
作用:低温液氮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
不良反应:治疗后可能会有局部肿胀、疼痛、水疱、血疱,也可有色素沉着。
注意事项
治疗后如疱液过多,需请医生处理。
治疗后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2~3天不能沾水,可每日涂局部外用抗生素乳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结痂后,应待其自然脱落,不可自行撕掉或擦洗掉,以防自身接种感染。
如皮损较多,可分批治疗,需待结痂脱落后再进行下一次治疗。
激光疗法
作用: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选用波长、脉宽、能量适宜的激光,照射皮损部位,瞬间爆破病变组织,使疣体脱落,而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
不良反应:可有局部红肿、烧灼感、疼痛、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等。
注意事项:基本同冷冻疗法。
光动力疗法
作用:局部涂抹光敏剂后,进行光照,可杀死局部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不仅能除去肉眼可见疣体,还能破坏亚临床期感染细胞,降低复发率。
不良反应:通常会有持续4~7天的局部红斑反应,同时可能伴有刺痛或烧灼感、水肿、微水疱或结痂。红斑反应之后,可有皮肤剥脱和瘙痒。
手术治疗
单发、体积较大、其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用手术切除。
手术的优点是可以立即去除疣体,但是有可能形成瘢痕,对美观要求比较高的部位,通常不宜手术。
预后
治愈情况
经药物或物理治疗后,预后良好。
部分患者的指状疣可以自行消退。
危害性
影响美观:发生于面部、颈部的寻常疣会影响外貌。
传染:包括自身接种和传染他人。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
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牛奶、豆浆、豆腐,提高机体免疫力。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低盐、低油。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椒、葱、姜、蒜等。
戒烟、戒酒。
生活习惯
保护皮损
避免搔抓皮损处。
洗脸、洗澡时,注意不要用力摩擦或牵拉皮损。
不可自行剪掉或撕破皮损,否则易造成自身接种,也易诱发感染,遗留瘢痕。
避免传染
避免直接接触皮损。
接触皮损后,应及时洗手。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
提高机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
适当运动,避免过度运动。
预防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疣患者疣体。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
避免皮肤受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