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角膜病
概述
带状角膜病即带状角膜变性,表现在角膜上皮层下前弹力层处有宽2~3mm的灰白色带状混浊区域。带状变性首先发生在角膜缘的前弹力膜水平,逐渐向中央角膜发展,变性混浊区域外侧边界清晰,与正常角膜缘之间有透明隔离带。病变部位常伴有钙质沉着的白色钙化斑,最后病变可侵犯到角膜基质层和出现新生血管。晚期可出现刺激症状。单眼或双眼皆可发病。
病因
1.原发性带状角膜变性,发病可呈家族性,为显性或隐性遗传。
2.继发于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等。
症状
1.角膜混浊
早期极轻微,前弹力层神经穿越的孔洞扩大,裂隙灯下见到的暗黑色孔洞为带状变性的最早期特征性改变,可在典型改变之前多年即出现。
2.带状混浊显现
呈三角形混浊,阔边朝向角膜缘,与后者有一狭窄透明带相隔,尖角朝向角膜中央,缓慢长大,终止于连接,在睑裂部形成一宽约3mm的白色或浅灰色带状混浊区。它们是无数灰色混浊点融合而成,以后才转变为粉白色。
3.新生血管生长
后期,可有角膜刺激症状,但角膜上皮看上去是完好的。
检查
裂隙灯检查:早期角膜上皮完整,混浊仅表现为上皮下、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的钙质沉着;晚期可有上皮糜烂、不平。
诊断
1.有长期慢性眼病病史或相应的全身病。
2.裂隙灯检查:早期角膜上皮完整,混浊仅表现为上皮下、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的钙质沉着;晚期可有上皮糜烂、不平。
3.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双眼单眼均可发病。病变开始于睑裂部暴露区角膜的前弹力层,分别由鼻侧颞侧近角膜缘处,陆续出现钙质性灰白色至白色的混浊斑。此斑边界清晰,与角膜缘之间有一约1mm宽的透明带,混浊斑的中央侧边界模糊,并向中央缓慢地扩展。
治疗
1.轻症者,可局部点滴0.375%依地酸二钠,延缓病变发展。
2.角膜中央受累者,为了改善视功能,可在表面麻醉下刮除角膜上皮和浑浊区,用2.5%依地酸二钠溶液浸湿海绵片敷贴,数分钟后再作眼表钙沉着物刮除,可重复数次,然后涂抗生素眼膏包眼,或刮除上皮后戴浸泡有依地酸二钠溶液的亲水角膜接触镜,并继续用依地酸二钠滴眼,以去除角膜浅层残存钙质。
3.角膜混浊严重者,如有恢复视功能意愿,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