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葡萄膜炎
概述
由于化脓性细菌或真菌进入眼内引起眼内葡萄膜组织的感染称为化脓性葡萄膜炎。因为化脓性细菌和真菌的毒力较大,往往侵犯所有眼内组织,包括玻璃体、葡萄膜、视网膜,甚至角膜及巩膜,故又称为眼内炎,严重者可发展成为全眼球炎。本病多发生于眼部穿孔性外伤后及眼内异物伤后,因穿孔性眼外伤及眼内异物之致伤物污染又未及时给予处理,少数病人发生于角膜溃疡穿孔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重症败血症,但因此时病人大多处于昏迷或谵妄的状态,故一般无暇顾及眼部情况。罕见的情形也见于内眼手术后。
病因
1.外源性
因眼外伤,眼内手术及角膜溃疡穿孔等细菌直接进入眼内。手术引起的眼内炎,常见革兰阴性菌的绿脓杆菌引起。但外伤由真菌、厌氧菌和多种微生物致病者比术后感染更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在术后24~48小时出现炎症,但目前术后常规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故眼内炎可延至术后2~5天出现,若术后24~48小时疼痛加剧的患者,应考虑为毒性较大的微生物感染。真菌性眼内炎出现症状为手术后或伤后2~3周内。
2.内源性
内源性(或转移性)感染性眼内炎多以真菌感染为特征,是经血流到达眼部。
症状
1.有眼球穿破伤或眼内异物史,或有内眼手术、角膜溃疡、全身发热、败血症等病史。
2.有剧烈眼红痛及眼部刺激症状。
3.视力迅速减退,甚至光定位不准确或光感消失。
4.眼睑水肿、痉挛及睁开困难。
5.眼球混合充血、结膜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6.前房积脓,角膜混浊
7.玻璃体混浊、积脓,散瞳后呈黄白色。
8.眼压低。
9.眼底一般窥不清。
检查
1.对于一般化脓性眼内炎的诊断,以检查框限A为主。
2.为了寻找全身的病源或为了解视功能状况时,检查框限可包括“A”、“B”及“C”。
诊断
1.剧烈眼红痛,视力极差。
2.混合充血、前房积脓、玻璃体积脓、低眼压。
3.超声波检查可见玻璃体积脓、视网膜脱离,有时可见眼内异物。
治疗
1.广谱抗生素全身及局部应用。
2.皮质激素。
3.散瞳。
4.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内药物注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