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前膜
概述
发生在黄斑及其附近的视网膜前膜
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小,闪光感等表现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增长、眼部外伤或手术、眼内炎症等有关
观察为主,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定义
黄斑前膜是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简称,是发生在黄斑及其附近的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前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某些细胞在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膜之间增生而形成的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可发生在视网膜的任何部位。
黄斑前膜可能影响患眼阅读视力和精细视觉。
分类
按病因分类
特发性黄斑前膜
见于无眼病史的老年患者,且多有玻璃体后脱离。约占黄斑前膜的80%。
继发性黄斑前膜
多见于眼部外伤、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冷冻或光凝术后、眼内手术或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等。
按疾病发展阶段与临床表现分类
玻璃纸样黄斑病变
较常见且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的表面只附着一层透明性质的薄膜。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域出现不规则的反光现象。
黄斑褶皱
此型特发性、继发性均可发生。患者前膜增厚、收缩导致视物变形,且伴随视力明显减退(≤0.5)。
发病情况
特发性黄斑前膜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60岁以下者发病率约1.9%,70岁以上者发病率约9.3%,80岁以上者发病率约22.5%。儿童和年轻人也偶可发病。
女性患者发病率可能高于男性。
高脂血症患者出现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概率较常人高。
大部分患者是单眼发病,30%左右的患者是双眼发病。
病因
致病原因
有证据表明黄斑前膜的形成代表了对视网膜的损伤,或涉及炎性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疾病所带来的反应性胶质增生。
玻璃体后脱离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多有玻璃体后脱离
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液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玻璃体发生后脱离也就越明显。
推测是玻璃体与黄斑分离时,造成内界膜裂口,胶质细胞经由裂口移行至视网膜内表面,进而增生所致。
雌激素减少
特发性黄斑前膜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黄斑区域维持视网膜性状和结构能力下降,视网膜更易遭受破坏。
眼内炎症、手术或眼外伤
炎症是导致继发性黄斑前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葡萄膜炎。眼内炎症、手术或眼外伤均可能破坏视网膜血-眼屏障,从而继发黄斑前膜。
若黄斑前膜继发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增生膜主要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胶质细胞构成,有研究认为这些细胞是通过破裂的视网膜内界膜迁移到黄斑表面而发生增生。
视网膜血管疾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均可能引起黄斑前膜。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黄斑前膜的高危人群:
年龄≥50岁的女性。
眼外伤史。
接受过眼部手术。
患有眼内炎症。
血糖或血脂长期过高。
症状
主要症状
黄斑前膜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若出现黄斑中心凹形态改变或累及光感受器,可能出现视力降低、视物变形、变小和闪光感。
视力降低
表现为看东西越来越模糊,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需要更亮的光线。视线中间出现黑点或黑斑。
视物闪光感
感觉眼前出现白色的亮条或光线,犹如闪电通过一样。
视物变形、变小
看东西扭曲、变形、变小。直线看起来呈波浪线或是弯曲的。患者可能无法阅读小字。
复视、色觉减退
部分患者有视物成双、红绿色觉减退。
并发症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前膜进一步进展、增厚,可以导致黄斑的囊样水肿,引起视网膜斑点状出血。
黄斑裂孔
黄斑中心凹被牵拉变形、隆起、劈裂,甚至形成裂孔,出现中心视力严重减退、视物变形等症状。
局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外屏障受到破坏,或牵拉所致,在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层之间出现视网膜下液。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出现视物模糊、变形、变小、闪光感等眼部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不要戴隐形眼镜。
避免自行用药。
建议家人陪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视物模糊?
是否有视物变形、变小?
是否视野中有小黑点?
是否有闪光感?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葡萄膜炎等眼内炎症?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
是否有眼部外伤?
是否进行过眼部手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压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底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年龄≥50岁。
有糖尿病史。
有眼外伤史。
曾接受过眼部手术。
有眼部病史,如葡萄膜炎等眼内炎症、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临床表现
有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或变小、闪光感、中心视野暗点等。
眼底检查
常用检眼镜进行检查。检查前需要检测眼压和进行散瞳。
需仔细检查周边视网膜以排除视网膜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可以清楚显示黄斑区的形态学改变、中心视网膜厚度、体积等各种参数。可根据OCT图像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
黄斑前膜多表现为视网膜前高反射条带并伴有视网膜变形、增厚,严重者可有囊样黄斑水肿,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条带常整体附着于视网膜,而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条带则多局灶性附着。
OCT对黄斑前膜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能清晰、直观地观察到黄斑区血管充盈的时间快慢、血管的形态、黄斑拱环的形态,是否有荧光素的渗漏以及渗漏快慢等。
可以帮助诊断黄斑前膜,是否有继发因素等。
眼底彩色照相
眼底彩色照相因能够较好地显示眼底病变范围及周边病变部位与黄斑、视盘的位置关系,无创可重复性高,也是检查黄斑前膜的重要手段。
有研究表明,眼底彩色照相和OCT在诊断黄斑前膜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多焦视网膜电图
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反映视网膜各部位的视功能,是测试黄斑功能有效的方法。
检查无创易被患者接受,对黄斑功能的评价及术后视功能恢复程度均有重要意义。
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可灵敏、全面地反映出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早期的视功能状态。
通过该检查,可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观察疗效。
分期
国内分期
国内学者根据病理进展过程及临床观察将黄斑前膜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
黄斑前膜薄而透明,受累视网膜表面粗糙呈锡纸样不规则反光,黄斑区小血管轻度迁曲。
中期
黄斑前膜增生进一步发展,以黄斑为中心视网膜呈放射状皱缩,黄斑区渐呈灰白色伴透明样反光,同时黄斑区可有水肿,黄斑区小血管迂曲、僵硬,偶见小的出血灶。
晚期
黄斑前膜继续增生变厚,形成灰白色不规则不透明膜状或条索状,并可伴有固定皱褶及假性裂孔形成。
Gass分期
Gass提出了临床分级系统来描述黄斑前膜的不同阶段。
0级
不伴视网膜变性的半透明膜,通常在眼科常规检查中发现,且患者没有症状。
1级
视网膜出现不规则褶皱,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及视物模糊。
2级
视网膜前膜不透明导致其下的血管模糊,且出现明显的全层视网膜变形,可伴有黄斑囊样水肿
3级
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前膜增厚,可能形成假性裂孔,前膜破裂时则会形成黄斑板层孔。
鉴别诊断
OCT出现后使黄斑前膜的诊断更加直观而准确,临床诊断并不易混淆,更为重要的是判断是否有继发因素。
先天性视网膜前膜
相似点:眼底表现。
不同点:先天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视力一般正常,无视网膜血管扭曲,荧光造影检查无异常改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
相似点: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不同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黄斑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的浆液性浅脱离,视野中央可出现盘状阴影,在做荧光血管造影后会有明显的渗透泄露,可加以鉴别。
Irvine综合征
相似点: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裂孔等。
不同点:Irvine综合征患者黄斑部有明显的多叶囊样损害,玻璃体破裂,但玻璃体和黄斑不会有粘连,大多数患者病损消失后不会留下痕迹。
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等。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仅有轻度视力下降或变形的患者,可暂时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出现较严重的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前膜剥离术
治疗黄斑前膜的理想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有报道称,手术切除黄斑前膜后,黄斑水肿及血管扭曲等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眼压增高、白内障等。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及内界膜剥除
是否剥除内界膜存在一定争议。
剥除内界膜,可以降低黄斑前膜的复发率。但可能会对视网膜组织造成损害,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手术干预,只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随访观察即可。
病情发展可能导致黄斑裂孔
治疗后
黄斑前膜手术后视力恢复与手术时机有关,若手术及时,黄斑尚未水肿、囊样变性及神经上皮脱离,术后视力可有较大程度提高,若黄斑结构破坏,术后视力很难恢复。
继发性黄斑前膜的预后与原发疾病的病情有关。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为2.5%~7.3%,由外伤或炎症引起的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后复发率更高。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撞性或可能导致头部大幅活动的运动。
外出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积极管理血糖、血脂、血压。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心态,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时及时向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求助。
家人需要多鼓励患者,帮助他们树立治病信心以及建立乐观的情绪。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眼外伤、眼内炎症均可能引起黄斑前膜。因此,在出现这些原发疾病时,应该及时治疗,避免这些病情持续加重。
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应该将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定期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等。如果发现眼部病变,及时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保持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高度近视者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某些危险职业可能会产生眼外伤,应该注意保护好眼睛,避免眼外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