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型青光眼
概述
一种房角开放的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
早期通常无症状,中、晚期可能出现眼胀、雾视、视野缺损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一般采用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定义
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其特点是视神经与视野损害、前房角开放。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萎缩与视野损害的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为病理性眼压升高。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类型。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人眼压一般为10~21mmHg。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由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明确病因所导致的开角型青光眼。
根据眼压是否升高分类
正常眼压型:具有开角型青光眼的特征,但眼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
高眼压型:具有开角型青光眼的特征,存在病理性高眼压,即24小时内眼压峰值超过正常值。
发病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据估算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的人数达到2100万,致盲人数达到567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世界范围内占青光眼患者的70%。常在中年发病,4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0.4%~0.7%。黑种人较白种人高7~8倍,且发病年龄较早,病情较重。
病因
致病原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长期滴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眼部炎症、眼球钝挫伤等眼部疾病可引发急性眼压升高,引起开角型青光眼,也可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
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继发开角型青光眼。
高危因素
具体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眼压升高。
年龄增长。
有家族遗传病史。
中央角膜较薄。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高度近视。
糖尿病。
高血压。
发病机制
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常见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眼压升高机制
房水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引起眼压升高,而房角始终开放。
视神经损害机制
主要有机械学说和缺血学说这两种学说。
机械学说: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纤维直接受压。
缺血学说:视神经供血不足,对眼压耐受能力降低。
症状
主要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不适,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视野缺损
病情进展到晚期可出现明显的视野缺损,严重时可致盲。
雾视、眼胀
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可出现雾视(看东西时有雾蒙蒙的感觉)、眼胀、头痛等不适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出现视野缺损、雾视、眼胀、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时,建议及时到眼科就诊。
急诊
视力骤降或突然失明时,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用药。
建议家属陪同就诊。
就医时避免佩戴隐形眼镜。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视野是否有缺损?如有,持续多久了?
是否容易出现眼胀、雾视?
是否有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病史清单
家里有人患有青光眼吗?
是否患有近视?如果有,近视多少度?
是否做过眼部相关的手术?
是否发生过眼部外伤?
是否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科检查: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前房角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眼部B超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青光眼家族史。
屈光不正、外伤、既往眼部手术等眼部病史。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中、晚期可出现视野明显缺损,严重时可致盲。
少数患者可出现眼胀、雾视。
部分患者出现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
眼部检查
视野检查
观察视野是否有缺损。
此项检查为主观性检查,需要患者配合。
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的征象为可重复性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
眼压检查
检测眼压的情况。
检查时会有气流喷出,一般无痛,患者应避免瞬目(眨眼或闭眼)及后退。
青光眼患者多数情况下存在眼压升高。
视盘检查
可通过裂隙灯前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视盘情况。
裂隙灯前置镜可获得视盘较清晰的立体图像。
OCT检查可定量观测视网膜神经纤维。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凹陷加深扩大,上、下方盘沿变窄或局部变薄,视盘出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裂隙灯检查
该检查可用来评估前房角深度,了解瞳孔、角膜、结膜、虹膜等情况。
检查时,放松心情,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深度正常。
前房角镜检查
观察前房角的开闭状态。
安放好接触镜后,患者需双眼轻轻紧闭,以防脱落。
开角型青光眼前房角开放角度正常。
其他检查
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还需针对原发病灶进行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点:两者早期通常都无症状,晚期可出现明显的视野缺损
不同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较浅,房角闭合。应用房角镜等检查可进行鉴别。
高眼压症
相似点:两者房角均开放,可出现眼压升高,都可能无症状。
不同点:高眼压症无视盘和视野损害。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更高。通过眼压检测、眼底检查等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降低眼压,保存视功能。
治疗原则: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有其他眼部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时,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青光眼药物
增加房水排出药物
前列腺素衍生物:如0.005%拉坦前列素、0.004%曲伏前列素、0.03%贝美前列素和0.0015%他氟前列素,可增加房水外流,不减少房水生成。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眼部充血、睫毛变长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拟副交感神经药(缩瞳剂):如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减小房水外流阻力。但该药物可能存在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不良反应。
抑制房水生成药物
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如0.2%酒石酸溴莫尼定,可减少房水生成,并能促进房水排出,一般不引起瞳孔扩大,对心肺无明显影响。
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如0.25%~0.5%噻吗洛尔、0.25%~0.5%盐酸左旋布诺洛尔,可抑制房水生成而不影响瞳孔大小和调节功能。
全身应用的降眼压药物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片,主要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久服可导致面部及指(趾)麻木、肾结石。
高渗剂:如50%甘油、20%甘露醇,可短期内提高血浆渗透压,减少眼内容物,迅速降低眼压,可用于有急性眼压升高的开角型青光眼。
视神经保护药物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甲钴胺片、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
可辅助改善神经血液供应和控制节细胞凋亡,以保护视神经。
激光治疗
青光眼激光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法。
可作为药物降眼压效果不满意时的补充治疗。
远期降眼压效果不佳,但可重复治疗。
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通过破坏睫状体及其血管,减少房水生成,以降低眼压。
适用于疼痛显著的青光眼患者。
可导致眼压低、眼球萎缩。
激光巩膜造瘘术
切除一部分角巩膜小梁组织,形成瘘管引流房水,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有广泛房角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
对组织损伤小,可在角巩缘任何部位进行。
手术治疗
对于降眼压药物或激光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增加房水排出的手术
主要是通过解除小梁网阻力、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以增加房水外流,降低眼压。
包括传统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等)、微创内引流或微小切口手术(小梁消融术、房角切开术等)。
滤过性手术除了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还可用于有广泛房角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滤过性手术失败或部分具有滤过性手术失败高危因素的患者。
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
包括睫状体冷凝术、睫状体透热术等。
通过冷凝、透热等破坏睫状体及其血管,减少房水生成。
适用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
可作为首次手术失败后的治疗。
术后并发症
视神经萎缩加重: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甚至失明。
白内障:可能会引起晶状体混浊及膨胀加重。
眼部炎症:术后未遵医嘱使用滴眼液、不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睛可导致眼部感染,引发炎症。
滤过泡瘢痕:滤过手术后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粘连,可导致滤泡瘢痕化,影响手术效果。有瘢痕体质的患者更易发生。
术后护理
术后可使用抗代谢药物,以降低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风险。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滴眼液。
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脏水入眼,不能揉眼。
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适当补充营养物质。
术后要按时复诊。
其他治疗
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除了以上治疗方式,还需针对原发病灶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控制眼压减缓或阻止其发展。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原发病灶等有关。
眼压持续升高而不进行治疗,患者有失明的风险。
危害性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未接受及时的治疗或眼压控制不当,可显著影响视功能,甚至致盲。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控制饮水量,不可过多饮水。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管理
注意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
坚持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大,避免情绪激动。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
随诊复查
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监测眼压控制状况。
若出现眼睛胀痛、头痛、视物模糊、视力突然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
有家族遗传病史、年龄较大时,应定期筛查。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引发开角型青光眼的疾病时,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定期复查。
避免过度用眼,增加户外运动时间。
避免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出现视野缺损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