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
概述
不能分辨颜色的一种疾病,属于色觉分辨障碍的一种
先天性色盲与遗传有关,后天性色盲则与眼部疾病有关
先天性色盲无法治愈,后天性色盲随原发疾病的好转预后一般较好
家族有色盲的人群,患有视神经疾病及使用洋地黄的人群多发
色盲是什么?
定义
色盲是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的一种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以先天性多见。
分型
病因分型
先天性色盲: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为一出生即色觉障碍,并无其他明显的眼科疾病或全身疾病。
后天性色盲:一般是由眼睛的某些疾病引起的,可能由于某些药物、病变对视神经或视网膜产生了损伤而导致的,除了有色觉障碍以外,还常常伴有视力下降。
症状特点分型
全色盲:所有颜色都无法区分。
部分色盲:某些特定颜色分不清。如红色盲、绿色盲及蓝黄色盲等。
目前常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且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发病情况
任何年龄皆可患色盲。
男性色盲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孩患病率大约是女孩的10倍之多。
色盲会遗传吗?
先天性色盲有遗传的可能,但后天性色盲不会遗传。
先天性色盲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因此这类色盲会遗传给后代,而且男性色盲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后天性色盲是因为药物、眼部病变对视神经或视网膜产生损伤后导致的色觉障碍,患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不会遗传。
色盲和色弱的区别是什么?
色盲和色弱患者均对色觉辨别能力下降,但两者程度不同。
如果患者对某一颜色完全不能分辨称为色盲,如患者不能分辨红色、绿色,则为红绿色盲。色弱患者对色觉分辨能力差,一般不能辨别混杂在一起的颜色,但单一、对比度明显的颜色能够分辨。无论是色盲还是色弱,多与先天因素有关。
色盲矫正镜真的有用吗?
色盲矫正眼镜对提高患者色觉辨别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治愈色盲。
色盲患者可配戴色盲矫正眼镜,改善患者色盲症状。这种眼镜的镜片带有特殊镀膜,可以截止波长,配戴后可拮抗异常射光所产生的干扰,提高患者色觉分辨能力。但色盲矫正眼镜并不能治愈色盲,而且矫正效果具有个体差异。
病因
致病原因
先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多为隐性遗传,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
红绿色盲多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遗传规律如下:
母亲是色盲,父亲不是色盲的情况下,儿子肯定为色盲,女儿则为携带者。
母亲不是色盲但是携带者,父亲是色盲,那么儿女有一半概率为色盲。
母亲不是色盲也不是携带者,父亲是色盲,儿子正常,女儿则为携带者。
母亲、父亲均是色盲,无论儿子或女儿肯定为色盲。
后天性色盲
眼部疾病: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等处的疾病可以诱发色盲。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中毒等。
发病机制
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由视锥细胞中的光敏色素感知,并转化为大脑可以识别的信号。
色盲人群的视锥细胞由于缺乏相应的光敏物质,而无法识别相应颜色。
症状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不同类型症状各不相同。
典型症状
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全色盲患者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
红色盲
主要症状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
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绿色盲
主要症状是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
常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
蓝黄色盲
主要症状为蓝黄色混淆不清。但对红、绿色可辨别。
其他症状
全色盲还可伴有视力减退、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当出现不能分辨颜色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不要戴隐形眼镜,眼部不要化妆。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不能分辨哪种颜色?持续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视力减退?
病史清单
家人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既往是否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是否有视神经萎缩等情况?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假同色图检查
色盲镜检查
彩色毛线束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相关病史,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假同色图、色盲镜和彩色毛线束等检查结果,对诊断色盲有重要意义。
病史
家族中有确诊色盲的人,无论何种类型。
已确诊的眼部病史,如视神经萎缩等。
明确的用药史,如曾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临床表现
视觉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
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常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
蓝黄色混淆不清。
假同色图检查
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
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出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假同色图是最简单、快速并广泛应用的色觉检测方法。
色盲镜检查
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适用于儿童、老年人群。
彩色毛线束检查
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
此检查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大面积的筛选检查(体检)。
鉴别诊断
先天性色盲通常在眼部查体时发现,无须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
治疗目的:后天性色盲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改善预后。先天性色盲通过戴镜来改善部分患者的辨色能力。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色盲矫正镜是用来矫正色盲的一种眼镜,是矫正色盲的有效途径。
色盲矫正镜只能矫正单色盲。对于双色盲任何矫正方式都是无效的。
色盲矫正镜还可以追加屈光度,适合于既患色盲又有近视的人群。
通过营养品或食物多补充维生素。
对因治疗
对于后天因素引起的色盲,如发现病因,应积极去除病因。如治疗黄斑疾病或避免服用引起色盲的药物。
预后
治愈情况
先天性色盲,目前医学界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后天性色盲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
危害性
色盲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影响就业,如很多职业色盲人群不能从事,如军人、飞行员及汽车驾驶员等。
影响升学,严重的色盲可影响学习能力。
日常
日常管理
注意安全。色盲患者无法准确分辨交通信号灯和其他提示信号,应注意避免发生交通意外。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寻求家人帮助,如戴手套、袜子、鞋时不要出现颜色偏差,导致被他人发现而使自尊心受打击。
家中光线不要太弱。
可以训练对颜色的敏感性,如对红、绿色的强化记忆。
在升学和就业时,注意规避某些特定的专业和专科。
预防
大部分色盲为先天性,无法进行有效预防。
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对预防后天性色盲有帮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