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
概述
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造成视网膜出血、水肿和渗出的眼病
有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表现,严重者可失明
视网膜静脉回流障碍引起,多与全身疾病有关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视网膜静脉系统回流受阻,造成视网膜出血、淤滞和渗出的眼病。
临床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野缺损,症状轻者可不被察觉。
据血管阻塞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总干阻塞、半侧阻塞和分支阻塞。
可引发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分类
根据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根据阻塞程度分为缺血型、非缺血型两种。
发病情况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人群中小于64岁者其发病率为0.09%,大于65岁者为0.54%。
大部分发生在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我国发病年龄较国外偏小。
常为单眼受累,左右眼无差异。双眼发病者少,约占2.2%~14%,且一般先后发病。
病因
致病原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
血管壁的改变
视网膜动脉硬化为重要发病因素,约有80%~95%的患者同时有动脉硬化。
最常发生阻塞的部位在筛板区和动静脉交叉处。在这两个部位,血管更窄易形成血栓。
高血压、糖尿病或血液病时更易发生。
视网膜静脉本身的炎症或炎症产生的毒素也可使静脉管壁增厚,内膜受损。
静脉的炎症可来自病毒感染、结核、梅毒、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鼻窦炎以及其他全身免疫病或血管病、外伤等。
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近年来发现血液成分的改变,特别是黏弹性的改变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有关。
患有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或纤维蛋白原增高时,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使血液变黏稠,增加血流阻力,更易形成血栓。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眼压升高也是致病因素之一。10%~20%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增高,筛板区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压升高,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产生血流淤滞而形成血栓。
心脏功能代偿不全、心动过缓、严重心率不齐、血压突然降低或血黏度增高等,都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血流减慢,促进血栓形成
诱发因素
吸烟、饮酒、禁食、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等可能诱发视网膜静脉阻塞。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一项多项危险因素者,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心脏病。
糖尿病。
症状
主要症状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力下降
患眼视力突然无痛性下降。少量出血或黄斑受累较轻的患者视力下降不严重;大量出血者,视力可能降至数指或手动。
晨起时可突发视力模糊,因卧位时眼压增高,血压及眼部灌注压降低引起。
视野改变
周边视野常正常或有不规则的向心性缩小。
中心视野常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视物变形
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时,患者常有视物变形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患者常突然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视力在1.0到指数不等。黄斑外区域的阻塞,视力较好;当黄斑分支受累时,视力明显下降。
并发症
黄斑囊样水肿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降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囊样水肿消退很慢,有时留下囊样瘢痕。亦可形成前膜,色素增殖,甚至黄斑孔形成。
新生血管形成
由于大片毛细血管闭塞,诱发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常位于无灌注区边缘,极易引起玻璃体积血。患者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
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失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逐步发展达房角,房角的纤维新生血管可以阻塞小梁网,或牵拉小梁网产生粘连,导致房角关闭,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野缺损,建议及时到眼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
建议家人陪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突发视力下降?
是否有视物变形?
是否有晨起时突发视力模糊?
是否看物体看不全?中心或周边有黑影遮挡?
病史清单
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
是否近期压力大或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是否患有心脏病史?
是否有眼部外伤、手术史?
近期是否使用口服避孕药?
是否长期吸烟、大量饮酒?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眼科专科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
辅助检查:荧光素血管造影、眼底照相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凝药:阿司匹林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血管炎或血液病等病史。
有吸烟、喝酒、肥胖、禁食、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史。
临床表现
症状
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晨起视物模糊。
中心或周边有黑影遮挡。
体征
眼底可见静脉扩张迂曲,出血、水肿及渗出,视盘水肿等。
眼科常规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可发现视力是否存在异常。
检查时应听从医生的指示,不随意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
眼压检查
可及时发现眼压过高或眼压过低,辅助诊断眼部疾病。
裂隙灯检查
该检查可用来评估前房角深度,了解瞳孔、角膜、结膜、虹膜等情况。
检查时,放松心情,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
视野检查
可观察视野是否有缺损。此项检查为主观性检查,需要患者配合。
视野损害的征象为中心或旁中心暗点,周边视野常正常或有不规则的向心性缩小。
眼底镜检查
散瞳后进行,可观察到视网膜血管颜色、形态以及有无出血、渗出、水肿等,还可以观察到视盘、黄斑等情况。
影像检查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
FFA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FFA能够明确病变范围、血管渗漏、黄斑水肿、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情况等;可以根据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域,判断静脉阻塞为缺血型或非缺血型。
眼科医生可通过FFA检查可明确治疗方案。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
原理是利用生物组织对不同光波吸收效果不同,对生物组织结构进行成像。
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有较高的检出率。
全身检查
监测血压、血常规、血脂、血糖、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可了解全身疾病情况。
如有凝血异常的病史,还要做进一步的血液检查,例如狼疮抗凝血因子、抗心磷脂抗体以及血清中蛋白S蛋白C的量。
鉴别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为双眼发病,出血不如静脉阻塞者多,且分布不同。更多见微血管瘤改变,并有血糖增高和全身症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常累及双眼。视网膜出血少,多为火焰状出血,并有棉絮状斑,位于后极部。
治疗
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尽量延缓视力下降,保护视功能。
一般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黏滞度等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高危因素,患者要积极管理血压、血糖、血脂,降低血液黏滞度。
除了应用药物控制基础病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低脂饮食,作息规律。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血管渗漏,减轻黄斑水肿。目前,抗VEGF是本病所致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药物。
常见的药物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等。
VEGF可能引起眼内炎、玻璃体脱离、视网膜出血、白内障、注射部位性损伤等不良反应。活动期眼内炎患者禁用该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地塞米松植入物等,可以抑制细胞增生和抗新生血管生成。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等作用。
激光治疗
减少毛细血管渗漏从而减轻视网膜水肿,促进渗出吸收。
封闭无灌注区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
有黄斑水肿、囊样水肿的患者可行局部光凝,有大量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者可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手术治疗
视网膜动静脉鞘膜切开术
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在受压静脉与动脉交叉处切开动静脉鞘膜,以减轻静脉受压,使血流恢复。
视网膜静脉阻塞怎么锻炼恢复得快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进行锻炼对恢复只具有辅助作用,患者仍需要根据病情程度进行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如阿柏西普、雷珠单抗等,抑制新生血管,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2.激光治疗:如果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出现视网膜无灌注区,患者可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以减少血管渗漏、抑制新生血管,促进病情恢复。
3.手术治疗:如果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出现玻璃体积血,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除术,改善患者视力。
建议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本病致盲率为15.9%,其中总干阻塞占致盲的第一位。低视力率为23.1%。原因为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后
本病预后与阻塞的类型、部位、阻塞程度及其并发症有关。一般来讲,总干阻塞比分支阻塞预后差;缺血型比非缺血型预后差。黄斑分支阻塞预后最好。
治疗的效果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不能改善其视力预后,而是防止或减少其严重的并发症如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黄斑囊样水肿。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避免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
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
避免剧烈运动。
心理支持
家人应多关心患者,加强沟通,理解和安慰患者,使其得到理解和帮助。
放平心态、及时心里疏导。
随诊复查
复查的时间: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需要在发病后数周或数月复诊,以后可降低频率。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视力、眼压、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造影等检查。
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还需要加强原发病的监测。
预防
原发病的防治
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可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概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少摄入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40分钟,休息10~15分钟。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体重,保持适当运动。
平时注意休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压力过大。
定期进行眼底筛查
40岁以下人群,每隔5~10年检查一次。
41~54岁,每2~4年一次。
55~64岁,每1~3年一次。
65岁以上者,每1~2年一次。
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史的患者,应更频繁地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