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下膜
概述
视网膜下膜(SRM),是视网膜外表面的细胞增生性膜,为视网膜周围膜的一种成分。SRM常见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脱离术后,但在以下情况也可见到: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组织胞浆病;视网膜血管病等。
病因
SRM常见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脱离术后,但在以下情况也可见到: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组织胞浆病;视网膜血管病,如Coats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后纤维增生性葡萄膜炎综合征、眼内肿瘤,如虹膜和脉络膜黑色素瘤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长期视网膜下出血等。
症状
SRM主要靠检眼镜检查和手术中发现,特别是后者的检出率更高。在检眼镜和三面镜裂隙灯下,SRM最早表现为视网膜下多数的黄白色点。研究证实这些点是由RPE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样细胞连串构成的。以后又变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形成膜并在视网膜下生长。膜的厚度不一。当细胞收缩时,膜的薄弱处破裂形成裂口。细胞进一步收缩,而膜致密的部分仍然保持,结果在视网膜下形成了灰色、灰黄或灰白色粗糙的沙砾样、地图样、不规则分支状的条带,与视网膜外层和RPE层1点或多点黏着。由于条带经常是由RPE细胞分化来的细胞构成,所以通常呈深棕色。而神经胶质细胞往往是多点起源,呈弥漫性的增生,容易保持完整的片状结构。
SRM的收缩可使视网膜产生皱褶,形成固定皱襞,这是它的又一特征。与视网膜前膜形成的星形皱襞相反,它是垂直于视网膜皱襞的长轴,像床单搭在松弛的晾衣线上一样,即“晾衣杆”样皱襞;另一典型改变为“餐巾环”样,即视盘前的环形皱襞视网膜呈现放射形皱褶,但视网膜不是向后牵拉,前部的视网膜仍保持泡状,此点与视网膜前膜引起的弥漫性收缩不同。作为PVR的一部分SRM多与前膜同时存在。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因视网膜水肿、不透明,常难以辨认出SRM,可根据其形态及色素来判断。术中可见这些后膜有或无色素,为多点状、单一或多个分支的环状、片状条带。在一些视网膜附着的病例也可见到以上改变,这是以前有视网膜脱离的体征。当手术去除前膜、视网膜复位后,可以突然看到视网膜后有或无色素的条带,与自然复位所见者相似。
检查
检眼镜检查可见视网膜下黄白色斑点,灰白色条索或斑片状膜,因牵拉形成不同形状的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可以确认视网膜脱离和下膜的存在。
诊断
大部分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和OCT检查确诊。部分患者需要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剥除视网膜前膜后,或者根据视网膜无法复位,甚至在重水下无法平复,从而推测下膜的存在。
鉴别诊断
临床上,SRM需要与视网膜脱离的分界线鉴别。分界线是脱离的和附着的视网膜相邻处形成的凸向锯齿缘,多见于下方视网膜脱离。如果视网膜脱离发展,可有2、3条平行的分界线,它与不规则的SRM明显不同,有时这两种改变同时存在。
并发症
视网膜下膜收缩可使视网膜产生固定皱襞,甚至引起视网膜脱离
治疗
SRM一般不产生明显的影响,无需手术处理。但约1/4的SRM需要手术切断或取出,尤其是黄斑区或者后极部的SRM,以便使视网膜复位,提高视力。
1.手术适应证
 阻止视网膜复位的SRM需要切除,这往往要在术中才能决定:①出现“餐巾环”样改变;②术中当切除玻璃体、剥除视网膜前膜后,如果视网膜仍不复位,且有扭曲和收缩时;③有些病例在气液交换后,仍有持续牵拉的证据时。手术目的是松解牵拉,而不是完全切除掉SRM。SRM与RPE层和视网膜外层只在1点或多个黏着,而其他部位可在条带上移动。
2.方法
SRM现主要应用内路法。在完成玻璃体切除后,先剥除前膜,当判断SRM可能阻碍视网膜复位时,才需要切断或切除后膜。为松解SRM产生的牵拉,要从SRM前或附近作视网膜切开,切口与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平行,以减少视野损害。切口应在上方视网膜或黄斑区之外。
3.手术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25%,主要包括脉络膜和视网膜出血,未计划的视网膜切口扩大,复发性视网膜下膜等。
预后
多数病例可使视网膜在术中复位,术后约一半病例视力提高。少数获得相当的视力,但视力预后明显较差,这与光感受器不可逆的损害视网膜脱离程度、时间、手术操作接近黄斑及手术次数等因素有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