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
概述
外伤性白内障大多由于伤情复杂,其形态学特点亦错综复杂。大多数病例可述及明显的外伤史,然而在婴幼儿,切不可忽视无明确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在受伤部位混浊之后,很快水化,形成液泡、水肿。混浊很快波及到晶体的周边部,最后导致整个晶体的混浊。
外伤性白内障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外伤性白内障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临床具体症状也有一定的差距。
白内障是指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包括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等。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由于晶状体受伤引起的,如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爆炸伤等。而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引起的,通常出生后已存在。
外伤性白内障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视物重影等,还可伴有外伤引起的眼睛疼痛,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为白瞳症、畏光、视力障碍等,患儿还可出现弱视等表现。
建议大家日常加强对眼睛的保护,避免外伤发生,妊娠期积极检查治疗,预防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出现白内障的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病因
晶体受伤特别是穿孔伤之后,房水由囊膜的破口进入晶体,晶体内水溶性蛋白,特别是γ-晶体蛋白大量丢失,谷胱甘肽显著减少,DNA合成以及细胞分裂减慢。晶体在受伤部位混浊之后,很快水化,形成液泡、水肿。混浊很快波及到晶体的周边部,最后导致整个晶体的混浊。
症状
1.钝挫伤或冲击伤性白内障
有时钝挫伤后在数月乃至数年后始形成典型的白内障改变。钝挫伤性白内障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最早期改变是正对瞳孔区的后囊膜下混浊,进而形成类似于并发性白内障的星形外观或菊花状混浊。在大多数情况下,钝挫伤性白内障可合并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瞳孔后粘连,在严重病例还可出现虹膜膨隆等继发性青光眼表现。
2.眼球穿孔伤所致的白内障
如囊膜破裂伤口很小,晶状体保持完整状态,仅出现局部混浊。穿通伤后,晶状体皮质长期处于房水的“浸浴”之中,并持续地被吸收。当最终大部分皮质被吸收,则前后囊壁贴附,便形成所谓眼球穿孔伤所致的白内障。
3.晶状体铁锈、铜锈沉着症
具有特殊意义的是易产生氧化反应的铜和铁在眼内的长期存留,产生所谓“晶状体铜锈沉着症”和“晶状体铁锈沉着症”。前者晶状体混浊形态多呈葵花样外观,铜绿色反光;后者作为整个眼组织变性的一部分,晶状体混浊呈黄色。
4.电击性白内障
有时可以在双眼发生白内障,其形态与钝挫伤性白内障类似。多数病例混浊静止不发展,也有病例发展速度,在数周甚至数天内晶状体全部混浊。
检查
1.照明检查法
用灯光直接照射,看晶体有无混浊及脱位。
2.投影法
以细光呈45度自瞳孔缘斜行投射至晶体,如晶体混浊位于核心部,在混浊区与瞳孔缘之间有一新月状透明区,混浊越重阴影越窄。如晶体全部混浊则新月状阴影完全消失。
3.镜彻照法
将光线投入瞳孔区内,正常时可见均匀之红影,如晶体或屈光间质混浊,则可见红影中有黑点或黑块,检查时可令患者转动眼球,看黑影移动与否。
4.灯检查法
以裂隙灯作光学切面检查,从前至后,可见许多明暗相间的层次结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晶状体核,各层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较为清晰。
诊断
结合病史及检查,诊断明确。
治疗
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外伤性白内障用什么药可治疗
目前外伤性白内障并没有药物能够起到治疗作用,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法可林滴眼液药物缓解病情进展,具体情况应及时医院检查,结合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若是外伤性白内障症状较轻,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法可林滴眼液的药物控制病情,缓解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暂时观察随访,暂不行特殊治疗。
眼外伤患者如果病情进展较快,视力下降,患者需及时进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视力。
建议眼外伤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