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
概述
具有情绪性、不稳定性及明显冲动性的一种人格障碍
表现为情绪强烈多变,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象混乱而不稳定
需心理治疗,针对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可通过专业的人格测评工具进行测量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定义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具有情绪性、不稳定性及明显冲动性的一种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以情绪强烈多变,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象混乱而不稳定、具有分裂的防御机制为核心特征,一般起病于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
发病情况
国外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其患病率在1.1%~4.6%,女性多于男性,未婚者较多。
我国有关人格障碍患病率的资料较少。已有的资料显示患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1993年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格障碍患病率为0.1%,可能因中西方对人格障碍的理解和诊断工具的不一致及文化差异造成。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以测试吗?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以自测,可使用专业的心理量表进行测试。
常用的人格测评量表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这些专业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咨询中。需注意的是,量表测试不能代替医生诊断,确诊需要专业医生进行。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有情绪和人际关系不稳定、自我意象紊乱、冲动。
患者可表现为上一刻好争论,而下一刻变得抑郁。行为冲动不计后果,有强烈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不能忍受孤独,不停地寻找伴侣,关于自我形象及内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是模糊不清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手段控制情绪,通过心理治疗改善行为症状,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综合治疗。
可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环境压力也可以很快地缓解症状。对适应不良的行为使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
症状
主要症状
情绪不稳定
能在上一刻好争论,而下一刻变得抑郁,强烈的愤怒爆发常导致暴力。若冲动行为被人评判或阻止,极易诱发以上表现。
人际关系不稳定
强烈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害怕被抛弃,不能忍受孤独,疯狂地寻找伴侣,无论自己是否满意,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也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促发因素的情况下发生)。
自我意象紊乱
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因而自尊心不足,常有持续的空虚感,挫折耐受性低。
冲动
行为不计后果,事先进行计划的能力很差,易冲动。
其他症状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有时会有短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这种精神病性症状的发作和精神分裂症不同,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容易被忽略,多发生在频繁的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中,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可出现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但同时又有一定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有一些患者出现偏执症状和分离症状。这种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往往难以归类,推想原因可能是对应激情境的一种急性反应,或系酒精或药物滥用的结果。
共病情况
其他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之间有很高的共同发生率,特别是表演型、依赖型、反社会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应激障碍及分离障碍
童年期创伤暴露史、身体虐待/性虐待史极可能诱发人格障碍,也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患应激障碍、分离障碍风险增大。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分离性身份障碍(多重人格障碍)、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在遭遇创伤事件后常出现适应不良,应激症状持续乃至发展成创伤应激障碍等其他应激障碍。
并发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还会导致患者患有其他精神疾病,例如:
抑郁症。
酒精或其他物质滥用。
焦虑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病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有一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边缘型人格障碍中冲动性和情感不稳定性这两个非常明显的人格特质是可部分遗传的。
家系调查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的人格障碍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障碍的同病率高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9。
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者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进行了生物学研究。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5-羟色胺水平较低,该神经递质涉及抑制行为的反应,即不能对冲动行为加以“限制”。这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冲动-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也会表现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调节功能紊乱,目前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致病因素的很多方面仍然有待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
童年期创伤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也包括其他人格障碍)通常与童年期创伤有关。很多研究发现,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通常会报告大量童年时期的消极甚至创伤性事件,包括遭受虐待和忽视、分离和丧失,以及父母的精神问题。
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父母情绪反复无常,好恶、奖罚没有定规和原则,可能使儿童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
不良的生活环境
父母酗酒、吸毒、偷窃,有高风险性行为,本身有精神疾病病史或人格障碍病史,有犯罪记录(特别是暴力犯罪)等,均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不利。
生活环境恶劣、亲密朋友品行不端和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促使人格障碍的形成。
高危因素
有人格障碍家族史。
幼儿期、童年期遭受创伤。
冲突和不稳定的家庭关系。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或咨询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
在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中,至少2方面存在无法控制地冲动性。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威胁或自残行为。
难以控制地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一般不会主动就诊。如果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建议及时就医,或咨询精神科医生、心理专业人员。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请拨打自杀干预热线电话或心理援助热线。全国各地均有24小时自杀干预热线或心理援助热线,请搜索当地城市的电话,进行免费的心理咨询。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情绪能持续性地保持稳定吗?
有过于冲动、不计后果的行为吗,做了什么?
有非常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亲属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诊断
诊断流程
为确诊人格障碍,患者(或家属)除需提供多方面的详细病史外,可能还需要接受以下检查或评估:
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排除脑部的器质性疾病。
临床访谈: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形式,医生直接向当事人提问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评估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神经心理检测:主要是人格测定,一般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工具。
医学诊断标准
可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标准进行诊断,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
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慢性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或神经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有时会有短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精神分裂症不同,这种精神病性症状发作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对这些短暂的精神病症状的识别不足,往往易将边缘型人格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或神经症。
抑郁症
抑郁症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具有突出的反复自伤或自杀的意图和行为。但抑郁症患者可有长期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明显的自责自罪感;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存在这些症状。
分裂样型、癔症型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具有分裂样型、癔症型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表现,但不符合相应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即不能列入以上各型中的任何一种类型,只是各型人格障碍的边缘,具有"大杂烩"的意味,需要鉴别诊断。
自评量表
自陈式量表是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评工具。调查表明,在37种主流智力与非智力心理测验中,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排在第2位与第3位。
在企业和学校的职业选择、人员招聘和选拔等应用领域中,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的应用更加普遍与频繁,排在第11位。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共187道选择题,可以测出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并能进一步了解受测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对被试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艾森克人格问卷
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最早于1975年出版。国内有两个修订版本:采用全国常模的88题版,和采用北方常模的85题版。
此量表的项目较少,易于测查,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的情况,是较好的人格测定方法之一。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于20世纪40年代编制,在最初编制时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测查个体的人格特点,判别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也适用于对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可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各类精神疾病进行全面客观的筛查和分类。
本问卷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咨询中。该测验共有566个项目,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群。
治疗
治疗目的: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
治疗原则:人格障碍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综合治疗,药物对症状的疗效一般不佳。可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环境压力也可以很快地缓解症状。对适应不良的行为使用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给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效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尽管药物不能改变人格,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
抗精神病药
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可有效控制愤怒、敌对情绪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发作。
心境稳定剂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抑郁时,可以使用抗抑郁剂。锂盐、丙戊酸盐等心境稳定剂可用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也可用于减少患者对拒绝的敏感性。
苯二氮䓬类药物
可用于减轻激越(明显的坐立不安和过多的肢体活动,伴有焦虑或其他痛苦体验的一种精神病理状态)和焦虑。
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可以用来控制冲动行为,可以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整体功能。部分伴发颞叶癫痫和轻微脑损伤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工作,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的常用治疗手段。认知行为疗法(CBT)与精神分析疗法是较为常见的治疗策略。
认知行为治疗
可以通过提问、想象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学习正确的观念。
从认知上改变人格障碍患者的错误观念,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人际关系训练
使用“乔哈里视窗”人际沟通理论,通过自我暗示和反馈减少人际沟通的盲区,从而提高认识自我和开放自我的程度,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调整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达到统一,建立自我同一性。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技术包括自由联想、移情分析、释梦等。
预后
治愈情况
与精神分裂症比,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预后、社会功能的保持较好,复发率较低。有8%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死于自杀,其中男性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特征逐步弱化,在40岁以后,很少有患者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长程治疗由于患者依从性差往往疗效不佳。
危害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会损害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可能对亲密关系、工作、学校、社交活动和自我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
反复多次的工作变动。
未完成学业。
多个法律问题,如入狱。
充满冲突的关系,婚姻压力或离婚。
因冲动和冒险行为而导致的意外怀孕、感染性传播疾病、车祸和打架。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出现自伤行为或冲动行为,或因共病物质滥用障碍等患上躯体疾病,因此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预期寿命降低。
日常
个人护理
提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己遇事先冷静的习惯。
尝试与朋友建立稳定的关系,形成集体认同感,保持内心的和谐及人格的完整。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保持放松心情。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将不良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出去。
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
家庭护理
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肯定和强化。
如果患者需服药,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督促按医嘱用药,坚持治疗。
对可能发生的冲动性行为、自毁或自伤行为的患者,需全面监护,及时制止危险行为或帮助患者就医治疗。
帮助患者合理膳食,饮食上荤素均衡,平衡营养,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预防
重视自己健康人格的培养,学会控制、发泄情绪的合理方法。正确认识、评估自己,自我尊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母亲在围生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保持营养充足;产后保证婴幼儿营养充足,尽量消除影响婴幼儿发育(特别是大脑发育)的危险因素。
父母要学习、应用科学的养育方式,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密切关注儿童的异常情绪变化或行为变化。避免儿童遭遇创伤或虐待,或事后立即发现,尽早消除影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