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概述
个体受到严重的灾难性心理创伤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反复出现闪回,做与创伤性事件关联的梦(梦魇),警觉性增高,易激惹
可使用专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试量表辅助诊断
约50%的患者一年内可以自愈,部分患者终身不愈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什么?
定义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PTSD最初是用来描述退伍军人、战俘及集中营的幸存者在经历战争性创伤事件后的一系列后果,随后逐渐被用于描述各种人为和自然灾害受害者,如经历严重事故、地震等后个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分型
根据病程可分为以下三种:
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程3个月内。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程3个月以上。
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性事件6个月后才发病。
发病情况
有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女性和60%以上的男性一生中会经历一次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而经历过这种创伤性事件的个体,平均8%左右会发生PTSD(不同的创伤性事件PTSD发生率不同)。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0.485%,陆军、海军、空军以及学员分别为0.484%、0.58%、0.84%和0.227%,而特种兵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和平时期其他军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什么表现?
PTSD的核心症状有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症状。
患者反复想起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有些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同时过度警觉、焦虑,患者可以出现持续的负性情绪状态,对重要的活动失去兴趣,疏远他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怎样自测?
患者可使用专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量表进行自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
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可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争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患者根据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进行评分。需注意的是,量表测试不能代替医生诊断,确诊需要专业医生进行。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自愈吗?
从流行病学的资料看,约50%以上的PTSD患者一年之内可以自愈,部分患者终身不愈。但医学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的比例和加快治愈的速度,积极的治疗对于慢性化的患者也是有效的。
因此,若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早期及时干预和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
主要症状
多数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的数天至半年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如下四组:
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和事。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情感上出现麻木状态,难以感到愉悦,对周遭事物的感觉麻木,但同时保持警觉。
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表现为肌肉紧张、出冷汗、血压增高等)增强。
可伴有注意力无法集中,激惹性(易怒倾向)增高,以及焦虑情绪。
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
认知的负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出现持续的认知歪曲,过度责备自己或他人。
也可能出现持续的负性情绪状态,对重要的活动失去兴趣,疏远他人。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重现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对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线索提示时,情绪激动或过度悲伤等。
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对分离的焦虑,如过度黏人、非常不愿意离开父母。
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
并发症
情绪障碍: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重度抑郁症;也有患者表现出对特定场合的焦虑、恐惧症状,可能发展为相应的焦虑症。
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难入睡、易惊醒、梦魇等。
物质使用相关障碍: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如出现酗酒问题、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等。
行为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重症患者有很高的自杀风险,很可能出现自伤或自杀企图及行为等。
病因
直接病因
异乎寻常的、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超出意料的负面事件都可以被称为“创伤性”的,如离婚、失业或考试失败等。但研究发现,大约只有0.4%的事件具有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性”意义。
可能导致本病的创伤性事件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战争
早期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主要以退伍军人、战俘和集中营幸存者为对象。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49%,而特种兵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和平时期军人。
重大自然灾害
全世界约有2.25亿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其中1350万灾害幸存者在1~2年内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的本病患病率约为23%。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幸存者在灾难发生1年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约为8.6%。
重大犯罪事件和人为灾害
恐怖袭击、重大交通事故(包括空难和海难)、遭遇绑架或威胁生命的人际暴力(包括性暴力)等均属于此类。
家庭暴力也可能导致受害者,特别是受害女性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约为19%。
重大疾病问题
重大躯体疾病患者的本病患病率为25%~44%;烧伤患者的本病患病率约为30%。
女性人工流产后,本病患病率约为7%,表现出本病症状但尚未满足本病诊断标准者约有23.5%。
生物因素
遗传特征
研究发现,在经历同样的应激事件后,同卵双生子相比异卵双生子,更容易一起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因特征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遗传可能为多基因作用,主要涉及多巴胺系统(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5-羟色胺系统(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等。
神经内分泌特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许多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血皮质醇水平降低的情况,其可能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及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负反馈增强。
神经影像学特征
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海马与海马旁回、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存在功能异常。
心理社会因素
具有神经质人格特征,如过于敏感、情绪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既往经历过创伤性事件,或童年期创伤暴露史(如遭受忽略、性虐待或身体虐待、父母离异或与父母分离等)。
缺少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不良。
高危因素
在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后,部分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此类人群具有如下特征:
有精神障碍病史或家族史。
创伤事件发生前后经历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投资失败、离异等)。
童年期抚养环境不良,或有童年期创伤暴露史。
家庭环境不良,经济状况不佳,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躯体健康状态欠佳,有慢性或严重躯体疾病病史。
具有神经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差。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经常无法控制地想到、梦到创伤事件,并且感到非常痛苦。
发现自己在努力回避所有可能提示创伤事件的线索,如相关的人、事、物、场景等,并且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好转迹象。
出现比较严重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且日常除容易“被吓到”外,其他情绪反应迟钝、麻木。
持续的负性心境,有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
儿童反复做噩梦或从噩梦中惊醒;在玩角色扮演时开始模拟创伤经历(如包含不同寻常的暴力元素,模拟袭击者的语气等)。
急诊科
当认为自己可能实施自伤或自杀行为时,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电话。全国各地均有24小时自杀干预和心理援助热线,请搜索当地城市的电话,寻求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帮助。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或看见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都有可能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详述病史可以帮助医生诊断。
特别提醒:儿童可能通过反复进行与创伤性事件,或其某一方面有关的主题游戏来表达,若家长注意到孩子出现此类异常行为,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近期是否遭受过不同寻常的、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是否遭受过生命威胁?
是否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是否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做噩梦的情况?
是否试图尽可能回避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景?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苯二氮䓬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
非苯二氮䓬类药: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镇静类抗抑郁药: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阿米替林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诊断
诊断流程
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致病的情况,然后根据症状和临床表现来诊断。
医生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情绪相关情况
包括检测意识、定向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感觉、知觉、智力及自知力水平。
情感活动、意志及日常行为表现
评估是否有认知缺陷和精神病性症状;是否有自杀和暴力风险。
是否有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共病的情况。
医学诊断标准
目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行。
DSM-5的诊断标准
A. 以下述一种或多种方式接触实际的或涉及死亡威胁的、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亲眼看见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涉及死亡威胁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性的。
反复经历或密切接触创伤性事件令人作呕的细节,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上述最后一条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B.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关于创伤性事件的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注: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或其某一方面)有关的主题游戏来表达。
反复做内容、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出现分离性反应(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就好像再次经历了创伤性事件;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接触提示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对提示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不适反应。
C. 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D.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分离性遗忘症所致,而不是由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有持续性的、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被永久性地毁坏了”。
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存在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产生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E.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出现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过度警觉。
过分的惊跳反应。
注意障碍,如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或常有休息不充分的睡眠。
F.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1个月。
G. 这种障碍引起临床意义上的明显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H.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鉴别诊断
抑郁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相混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重大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特征性的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侵入性症状(创伤再体验),以及对特定场合或情景的持续性回避。一般病程较长。
抑郁症也可在生活事件后发生,但生活事件并未达到创伤性事件的程度,且抑郁症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消极行为以及食欲减退等特征性症状。
其他应激相关障碍
延长哀伤障碍
延长哀伤障碍的创伤性事件一般限定于关系亲密的人的离世,主要症状为对死者的想念已严重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有持续性的围绕死亡的负性情绪,如难以接受、愤怒、内疚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除应激因素范围更广外,患者常见引起强烈痛苦的侵入症状,并且会回避创伤记忆及相关线索。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的应激源主要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从严重性上低于重大创伤性事件),而且这些改变是长期存在的,临床表现为抑郁、焦虑、害怕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几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四大核心症状(见本病“症状”部分)。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在创伤性事件出现后立即出现的应激症状,一般持续3天至1个月,多数可自行缓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会较延迟出现,且持续时间更长,对社会适应功能的负性影响更严重。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恐惧症患者都存在焦虑、回避以及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在所遭遇的生活事件的强度和特征性的症状表现等方面,恐惧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较大区别。
强迫症
强迫症的强迫思维症状也是患者脑中闯入的思维反复出现。
区别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一般不是由明确的创伤性事件诱发,且强迫思维一般不具有明显的创伤性特征,与创伤事件不相关。
自评量表
使用标准化评估方法,如定式诊断访谈、自评量表和心理生理检测等,也有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变迁做出纵向的标准化监测。
医生可用的评估工具
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
DSM-Ⅳ定式临床访谈(SCID-P)。
患者可自评使用的工具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049,"title":"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
PCL-C量表是由17项条目组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表,专为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争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
PCL-C量表要求受测者根据过去的一个月被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问题困扰的程度进行打分,累计各项的总分(17~85)越高,代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
该自评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根据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分为从“没有影响”到“很重”的1~5级评分,累积24个条目得分为PTSD-SS总分,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严重。
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
该自评量表用于评价个体对特定生活事件压力的痛苦。测验成绩包括闯入性分量表、回避分量表和高度唤醒分量表三个分测验的分数和总分数,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提高临床治愈率,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药物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足量、足疗程治疗。
药物治疗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建议症状缓解后还应接受至少1年的维持治疗,直到痊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以消除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为目标,以改善症状、治疗并发症以及帮助患者恢复日常功能为主要目的。
药物治疗起效相对较慢,一般用药4~6周时症状开始减轻,8周或更长的疗程才可显效。主要涉及以下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SSRIs类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被推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线用药。
常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该类药不仅能改善患者存在的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状,还能减轻侵入性症状和回避症状。
能降低患者过高的警觉度,帮助患者改善恐惧症状和抑制记忆再现。
常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物
新型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也可用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和认知障碍,且不会损害患者的精神运动功能,也不会导致过度镇静、肌肉松弛等。
常用药物: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可慎用于治疗并发睡眠障碍(失眠)、惊恐障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有研究显示,苯二氮䓬类药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核心症状可能无效,且会增加滥用的风险。建议若明确患者无滥用史,可使用苯二氮䓬类,否则应先予小剂量试验,再决定是否使用。
其他药物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所表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以及共病情况,还可选择抗肾上腺素能药物改善警觉过高症状和分离症状。
心境稳定剂可用于控制伴随的攻击行为和激惹的行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用于改善伴随的精神病性症状。
用药提醒:以上药物均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时定量使用,不可自行停药、减药。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对急性和慢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均有较好疗效。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CBT治疗包括正常的应激反应的教育,焦虑处理训练,对病理信念的认知治疗,对创伤事件的想象和情境暴露,以及对复发的预防性治疗。
治疗的核心是使用暴露疗法,让患者面对会引发痛苦反应的类创伤情境,唤起患者的创伤记忆,然后治疗这些记忆的病理成分。
想象演练、延时的暴露技术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相关的焦虑或回避症状的治疗有效。
眼动脱敏再处理(EMDR)
EMDR能够帮助患者迅速降低焦虑,并诱导积极情感,唤起患者的观念转变和行为改变,使患者能建构起理想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主要治疗过程为:
让患者想象一个创伤场景,同时眼睛追踪治疗师快速移动的手指,然后集中调节其认知和警觉反应。
上述过程反复多次,直至当移动眼球时,患者在治疗师指导下产生的正性想法能与场景联系起来,警觉反应减轻。
团体心理治疗
和有类似经历的人讨论自己的创伤,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有助于患者更容易地谈论创伤并应对存在的症状。
在团体心理治疗中,患者可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经历也有助于患者重建自尊和恢复信心。
其他治疗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
rTMS通过线圈产生的高磁场促使脑内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发生去极化,产生功能改变。
rTMS对于在短期内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负性心境、激惹反应和自杀行为方面均有效。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是运用生物反馈技术,使个体可以掌握、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压等,通过及时的指标数值反馈,帮助个体更好地调控自身平衡,进行放松。
预后
治愈情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迁延性和反复发作性,使其成为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差的一种应激相关障碍
至少1/3的患者因为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不愈,丧失劳动能力。
早期及时干预和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危害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
患者普遍存在情绪调节问题、自我认知改变(如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伴有持续性内疚、羞耻感),无法持久地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学业、职业表现均受到负面影响。
50%以上的患者伴有物质滥用、抑郁、各种焦虑相关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生命质量下降。
日常
个人护理
心理护理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如再次遇到压力事件,应及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重新调整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调动社会支持资源,及时舒缓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康复。
生活方式
通过户外散步、运动、听音乐、看电视、与人交谈等方式,转移对应激源的注意力。
饮食宜清淡为主,加强饮食护理,多吃蔬果,忌油腻。
避免摄入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戒酒。
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或防御机制,避免通过酗酒、依赖药物、攻击行为等发泄情绪。
加入团体自助小组,积极走出阴霾。
监测病情发展,如果出现程度严重的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需及时咨询医生或接受专业治疗。
患者家属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及时请医生通过一些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理解、包容患者的异常行为,给予关心和呵护,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感,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出因应激事件产生的负面情绪。
家长要注意患病孩子的表现,认真与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宽容安心的环境。
预防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及时借助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及早接受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有助于避免应激症状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平时加强心理科普知识学习,提高心理弹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