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障碍
概述
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依恋对象发生分离或预期分离而产生不恰当的焦虑情绪
对离开熟悉的环境或依恋对象存在过度的恐惧、焦虑情绪
本病可能与遗传、心理和环境因素有关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
定义
分离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指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依恋对象或环境分离或预期分离时,个体表现出了不恰当的、过度的恐惧、害怕或焦虑,可伴有噩梦和痛苦体验,社会功能受损明显。
长期以来,本病一直被认为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但近年研究发现,这种焦虑障碍并非儿童所特有,成人也可以有类似的临床症状。
发病情况
儿童、青少年发病情况
研究发现,分离焦虑障碍在青春期之前的发病率为3.5%~4.1%。主要患病人群为12岁以下儿童,7~9岁是发病高峰阶段。
女童发病率约为男童的2倍。女童比男童更多地显示出对上学的抗拒或回避。
成人发病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人分离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达6.6%,且成年患者中约77.5%起病于成年之后。
害怕分离的间接表达在男性患者身上比女性更普遍,如不愿意独自离家,或当配偶、后代独立做事时,因无法联系上后者而感到痛苦。
症状
主要症状
情绪症状
过度的恐惧、担忧和依赖性
预计将要离开家(或熟悉的环境)或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或这些情况真实发生时,经历反复发作的极端痛苦。
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时,过度担心其健康或安全,而且迫切需要了解依恋对象的行踪,希望与其保持联系。
担心可能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如走失、遭到绑架或遭遇意外事故),使他们不能再与依恋对象团聚。
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如火灾、谋杀或其他破坏自己家庭的灾难性噩梦。
表现出对依恋对象的过度需求,需要过度的保护,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性。
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或离开家(或熟悉环境)时,表现出情感冷淡、悲伤,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
社交退缩与回避行为
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意或拒绝单独外出。
对于单独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或是缺乏依恋对象的陪伴而独处,感到极度害怕或不情愿。
不愿意或拒绝在身边没有依恋对象陪伴时睡觉,或离开家(或熟悉环境)睡觉。
每当独自行动时都感到不舒服,不愿意独自出门办事。(例如,睡在宾馆时感到不适。)
躯体症状
头痛、腹痛。
恶心、呕吐。
头昏眼花,感到晕眩。
心悸,胸痛、胸闷。
睡眠困难。
痉挛,肌肉疼痛。
儿童患者症状
除上述典型症状外,儿童患者还可能有特征性的症状。
无法单独待在一个房间或单独走入一个房间。
可能表现出“黏性”行为,在房子里一定要在父母身边,或像影子一样跟随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
通常存在入睡困难,可能会坚持要人待在他们身边,直到入睡为止;也可能坚持跑到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的床上睡觉。
较小的儿童常有拒绝上学或完全回避学校的行为。
可能会显示出对于分离的愤怒,或偶尔攻击那些强迫其分离的人。
不愿意或拒绝参加露营类的同龄人集体活动,拒绝睡在朋友家或与朋友出门。
也可能出现躯体症状,但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头晕眼花等)较少出现。
并发症和共病情况
并发症
共病情况
共病其他焦虑障碍
共病其他精神障碍
儿童期分离焦虑障碍可能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女童共病率更高),也可能与自伤、自杀风险升高有关。
病因
遗传因素
儿童期起病的分离焦虑障碍可能具有遗传性。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患分离焦虑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则个体患分离焦虑障碍风险增大。
研究显示,在6岁双胞胎调查样本中,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约为73%。
社会心理因素
分离焦虑障碍可能与导致分离的应激或压力事件作用于易感个体有关。
应激或压力事件
分离焦虑障碍通常发生于经历应激或压力事件之后,这些应激或压力事件主要包括:
亲人、伴侣、亲密朋友或宠物的死亡。
个体或亲人患重大疾病。
父母离异。
入学,转学,搬到新社区,移民。
导致与依恋对象分离的重大灾难或人为事故。
个体生活或社会角色的重大变动,如离开父母家独立(如上大学),恋爱,成为父母等。
可能引发儿童分离焦虑的情境
除上述一般性的应激事件外,当儿童遭遇下列情境时,也可能出现分离焦虑障碍的症状:
被留在托儿所。
乘坐校车。
上床睡觉。
和保姆或非主要抚养者一起留在家里。
开始夏令营。
在朋友或亲戚家过夜。
人格特质因素
有研究显示,分离焦虑障碍患者在幼儿期常有胆怯、敏感、过分依赖的心理特点。
童年期抚养环境不良
不良的家庭抚养方式,如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控制,可能导致儿童期分离焦虑障碍的发生。
童年期创伤暴露史,或遭受虐待、忽视等,也可能导致分离焦虑障碍患病风险增高。
高危因素
有分离焦虑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家族史。
儿童期抚养环境或成长环境不良,父母严重不和,或离婚、分居。
父母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和过度干预。
遭遇导致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应激事件。
个人生活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重大改变。
具有易感性人格特质,如内向、敏感,高依赖性等。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依恋对象发生分离,或想到将要分离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建议及时就医。
儿科
分离焦虑障碍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更常见,可以到儿科、儿童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焦虑情绪通常会导致紧张、易怒,问诊时详细描述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这种焦虑、担心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到孩子(或自己)的情绪症状?
在哪些情境下会出现这种焦虑情绪或不适情况?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诊断
害怕与依恋对象分开导致的焦虑在6~7个月至3岁之间的婴幼儿中很常见,这种现象表明了儿童认知水平的进步或安全依恋关系的发展,不应被视为行为问题。
仅当个体的分离焦虑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且不符合当下情境时,才有可能被诊断为分离焦虑障碍。
诊断流程
确诊分离焦虑障碍主要依靠详尽而准确的病史,症状,精神检查、精神心理量表测评,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激素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脑电图、颅脑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
症状:见下文医学诊断标准中提及的表现。
精神检查:查看一般表现、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自知力、社会功能等有无异常表现。
量表测评:可通过焦虑评价表分值高低判定患者的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查看有无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全身发抖等躯体症状。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医学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A.个体与其依恋对象离别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
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持续性地、过度地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的伤害。
持续地、过度地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例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等。
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出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持续地、过度地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待在无法与主要依恋对象在一起的其他场所或家中。
持续性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反复做内容与离别有关的噩梦。
当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地抱怨躯体性症状,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等。
B.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
C.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与其他焦虑障碍相鉴别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在临床表现上都存在过度、持续的担忧、恐惧,不符合当下情境,因此可能混淆。
二者的鉴别要点是,分离焦虑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聚焦于担忧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即使发生其他的担忧,也并非临床表现的主导。
惊恐障碍
与分离有关的威胁可能导致极端焦虑,甚至引发惊恐发作,因此诊断时可能混淆。
与惊恐障碍患者在非发作时段存在因担忧惊恐发作而失能的表现相比,分离焦虑障碍的持续性担忧集中于可能离开依恋对象、有意外降临在他们身上等,而非担忧惊恐发作本身。可据此鉴别二者。
社交焦虑障碍
儿童、青少年患者也可能因社交焦虑障碍拒绝上学,二者可能因此而发生混淆。
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其回避上学通常是因为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担忧自身在社交场合表现不佳等,而非担心与依恋对象分离,可据此鉴别二者。
与其他精神障碍相鉴别
品行障碍
回避上学的表现在品行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患者中很常见,二者可能因此而发生混淆。
有品行障碍的儿童或青少年拒绝上学或旷课通常不是由担忧分离引起的,而且他们通常倾向于选择待在家外的某处,而没有无法离开熟悉环境的表现,可据此鉴别二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遭遇创伤事件后害怕与依恋对象分开,这类表现可能同时存在于PTSD患者和分离焦虑障碍患者中。
PTSD的核心症状是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侵入式体验和回避行为,而分离焦虑障碍的特征性症状则是过度地担心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担忧灾难发生在依恋对象身上,可根据核心症状鉴别二者。
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存在抗拒离家或离开熟悉环境,出现回避行为的状况,诊断时可能发生混淆。
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主要关注点不是恐惧分离或担忧意外降临在依恋对象身上,而是参与外界活动的动机较低,可据此鉴别二者。
丧痛
因依恋对象死亡而产生的持续性的负性心境,可能与分离焦虑障碍在诊断时发生混淆。
丧痛的核心特征为对死者的强烈思念或渴望,沉湎于死者或与死亡有关的情况,情绪以悲伤和情感痛苦为主;分离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则为害怕与依恋对象分离,情绪以恐惧、担忧为主。可据此鉴别二者。
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不加选择地依赖他人,而分离焦虑障碍表现为希望主要依恋对象在自己附近,或对其安全过分关注。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害怕被依恋对象抛弃,核心特点是自我身份难以确立、人际功能不良和冲动控制问题,对与依恋对象分离的担忧和恐惧不占主导,可据此鉴别二者。
自评量表
适用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评估工具
儿童焦虑相关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
SCARED是一项可由父母和受测者使用的自评工具,用于大致评估儿童的临床焦虑症状,可鉴别焦虑与其他疾病(包括抑郁),并且对治疗后的改变十分敏感。
适用于9~18岁儿童、青少年。量表涵盖5个维度:躯体化、广泛性、分离性、社交、学校表现。
儿童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C)
STAIC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的儿童版本,适用于评估儿童的焦虑症状及个体易感性。
量表包含状态焦虑(暂时性的负面情绪体验)和特质焦虑(相对稳定的个体焦虑倾向)两个评估维度。
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
SCAS主要适用于评估8~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SCAS量表包含45个条目,涉及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广泛性焦虑5个维度,可用于辅助筛查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适用于一般人群的评估工具
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用于评估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变化的依据。
SAS测量的是最近一周内的症状水平,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应试者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较差,则不能进行自评。
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
状态焦虑描述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性的。
特质焦虑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
STAI由指导语和两个分量表共40项描述题组成,可以用来区别评定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临床实践服务。
贝克焦虑量表(BAI)
BAI含有21个项目,选项设计为4级评分,主要用于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在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均可应用。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或消除情绪、躯体症状,减少本病对个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影响,帮助患者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并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对于存在重度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辅之以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于个别有严重焦虑、抑郁症状,饮食和睡眠受到显著影响,并且表现出明显躯体症状的患者,医生会考虑给予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5-HT 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
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有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非苯二氮䓬类药:如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通常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对于分离焦虑障碍而言,帮助患者及家属(特别是儿童患者的父母)理解焦虑的本质以及可能激发或维持焦虑症状的因素,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情感压力,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对分离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情绪。
常用的干预技术包括:
识别自动思维、认知错误和逻辑错误。
现实检验:让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检验自己的一些假设,认识到一些消极认知与现实的不相符。
记录情感和活动情况的日记。
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行为训练改善轻度症状和适应不良的态度,如逃避行为或其他认知偏差。
对于儿童期发病的分离焦虑障碍,行为治疗主要包括指导父母及照顾者尽可能缩短告别过程的时间、教导他们如何冷静应对儿童的抗议行为。
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是治疗儿童期发病的分离焦虑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通过改善父母或与其他抚养者的关系,重建良性的依恋模式,达到减缓、消除焦虑症状的目的。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疗法、游戏疗法等也适用于儿童期发病的分离焦虑障碍的治疗,能够较好地帮助儿童患者克制情绪障碍,更好地适应环境。
预后
治愈情况
分离焦虑障碍是自愈率较高的一种焦虑障碍,约80%的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症状可自行缓解;成年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
发病年龄对预后水平有一定影响,儿童早期发病往往预后较好,青少年晚期发病,预后相对较差。
危害性
儿童期发病的分离焦虑障碍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可能对儿童的全方位的成长发育造成妨碍,其学业、职业水平及社交能力均可能受到影响。
部分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抗拒上学和旷课的表现,此类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行为问题和学习障碍,或成年期出现社交隔离等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困难问题。
日常
个人护理
坚持定期随诊,监测病情发展;遵医嘱服药,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遇到压力事件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帮助。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纾解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学习处理具体生活问题的技巧,减少引起焦虑的现实因素。
日常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瑜伽或正念冥想等。
家庭护理
为患者提供冷静的情感支持,适当鼓励患者尝试新事物、新环境。
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纾解焦虑情绪。
家属(特别是儿童患者的主要抚养者)积极参与心理治疗过程,了解疾病知识,学习行为训练技巧。
儿童患者的父母或照料者对于可能发生的分离情境应给予充分的说明,让儿童对分离有合理的预期。
在成长期为儿童提供营养充足、平衡的饮食。
预防
分离焦虑障碍无确切、直接的预防方法,做到以下几点对焦虑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对儿童、青少年
在儿童成长期间给予充分的保证和支持,以科学的方式建立儿童的安全感。
在给予儿童安全感的同时,避免过度保护,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正确看待幼年期(3岁前)儿童表现出的正常的分离焦虑,在早期建立良性的亲密关系。
密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在注意到儿童的异常表现时,尽快寻求专业机构的建议和帮助,尽早接受干预。
对一般人群
如果有焦虑症或其他情绪障碍家族史,则建议密切注意自身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早寻求专业建议。
建立并维护社会支持系统,培养良性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弹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