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身份障碍
概述
以身份瓦解(出现两种及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为特征表现的一种分离障碍
患者通常伴有反复发作的遗忘,病程为慢性、波动性
以心理治疗为主,对于焦虑、抑郁症状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
病程长易复发,经治疗可缓解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什么?
定义
分离性身份障碍既往又称多重人格障碍,指患者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一种人格都是完整的,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我体验,有独特的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模式。
在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两种分离的身份能够发挥作用,并反复对患者的意识和心理进行控制。
分型
根据分离出的人格或身份的数量分类
分离性身份障碍在既往实际诊断中可能根据人格的多少分类,如双重人格、三重人格、N(数字)重人格等。
根据人格状态的表现形式分类
附体形式:较常见,通常表现为感觉自己是个傀儡,被某种超自然的或精神的力量(但有时是其他人)控制了。
非附体形式:多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症状,即感觉不真实,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属于自己,产生不属于自己的想法等。
发病情况
分离性身份障碍并不罕见,其人群患病率为1%~3%,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相当,即每一百人中有1~3人患有此病。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病比例为(3~10):1。
分离性身份障碍有什么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种人格在不同的特定时间段先后或交替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体验不同的精神活动,形成属于各自身份的记忆。
因此,患者时常不能回忆某些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通常无法用健忘来解释。患者常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同时伴随睡眠障碍的相应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精神疾病吗?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精神疾病,主要于精神心理科诊断和治疗。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症状表现多与心理因素相关,因此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仅针对部分明确的伴随症状辅之以药物治疗。针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理治疗一般而言是长程治疗,需3~6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各人格的整合。
分离性身份障碍如何治愈?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病情复杂、病程漫长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症状改善,但仍需长期维护。
部分患者在接受充分的心理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正常。伴有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如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等)的患者,预后水平不佳,一般恢复慢,治疗可能无效。
症状
典型症状
身份瓦解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个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明确区分的独特的人格,每种人格在不同的特定时间段先后或交替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体验不同的精神活动,形成属于各自身份的记忆。
每种人格可有不同的个人经历、自我形象、身份以及独立的名字,且报告的年龄、性别、性取向、性格、使用语言、受教育程度都可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有不同的血压、血糖水平和视力水平。
在大部分患者中会存在一个主要人格或身份,拥有患者本来的名字,而且主要人格常表现出被动、依赖性强、有自罪感、易抑郁的性格特征。
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可能由心理(联想)或环境应激源促发,人格转换的完成一般而言较快,可能只需要几秒。
分离性遗忘症状
因身份的转换,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通常会报告反复发作的遗忘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有关个人生活事件的远期记忆有缺口。(如:儿童期或青少年期的记忆;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如祖父母去世、结婚、生子等。)
可靠记忆的缺失。(如:今天发生的事情;原本熟练掌握的技能,包括如何做自己的工作、使用电脑、阅读、驾驶等。)
发现了自己无法回忆起的日常活动和任务的证据。(如:在购物袋或所有物中发现无法解释来源的物品;发现自己创作的令人费解的书写或绘画作品;发现无法解释的受伤处;感觉到自己在做某些事情的过程中“突然苏醒”。)
其他可能存在的分离性症状
分离性漫游
指在觉醒状态下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进行无计划、无目的的漫游。患者常报告突然发现自己在沙滩上、在工作中或在家中的某个地方,却无法记起到达那里的过程。
分离性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
主要体现为躯体症状,即虽然找不到可解释症状的躯体疾患,但患者表现犹如患躯体疾病,如出现肢体瘫痪、感觉麻木、失声或失聪等,也可能出现非癫痫性发作症状(分离性抽搐)。
人格解体
指一种与自我脱离或疏远的感觉,主要表现为自我感的改变和自我控制感的丧失。例如,感觉自己的一部分与自己的另一部分不同,感到自己处于自身之外,或感觉自己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谈话和行为等。
现实解体
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客观环境感到陌生或感觉不真实,觉得周围的人或事物像梦一样,感觉时间变慢或加速。
分离性恍惚状态(附体障碍)
指个体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意识。对切身环境的感知缩窄,只对环境中的个别刺激有反应;可能伴有不受控制的运动、姿势、发音。
分离性闪回
主要表现为在闪回期间感觉自己重新生活在过去的事件中,仿佛它就发生在当下,常伴有身份改变;患者与目前的现实部分或全部失去联系,不清楚自己当下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并在闪回结束后遗忘闪回的内容。
伴随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常出现典型的负性心境,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同时伴随睡眠障碍的相应症状。
部分患者报告自己有听幻觉症状。此类症状通常始于童年期,一种可能的理解是该症状反映了不同分离状态之间的“交流”。
部分患者可能表现出强迫型人格特征或出现强迫行为,如重复检查以确保没有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强迫洗涤以消除被虐待时肮脏的体验,重复计数或心唱(心里默默唱歌)以分散被虐待的焦虑等。
超过70%的患者出现自杀意图和自杀行为,其他自伤行为也经常发生。
共病情况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精神障碍共病率较高,常见共病精神障碍列举如下: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共病率为79%~100%。由于创伤暴露,特别是童年期的创伤暴露是引发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患者常共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表现出持续的应激障碍症状。
抑郁症
共病率为83%~96%。患者因本身的环境敏感性特质,以及正常生活受到分离症状的严重影响,常表现出长期持续的消极情绪,进而发展成为抑郁症及其他心境障碍
躯体化障碍
共病率为35%~61%。患者可能会将多种复杂的情绪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转换成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80%~90%的患者会表现出头痛症状,其他多种形式的神经症症状也可能出现。
人格障碍
主要共病的人格障碍类型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共病率为31%~83%)及回避型人格障碍(共病率约为76%),很可能由患者对长期(特别是童年期)创伤经历的适应导致,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社交抑制、负面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等。
物质滥用和进食障碍
与物质滥用的共病率为83%~96%,具体包括不同程度的酗酒、吸毒等物质滥用及依赖问题。进食障碍则表现为暴食障碍或神经性厌食等。
病因
遗传及生物学因素
在应对创伤事件时,部分人先天性地更倾向于表现出分离反应,这种倾向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种基因被证明与此特征有关,包括多巴胺代谢相关基因、神经元生长和修复相关基因、创伤引起糖皮质激素反应相关基因以及5-羟色胺转运相关基因。
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偏小也可能与分离性身份障碍有关。
心理因素
创伤经历
创伤性事件,包括战争、虐待经历、目睹亲人死亡或目睹创伤性(特别是涉及人际暴力)事件的发生均有可能导致分离性身份障碍。
其中,严重且长期的儿童期创伤史,通常为6岁前开始的儿童期躯体虐待和/或性虐待,很可能是分离性身份障碍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根据不同的研究,在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中,报告曾遭受儿童期性虐待、躯体虐待及其他任意类型虐待者占比为70%~97%。
童年期依恋关系失调
在幼年期长期被忽视,遭遇严重、长期创伤而无法从依恋对象处得到充分、恰当的情感支持,特别是当创伤体验是由幼儿依恋对象本人所造成时,儿童的安全依恋会被破坏,从而导致本病发病率提高。
心理防御模板的建立和巩固
童年期经历的创伤会导致儿童形成分离性的防御机制,将创伤引起的对有害行为或事件的意识、记忆和情感分离出去(而不能如正常儿童一样进行整合),形成可替换的拥有不同记忆、情感和行为人格或次级人格。
当儿童发现这种分离性的防御机制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效果后,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再次遭遇创伤事件或应激源时反复使用类似的模式,从而使该模式不断得到巩固,最终形成长期的分离性身份障碍。
其他个人易感因素
神经质人格特质,如孤僻、敏感,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性格特质;以及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迷信观念过重等。
个体人际关系方面匮乏,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长期缺乏外部支持,也会导致个人在面对创伤性事件时无力应对,继而发展出分离性身份障碍。
长期暴露于高压环境或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容易诱发分离性症状。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分离性身份障碍与自我概念、个人身份的构建过程密切相关,而社会文化环境对后者有全方位的影响,从而也对个体对相关症状的展示、交流和解释产生影响。
西方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自我的体验独立于他人,同他人剥离开;而非西方社会倾向于赞同相互依存的自我,促使自我的体验同他人的期望与需求相关联。二者的差别可能导致了分离性身份障碍发病率的差别(后者略高)。
病理性的附体症状是不必要的和不由自主发生的,会导致严重的痛苦和功能损害,与一些宗教文化中惯常使用的“附体”概念及实践是有区别的。但后者可能会被用于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部分症状进行解释,从而阻碍正常的干预和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师的诱导行为
接受心理治疗(特别是催眠治疗)的分离障碍患者,可能因为受到治疗师的不恰当暗示或引导而发展出分离性身份障碍。
高危因素
有创伤暴露史,特别是童年期虐待史。
童年期(特别是童年早期)抚育环境不良。
长期承受巨大环境压力或人际压力,且缺乏调节方式。
有过于敏感、高度情绪化、受暗示性强、富于幻想、防御性过强等特质。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被他人告知自己表现出明显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或表现出两种及以上的独立的人格状态。
遗忘自己近期或早期的经历,存在某段时间的记忆空缺,对于自己为什么出现在某地或其他情况无法解释。
感觉自己所处的环境或现实很不真实。
出现幻听或幻视。
急诊科
若出现自残或自杀意念或行为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准确的个人生活史资料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分离性症状的重要依据,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症状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医生问诊时会结合患者近期的生活事件,患者和家属可尽量向医生详细地提供。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觉得自己大脑中住着很多人?
是否存在无法记起但周围情形提示你可能发生过的行为?
是否曾感觉身体不属于自己?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硫利达嗪舒必利、洛沙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舍曲林米氮平多塞平、安非他酮、艾司西酞普兰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诊断
诊断依据
医生在进行诊断前通常会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躯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检查、躯体检查(用于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躯体疾病)、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受损的情况)等。
对于儿童患者,还需针对可能存在的性虐待和躯体虐待进行针对性的病史收集、躯体检查以及患者、家属访谈。
医学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分离性身份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存在两个或更多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这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为一种附体体验。
身份的瓦解涉及明显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的中断,伴随与情感、行为、意识、记忆、感知、认知和/或感觉运动功能相关的改变。
上述这些体征和症状可以被他人观察到或由个体报告。
回忆日常事件、重要的个人信息和/或创伤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隙,这些症状表现与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该障碍并非某个广义的可接受的文化或宗教实践的一部分。
注:对于儿童,这些症状不能更好地用假想玩伴或其他幻想性游戏来解释。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如: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短暂性的眼前发黑或混乱行为)或其他躯体疾病(如复杂部分性发作)。
鉴别诊断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身份的分离或瓦解,同时伴有反复的遗忘或意识功能和自我感的破坏。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通常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特征,可据此与分离性身份障碍相鉴别。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感官方面的幻觉体验,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或某种精神病性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幻觉症状通常是高度人格化的,与特定人格状态有关,且通常是由不同人格发生转换引起的;也可能与创伤引起的其他分离性症状有关,如闪回。这些症状均不能用妄想来解释,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常见拟人化的、内部的、交流式的幻听,且幻听症状通常起病于儿童期,病程随时间波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通常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如思维混乱、情感平淡)在同期表现,即20岁左右开始的功能普遍退化。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分离性身份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率很高,但也存在仅患一种障碍的情况。仅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可能表现出如下特征症状,可据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鉴别:
遗忘反复发作,且遗忘的是许多日常事件(而非仅遗忘创伤性事件)。
不同的人格状态之间的不频繁的、完全的改变。
出现分离性闪回,随后可能遗忘闪回的内容。
个体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因身份状态的转变而被破坏,与创伤性事件无关。
重性抑郁障碍
有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经常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因而可能发生混淆。
在仅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中,其伴随的抑郁表现通常有此重要特征:其抑郁心境和相关认知是波动的,这是由于他们只能在某些人格状态中体验到抑郁心境,但是在其他人格状态中体验不到。
双相情感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也常因人格状态转换而出现心境转变,表现出抑郁或躁狂特征,例如性欲亢进或攻击性,由此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相混淆。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境转变通常是快速的,发生于数分钟甚至数秒内,并且心境转变与身份转变直接相关。可据此与双相情感障碍相鉴别。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常有童年期创伤暴露史,常与分离性身份障碍共同发生。
分离性身份障碍在身份瓦解上的特异性表现,如在多个人格转换期间发生的遗忘,可作为二者的鉴别要点。
做作性障碍与诈病
做作性障碍患者会故意装出躯体或精神症状,包括表示自己有多重人格,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如为了得到关注、同情或照顾)。诈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还需求一些特定的外部利益,如获得失能收入或逃避工作责任。
二者可根据以下要点与分离性身份障碍相鉴别:
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个体通常会过度报告分离性身份障碍广为人知的症状(如有限的、刻板化的人格转换和分离性遗忘),较少报告不为人知的症状,如其他分离性症状及负性心境。
其所描述的症状可能与其获益性目的密切相关,如报告存在“好的人格”和“坏的人格”以逃避罪责等。
其通常看起来并不为症状所困扰,缺乏对症状的回避、否认、羞耻和痛苦感。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酒精或苯二氮䓬类中毒可致遗忘发作;大麻、致幻药等可诱发人格解体。
全面评估患者的物质使用、滥用及依赖史有助于鉴别这些因素所致分离性症状与分离性身份障碍。
一般性躯体疾病
遗忘及感觉丧失等症状也可能由躯体疾病引起,可根据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和查体(可能涉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排除器质性疾病。
自评量表
自评量表
分离体验量表(DES-II)
分离体验量表(DES-II)是由Carlson、Putnam等人(1986)在DSM-III的基础上共同研制的针对分离症状的自评工具。
包括28个项目,覆盖入神、想象性卷入、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和遗忘等多种分离性症状。适用于18岁以上群体。
分离问卷(DIS-Q)
用于对分离性症状进行评估的自陈式量表。由63个项目组成,主要评估四种分离性症状:身份认同混乱和分裂、控制感丧失、遗忘、出神症状。
其他自评量表
主要包括:分离体验问卷(QED)、躯体形式分离问卷-20(SDQ-20)、分离多维量表(MID)、分离综合量表(MDI)等。
临床评估量表
分离状态量表(CADSS)
临床用于评估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常见他评量表。量表共27个项目,主要评估内容为三种分离性障碍症状:遗忘、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
分离障碍结构化临床访谈(SCID-D)
临床常用的结构性访谈量表,共277个项目,覆盖遗忘、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身份认同混乱和身份交替五种症状,还需要患者描述症状经历和特殊事例,并估计这些经历的发生频率及其对于社会功能和工作表现的影响。整个访谈所需时间为45~180分钟。
分离障碍访谈表(DDIS)
临床常用的结构性访谈量表,共132个“是/否”判断问题,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及其他障碍,但并不评估症状的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完成整个访谈需要30~60分钟。
用于辅助评估的人格量表
主要包括: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测验(RIBT)等。
治疗
治疗目的:帮助患者将不同的身份(人格)整合在一起,并保持人格稳定。
治疗原则: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症状表现多与心理因素相关,因此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仅针对部分明确的伴随症状辅之以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针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理治疗一般而言是长程治疗,需3~6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各人格的整合;如患者无法或不愿完成整合,则将治疗目标下调至实现不同人格之间的协调和互助,以此减轻患者症状。
心理治疗的一般步骤
早期阶段
提供安全稳定的治疗环境。在此环境中评估当前的精神状态及生活问题,确定问题范围;识别不同的人格状态,并对不同的人格状态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建立一些基础技能,包括提高和维护安全感、简单的情绪调节、冲动控制、现实化,以及对创伤内容侵入的控制等。
中间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回顾过去,找到引发分离性症状的原因,评估并处理早年的创伤经历。
运用暴露和发泄技术对创伤事件唤醒,以完成情感宣泄和系统脱敏,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不同人格状态尽可能地分享信息,达成和平共处甚至自然融合。
最后阶段
同化、消化创伤信息,管理和调节情感应答机制。
将自我与现实联结,整合人格功能,培养日常基本技能,提高现实适应能力,制订近期计划。
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方法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极端的、创伤适应性的防御方式。
心理动力学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建立或加强安全感、稳定感,使患者能够面对自己的创伤经验和人格问题;通过将痛苦体验表达出来的方式宣泄情绪,减弱创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的连接、整合与修复。
认知行为疗法
许多具有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存在基于创伤的认知障碍,具体可能表现为被削弱的情景记忆和对个体经历的记录不完整,缺乏对被分离的创伤内容的外显记忆。
成功的认知干预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渐觉察到被分离的部分,将这部分记忆恢复到意识层面,帮助患者实现逐步整合。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观点认为分离性障碍是自我概念与体验的不一致导致的,当个人对其环境的知觉和对环境的解释不协调时,个人选择用自欺的方式避免受伤害,由此就可能发展出分离性症状。
人本主义治疗旨在通过创造鼓励性的氛围帮助患者重塑自我认识,去除那些为了适应社会、他人的需要而偏离自我经验的思想及行为,使患者找回真实的自我。
家庭疗法
家庭治疗的观点认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患者的问题,患者家庭这个支持系统也出现了问题。
家庭疗法主张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共同应对症状的复发,通过家庭成员间的合作与关怀帮助患者康复。
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容纳潜在的破坏性信息和情感,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自我控制力和社会适应功能。
催眠治疗在开始时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催眠知识的教育,对催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冲突外显化给予充分告知,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催眠也可用于在治疗过程中缓解患者的紧张状态,让患者可以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讨论消极的生活事件,减轻闪回、分离性幻觉和附体体验等症状,去除隔离患者情感和记忆的心理屏障。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职业疗法:核心过程是让患者有规律地从事一项简单的日常活动,以此培养患者身上不同人格的规则意识,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音乐疗法: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消除歧视、增强自尊以及预防将来再次遭遇创伤时症状复发。通过让患者模仿唱歌这一形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行为来改变分离状况,减轻症状。
动态解构心理疗法:治疗目标为通过促进患者对人际交往经验的加工、归因的整合以及在治疗关系中提供新的经验,刺激并修复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对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的分离症状有直接的疗效。辅助性的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抑郁、焦虑、冲动情绪的情况。
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
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
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
非苯二氮䓬类药:如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
特别提示
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分离的人格状态会影响药物的服用,比如患者处在一种人格状态下有藏药行为,处在另一种人格状态下有过量服药的倾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或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问题。
预后
治愈情况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病情复杂、病程漫长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症状改善,但仍需长期维护。预后情况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对于主要表现出分离性症状和创伤性特征的患者,其通常在接受充分的心理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对于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如人格障碍心境障碍、饮食障碍和物质滥用等)的患者,其预后水平不佳,一般恢复很慢,治疗可能无效,或者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对于不仅伴有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且可能仍然与其指控的虐待者生活在一起(或深深眷恋虐待者)的患者,其预后水平较差,治疗通常费时且疗效极差,治疗目的以减轻症状为主,一般不宜进行人格整合。
危害性
分离性身份障碍对患者的功能性损害存在广泛的变异,从表面上的轻微损害到严重损害都有可能。
人际关系方面受到严重损害,职业方面的功能也受到影响。
普遍存在情绪调节问题和自我认知改变问题。
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不佳、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下降。
共患饮食障碍、物质滥用障碍的患者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机体防御功能下降。
症状表现激烈的患者可能出现自伤、自杀企图和行为,自杀死亡的风险增加。
日常
个人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坚持长期治疗,维护恢复水平,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注意日常情绪变化和环境压力变化,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或采取措施控制压力。
注意饮食均衡,控制钠的摄入量;戒烟戒酒;维持良好作息。
症状表现严重,或出现进食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睡眠障碍时,应及时就诊,接受治疗。
家庭护理
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为长期治疗做好心理准备。对患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患者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配合医生帮助患者进行社会适应功能方面的康复训练,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纾解与创伤有关的负面情绪;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异常行为表现。
如患者出现自伤、自杀企图或行为,应予以及时制止或救治。
预防
分离性身份障碍没有明确的预防方式。由于发病原因可能与童年期创伤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强化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在儿童期的异常表现,为孩子营造支持性、鼓励性的成长氛围,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对于疾病复发的预防主要包括:
定期、按时复诊。
培养合适的情绪调节和情绪宣泄方式,建立替代性的防御机制。
避免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学习压力纾解方法。
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建立并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