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概述
以个体的思维、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常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精神分裂、进食障碍和各种成瘾行为等
可由遗传因素,个体自身的易感性和有持续压力的环境导致
可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精神疾病是什么?
定义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指在生物、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的疾病。
传统意义上,精神疾病被人们理解为较严重的问题,心理疾病被人们理解为心理问题,或轻度精神障碍。在医学上,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是一类问题。
发病情况
精神疾病没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5的成年人患精神疾病。
2015年完成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前三的精神障碍分别是:焦虑障碍(如焦虑症)、心境障碍(如抑郁症)和酒精药物使用障碍。
总体上,我国成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7%,即我国成人每一百人中有17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强迫症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强迫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精神疾病。
在医学上,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是一类问题,而传统意义上,心理疾病被人们理解为心理问题,或轻度精神障碍。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精神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有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等。
感知觉障碍:如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的不适感)、幻觉等。
思维障碍:如出现思维奔逸(思维联想快,话多、语速快)和妄想(被害妄想、罪恶妄想等)。
情感障碍:如情感高涨、欣快(躁狂状态),情绪低落(抑郁状态)等。
精神疾病最怕的三种水果是真的吗?
“精神疾病最怕的三种水果”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水果对于精神疾病没有治疗作用。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可采用心理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使用无抽搐电休克等物理治疗。具体治疗需遵医嘱。
症状
主要症状
感知觉障碍
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的不适感)、错觉、幻听、幻视、幻触等。
思维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联想快,话多、语速快)、思维不连贯、思维贫乏、思维散漫;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等。
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过度聚焦而难以转移)、注意减退、注意涣散等。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回忆时混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等)、虚构(以虚构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空白)等。
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等。
定向力障碍
时间定向障碍(分不清具体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分不清自己所在的具体地点)等。
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欣快;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
意志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减退等。
动作行为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大量增多),木僵(不食、不语、不动),强迫动作或刻板动作,饮食变化,行为习惯改变、性欲改变等。
意识障碍
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谵妄状态(意识模糊、行为无章、注意力无法集中,常伴有幻觉等)、梦样状态。
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缺失,如无法觉察自己存在异常情况,不能分辨妄想与现实等。
自伤、自杀
包括自伤、自杀的思维、企图、行为。
初期表现
性格突变
如原本活泼开朗性格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热情。
情感错乱
常表现为情感变得冷漠,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地大笑或号哭。
行为诡异
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不正常,行为可能过度增多,令旁人难以跟上;也可能过度减少,如突然开始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敏感多疑
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变化都附加在自己身上。
睡眠障碍
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精力不足
感到疲倦、无法应付日常问题或压力,从社交活动中退出。
并发症
可能导致残疾,且精神疾病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心脏病和其他躯体疾病。
病因
影响精神健康或导致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其对不同的个体起的作用也不同。
遗传因素
许多研究都证实,以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要高于异卵双生子。
对多数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孤独症、神经性厌食症、多动症、惊恐障碍等)的研究显示,这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病风险增大。
神经生化因素
神经系统异常
大脑局部结构异常、功能异常或神经递质通路功能异常等,均可能导致不同的精神疾病。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有增大的脑室和萎缩的灰质。也有观点认为,神经传导不平衡会导致精神疾病。
5-羟色胺功能降低可能导致抑郁,功能增强可能导致躁狂。
γ-氨基丁酸(GABA)系统、5-羟色胺系统、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功能异常,都可能与焦虑症的发作相关。
神经发育因素
神经发育学说认为,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未能得到正常的发育,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体积缩小等。
神经发育异常的早期表现可能仅为轻度精神异常,如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一般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精神疾病。
通过性传播的梅毒螺旋体首先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在多年的潜伏后进入脑内,导致神经梅毒
母亲在孕期发生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从而出现各类神经发育障碍,如智力障碍。
心理因素
外部应激因素:危机、高压环境和创伤事件等应激因素,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精神问题或精神疾病。
个体易感性因素:神经质特质,如敏感、情绪化、防御性过强等;强迫型特质,如过度追求完美等;表演型特质,如富于幻想,易受暗示,行为表现或情绪表现有夸大倾向等。
当外部应激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出现。例如,一个目睹父母杀人的小孩,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紧张、不安、恐慌等情绪,很容易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文化因素
居住在贫穷、缺乏资源和受援助地区的人,比居住在富裕、稳定地区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性患精神疾病。
社区封闭、文化落后、封建迷信色彩较重的地区,其居民更可能患精神疾病,且通常更少得到有效的救治。
高危因素
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疾病,从童年期到成年后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病。一个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不同的精神疾病。有以下因素者,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
母亲在妊娠期曾暴露于有毒、有害环境,或有酗酒、吸毒史,或有病毒感染等疾病史。
遭遇生活压力事件,例如财务问题、亲人的死亡、离婚等。
有创伤经历,例如参加过军事战斗或遭遇过暴力攻击。
患持续性(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中毒、慢性疼痛等。
因严重伤害(颅脑外伤)或病毒感染所致的脑部功能损伤。
长期饮酒或使用毒品。
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或忽视的历史。
人际交往很少,社会支持系统不良。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幻觉、妄想等,建议及时就医,或咨询精神科医生、心理专业人员。
急诊科
认为自己可能实施自伤或自杀行为时,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精神心理疾病很常见,患者不必因顾虑而在问诊时有所隐瞒。详细描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自杀念头,可考虑拨打自杀干预热线电话或心理援助热线。全国各地均有24小时自杀干预热线或心理援助热线,请搜索当地城市的电话,进行免费的心理咨询。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心理或精神症状?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情绪低落时,是否有过自杀念头?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舍曲林米氮平多塞平、安非他酮、艾司西酞普兰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
诊断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
由于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自知力,因此病史多需由患者亲属、朋友等提供。
需要采集的病史包括现病史,即来诊前一段时间的临床症状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既往史,即既往急诊病历和转诊记录,以及个人史和家族史等。
部分神经发育障碍还需患者家属提供详细的生长发育史。
精神检查
指检查者通过与就诊者面对面的访谈,直接观察了解其言行和情绪变化,进而全面评估其精神活动各方面情况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定式精神检查:对检查范围、方法、顺序和连提问词有统一规定的标准化检查。
半定式精神检查:对相应检查要素进行了规定,但也为检查者留下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不定式精神检查:指以精神活动主要内容为基础,围绕被检查者的主诉和病史发展变化,而开展的没有固定程序和具体内容要求的精神检查。这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方式。
躯体检查
全面系统的躯体检查对精神疾病,特别是器质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许多躯体疾病会伴发精神症状,精神疾病患者也会发生躯体疾病,因此医生会对怀疑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
可能涉及智能检查、一般内科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可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应根据病史和临床体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
可能涉及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等。
心理测量
指应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在一般情境下,对个体的外显行为进行客观的观察,并据观察结果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加以描述。
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还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医学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参照的权威诊断标准主要有: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其中ICD-11系统的具体内容尚待全面完善,目前作为诊断时的重要参考。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专用于精神心理科疾病的诊断系统。
鉴别诊断
一些躯体疾病也会产生精神病性症状。针对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治疗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上需借助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失语、口角歪斜、偏瘫等各种神经系统障碍。早期可能有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精神集中力降低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可发现与之对应的影像学特征,可据此与精神疾病相鉴别。
自身免疫性脑炎(AE)
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脑部炎症或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疾病症状,如言语不清、记忆障碍、意识水平下降、易激惹、幻听幻视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确诊依赖于脑脊液(CSF)和血清AE相关抗体的检测,可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自评量表
量表评估主要用于评估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认知水平及智能表现等,是对于精神检查的补充。精神疾病量表包括可以自主测量的自评量表和需由专业人员使用的他评量表。
常用的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此表包括90个项目,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除用于自评外,也可作为医生评定患者症状的一种方法。
通常是评定一周以来的实际情况,受测者需要按五级评分对问题进行打分。
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精神疾病筛选阳性,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
CMI最初是为临床设计的,是临床检查的辅助手段之一。
CMI适用于14岁及以上者。可用于普通人群,也可用于综合医院及精神病院中的非重性精神病患者。
CMI全问卷分成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每一项目均为两级回答。全部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出CMI的总分。
常用的他评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主要用于筛查抑郁症状。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主要用于筛查焦虑症状。
注意:自评量表结果并不代表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结果仅供参考。具体需要由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
提高临床治愈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足量足疗程治疗。
对器质性精神疾病主要治疗躯体疾病,若精神疾病不至影响躯体病的治疗,则可不必专门治疗或仅作相应的对症处理。
对精神疾病,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药物疗法、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采用药物治疗时应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积极治疗共病的其他心身疾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精神疾病可能涉及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除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针对性治疗外,也适用于治疗伴发相应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其他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
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种亚型和其他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疾病。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吩噻嗪类:包括氯丙嗪、甲硫哒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其长效剂、三氟拉嗪等。
硫杂蒽类:包括氟噻吨及其长效剂、氟哌噻吨及其长效剂、氯普噻吨等。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及其长效剂、五氟利多等。
甲酰胺类:舒必利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SDAs):利培酮、齐哌西酮等。
多受体作用药(MARTAs):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
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剂:氨磺必利等。
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和5-羟色胺2A受体拮抗剂:阿立哌唑等。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主要适用于治疗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目前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有新型抗抑郁药物、传统抗抑郁药物等。
新型抗抑郁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米氮平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再摄取抑制剂(SARIs):曲唑酮。
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安非他酮。
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RMAOI):吗氯贝胺
传统抗抑郁药
主要有三环类、四环类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临床应用时间久,但不良反应较重,目前作为二线抗抑郁药使用。
三环类、四环类药物: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去甲替林阿莫沙平马普替林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超苯环丙胺。
抗焦虑药
主要适用于治疗中度以上的焦虑情绪,患者需长期服药,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等。
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类帕金森病、急性肌张力增高、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
过度镇静
常见表现为困倦、乏力、头晕。多在用药初期发生。
如出现此类症状,则药物治疗宜缓慢加量,尽量睡前用药。患者应避免从事危险的操作活动。
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
常见为直立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也可能发生心动过缓和心电图改变。
可减缓药物加量速度或适当减量,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应卧床观察,出现心动过速则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对症处理。
内分泌改变
表现为闭经、溢乳和性功能改变。
目前无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药后可能减轻,如未减轻可考虑换用无此类不良反应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或喹硫平。
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容易发生糖脂代谢异常,发生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的比例增加。
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血脂,注意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
心理治疗
对于有自知力及恢复部分自知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可采用心理治疗。对于轻度的精神心理疾病,若未达到用药程度,推荐使用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等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通常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具体包括:
积极倾听: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述说问题,通过耐心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
引导与鼓励:引导患者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鼓励患者表达其情绪,以减轻苦恼和心理压抑。
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心理或精神问题,从而积极、乐观面对疾病。
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帮助患者找到配合常规治疗和保持良好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点。
认知行为治疗(CBT)
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治疗许多精神疾病,如抑郁障碍、强迫障碍等。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药物不能消除的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所引发的困扰和痛苦。
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患者的情绪、心理压力,改善、训练患者的应对能力,从而最终降低疾病复发率。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治疗的过程是去发现与个体心理障碍发生、发展有关的家庭内部因素,适用于多种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高情感表达”(对患者经常批评、责骂、反应过于激动或表示敌意)和缺乏关爱的家庭,会导致患者预后差,疾病易复发。
通过家庭治疗,可重新改变患者原来不适应的家庭关系,有利于为患者塑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康复环境。
其他治疗
电抽搐治疗(ECT)
ECT是给予中枢神经系统适量的电流刺激,引发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同步化,引起患者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的一种方法,对精神症状有治疗作用。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MECT是目前电抽搐治疗所使用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改善患者情绪,减少自伤、自杀等冲动行为。短期疗效较好。
在具体操作中,医生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给予电刺激,并给予静脉麻醉及注射适量肌肉松弛剂使抽搐发作不明显,患者会在此过程中短暂丧失意识。
MECT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变乙酰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增强5-羟色胺受体的敏感性,以及增加催乳素释放和血浆中内啡肽及前列腺素E2浓度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rTMS的原理为通过线圈产生的高磁场促使脑内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发生去极化,产生功能改变。
rTMS是部分精神疾病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无创性正得到逐步推广,现已用于治疗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可减轻自伤、自杀行为等。
rTMS的最大不良反应是癫痫发作,另外还有头痛、刺激部位皮肤损伤和诱发躁狂等。经rTMS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但持续时间较短,多可自行缓解。
预后
治愈情况
不同精神疾病的预后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及早干预,坚持进行维持期的治疗,以及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外部因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部分患者经治疗可痊愈。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预后情况。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预后不佳,仅有约15%的患者预后良好。
此病呈反复发作的倾向,在发病后患者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出现人格改变。本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多呈逐步严重趋势,很少自愈或自行缓解。
病毒性脑炎导致的精神疾病
病毒性脑炎导致的精神疾病一般预后较好,复发率为10%。重症病毒性脑炎死亡率较高,可达60%。发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患者预后一般较好,积极治疗者预后良好,可恢复社会功能。
心境障碍的发病以抑郁障碍为主,复发率较高,需要进行维持治疗。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较为严重,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可减轻。
广泛性焦虑障碍通常病程迁延,同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社交活动。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患者约50%治疗效果较好,其余效果一般。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性厌食患者很可能因体重过轻危及生命,因此首先要进行营养补充。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患者有部分可自行缓解,但接受治疗可以大幅提升治愈率,高达90%。
神经性贪食的复发率较高,需要坚持治疗。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的预后良好,部分可以完全缓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定的自愈性,部分患者在发病的1年内恢复正常。
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持续数年,有终身不愈的风险,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此病患者多为儿童,一般在儿童期发病,可迁延至青春期或成年期。若及时干预,治疗效果较好。
强迫症
强迫症很难自愈,目前尚无可以根治的方法,需要患者坚持长期的心理治疗,可减轻症状,缓解病情。
物质使用障碍
物质使用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可达26.6%,患者接受戒断治疗后可痊愈,但也有较高的复发可能性,需进行维持治疗。
危害性
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大脑机能活动紊乱,这导致其在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对于其学业、职业、社交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功能发挥均会产生负面影响。
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患病后很难达到患病前的认知水平,认知和情感等功能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多发导致医疗资源紧张,也为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日常
日常生活
病情监测
进行病情监测,及时注意情绪状态和精神水平的波动。
按时按量服药,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坚持长期治疗或维持治疗,定期复诊。
心理护理
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多培养爱好、兴趣。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遇到压力事件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生活护理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训练自己日常料理生活的能力,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睡眠及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注重营养均衡。
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以免肠胃不适。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若有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或出现躯体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家属
如果有亲人或朋友患有精神疾病,请帮助其找到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并进行咨询。
如果患者已经有自残行为或正在考虑自残、自杀,请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或寻求紧急帮助。
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独居,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最好24小时有人看护。
在患者日常触及的范围内不要放置危险物品。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安静、卫生。
预防
尽早进行遗传病筛查,做好围生期保健和产前诊断等。
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疾病。
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躯体疾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