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
概述
在18岁前发病,以反复、持续的反社会性、攻击性行为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欺诈或盗窃及其他严重违反规则的行为
可能是生物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心理治疗为主,如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可辅之以药物治疗
定义
品行障碍是指儿童、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反复、持续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这些行为违反了与患者年龄相符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或公共的利益,影响了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功能。
分类和分型
品行障碍是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的一种亚型。
根据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特征,品行障碍又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根据起病年龄分类
根据起病年龄,品行障碍可分为以下2种类型:
儿童期起病型
10岁前起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对立违抗障碍或有相关症状。
多表现出情感功能缺陷,有更高风险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在成年期出现反社会行为、暴力和犯罪的可能性更高,预后不良。
青少年期起病型
10岁前个体未表现出品行障碍的特征症状。
反社会程度相对较小,人格缺陷相对较轻。
症状更可能在成年期逐渐消失,成年期后出现犯罪性的可能更小,预后相对良好。
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品行障碍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轻度品行障碍
行为问题的数量较少(仅满足诊断标准的最低限度),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较轻。
可能表现为说谎,逃学,未经许可夜不归宿,以及其他违规行为。
中度品行障碍
行为问题的数量和对他人的影响处于中间值。
可能表现为背着受害者进行偷窃,或破坏公共财物。
重度品行障碍
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或行为问题对他人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
可能表现为强迫的性行为,躯体虐待,对他人使用武器,直面受害者抢劫或夺取,闯入他人家中抢劫、盗窃等。
根据是否伴情感功能缺陷分类
品行障碍又可根据是否伴有限的亲社会情感分为以下2种:
冷酷无情型
指品行障碍伴有限的亲社会情感,具体表现为缺乏悔意、内疚感,冷酷、缺乏共情,不关心表现,情感表浅或缺乏。
患者多为儿童期起病的重度品行障碍。
情绪和行为管理失调型
无明显共情、内疚问题,但通常伴有高水平的情绪反应,如高焦虑性和高冲动性。
此类型提示预后相对良好。
发病情况
品行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年患病率为2%~10%,平均约为4%。普遍认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间品行障碍的患病率并没有显著的不一致。
品行障碍可以早在学龄前起病,其特征症状多出现在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中期的阶段,罕见于16岁以后起病。
品行障碍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不同,表现为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患病率逐渐增加、男性多于女性的分布特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2∶1。
症状
主要症状
品行障碍的主要症状是一种反复、持续的病理性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违反与相应年龄水平匹配的主要社会规范或规则。
这些行为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攻击行为
这些攻击行为导致了对他人、动物躯体的直接伤害或伤害威胁。可具体表现为:
欺负、威胁或恐吓他人,包括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威胁。
惹怒他人,挑起斗殴。
使用可能造成严重躯体伤害的武器(如棍棒、砖块、破碎的瓶子、刀等)。
在躯体层面残忍地对待或伤害他人或动物,在罕见病例可发展为将他人或动物虐待致死。
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当着受害者的面夺取(如抢劫、敲诈等)。
破坏财产行为
导致财物损失或损坏的非攻击行为,也是本病患者的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具体可表现为:
故意纵火,目的是造成严重的损失。
以非纵火的其他方式故意破坏他人财产,如砸碎汽车窗户、故意毁坏学校财物或公共设施等。
欺诈或盗窃行为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闯入他人的房屋、建筑或汽车(可能不涉及盗窃具体物品,而只有闯入行为)。
在不与受害者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盗窃对方的值钱物品,如入店行窃、伪造、欺骗。
为了获得物品、好处或躲避债务,屡次撒谎或食言,即“哄骗”他人。
严重违反规则行为
可能涉及屡次违反校规、父母的规则或指令、工作场所的规则等。
儿童离家出走,或无视父母的禁止夜不归宿。
频繁的旷课、逃学。
人格特质
冷酷无情型品行障碍常有人格特质方面的特异性表现,且通常病情严重、症状迁延,提示预后不良。此类患者可能有如下典型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功能模式:
缺乏悔意或内疚
当做错事时没有不好的感觉,也没有内疚感。
个体表现出普遍性地缺乏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负性结果的考虑,常不后悔伤害他人或不在意违反规则的结果。
冷酷,缺乏共情
不顾及、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常被他人描述为“冷血的”“漠不关心的”。
个体更关心其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而不是对他人的影响,即便其已经对他人造成了显著伤害。
不关心表现
不关心在学校、工作中或在其他重要活动中的不良、有问题的表现。
即使被明确的期待表现更好,个体也不会付出必要的努力以表现得更好。
通常会把自己的不良表现归咎于他人。
情感表浅或缺乏
通常不表达感受,不会向他人展示感情。
有限的情感表达仅限于哪些看起来表浅的、不真诚的或表面的形式。
行为与表现出的情感相矛盾。
能够快速地“打开”或“关闭”情感。
情感的表达可能只是为了获取某种收益,如通过表现感情操纵或恐吓他人。
共病情况
共病其他精神障碍
品行障碍,特别是儿童期起病的品行障碍常与多种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对立违抗障碍
患品行障碍的个体多同时表现出对立违抗性行为,有很高的比例同时符合对立违抗障碍的诊断标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相对于普通人群,患品行障碍的儿童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率约为一般儿童的10倍。
此类共病情况常见于儿童早期发病的患者,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特定学习障碍和交流障碍
有品行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患者通常学业表现不佳,常存在阅读和其他语言技能方面的功能障碍。
智力障碍
部分儿童期起病的品行障碍患者可能存在轻度智力障碍。
人格障碍
冷酷无情型品行障碍患者常表现出特异性的情感功能缺陷,此类缺陷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密切相关。
情绪障碍
情绪和行为管理失调型品行障碍患者更常存在高水平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冲动性行为,可能共病或发展出抑郁症、焦虑症或双相情感障碍
物质相关障碍
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常出现物质滥用问题,有酗酒、精神活性药物滥用的情况。
共病躯体疾病
患者易出现冲动及鲁莽行为,引起打斗和事故,从而导致躯体损伤。
有更高风险患妇产科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由于意外妊娠或高风险的性行为)。
病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针对双生子(即孪生子)群体的调查显示,品行障碍的遗传度为40%~50%。
关于攻击性、反社会型和违反规则行为的基因研究发现,有特定基因可能与上述表现有关。
脑结构与脑功能因素
神经认知加工异常
研究显示,品行障碍患者在多个认知加工过程上存在显著异常。
对面部和声音的情绪识别(特别是对痛苦、悲伤情绪识别)存在困难。
移情、共情能力存在显著缺陷。
在涉及决策和强化学习方面的认知加工上存在异常。
脑功能异常
关于品行障碍患者情绪识别加工的研究发现,此类个体情绪加工网络(可能涉及杏仁核、前脑岛、前扣带皮层、纹状体等)的激活水平显著低于一般人群。
类似激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也发生在与决策和强化学习相关的脑区中,可能涉及腹侧纹状体、前额叶皮层、背侧前扣带回、岛叶等。
研究发现,品行障碍患者在静息态(未进行认知加工任务)的脑部激活水平也相对较低,与之相关的脑区包括杏仁核、岛叶等。
脑结构异常
品行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杏仁核、前岛叶、尾状核以及大脑灰质体积减小的现象。这些脑区与本病患者的认知加工缺陷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因素
患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对压力或应激源的皮质醇低反应性。
反社会行为可能与5-羟色胺水平降低相关,其中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脑脊液中5-羟色胺代谢降低;健康儿童血清中的5-羟色胺浓度高于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
品行障碍患者的电生理指标可能存在异常,如心率慢、唤醒度低等。
围生期不利因素
母亲在母孕期患严重疾病、服用药物,有酗酒吸烟史,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营养不良等,均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的风险。
早产、过期产或难产、胎儿产时缺氧窒息等也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引发童年期或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
有研究发现,母亲分娩时年龄过小,也可能与儿童后期出现攻击、违纪行为有关。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教养方式
不良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挫折耐受性差,未发展出适合其年龄水平的适应能力,从而产生攻击、反社会或对立违抗行为。
过度严苛、过多干涉的否定性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挫折感的增加。
过度纵容、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可能与儿童的自我中心特征有关。
主要抚养者的变更导致教养方式的前后不一致,或父母双方教养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对立,可能导致儿童无法形成行为态度的正向反馈。
家庭氛围
不良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儿童在早期未能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产生多种适应不良问题。
父母或主要抚养者的冲突,父母离异、分居等。
父母对儿童的虐待或过度忽视。
家庭成员道德水平低,缺乏良好的行为榜样,父母中有物质滥用史或有冲动、反社会行为等。
严重受限于低水平的经济条件,家庭成员难以建立支持性的亲密关系。
社会环境
负性生活事件,如遭遇校园霸凌、同学排挤等可能导致或加重攻击行为或违纪行为等症状。
不良的社会交往,如结交有打架斗殴、偷窃、敲诈等行为的同伴。
经常接触涉及暴力元素的媒体宣传。
高危因素
父母或近亲有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物质滥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病史。
父母或家庭成员有犯罪史或暴力行为史。
儿童期抚养环境不良,教养方式不合理,或家庭内部有显著冲突。
童年期创伤暴露史、虐待史。
在儿童早期即表现出轻度智力缺陷。
家庭经济水平差,周边社区环境差、犯罪率高。
结交同样行为不良的朋友,或被带入行为不良的团体。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在过去的6个月内,儿童或青少年存在以下任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总是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被学校教师或他人告知经常欺负、威胁他人或不服从管教。
经常出现破坏他人财产或公共财产的行为。
故意纵火。
虐待小动物的行为。
频繁逃课、逃学,夜不归宿。
掠夺、盗窃他人财物。
儿童心理科
儿童患者也可去儿童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品行障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详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儿童患者需要家人监护,建议就医时携带患儿及母亲围产期的相关病史资料,看护好患儿,避免其出现冒险行为、攻击行为及自伤行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
这种异常表现持续多久了,出现得有多频繁?
异常行为是否明显、频繁,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严重伤害?
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冷漠、缺乏同情心的倾向?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亲人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速释片(利他林)、哌甲酯缓释片(专注达)
非中枢神经兴奋药:盐酸托莫西汀(择思达)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诊断
诊断流程
对于疑诊为品行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初始临床评估包括以下几项:
收集精神科病史和躯体疾病病史。
评估精神状态和进行体格检查。
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促甲状腺素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化学检查,以及筛查物质滥用的尿液毒理学测试。
进行正式的临床访谈,从父母、抚养者或老师处采集信息,并结合相应的儿童行为问卷进行评估。
医学诊断标准
基本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A. 一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违反与年龄匹配的主要社会规范或规则的反复的、持续的行为模式,在过去的12个月内,表现为下列任意类别的15项标准中的至少3项,且在过去的6个月内存在下列标准中的至少1项:
攻击人和动物
经常欺负、威胁或恐吓他人。
经常挑起打架。
曾对他人使用可能引起严重躯体伤害的武器(如棍棒、砖块、破碎的瓶子、刀、枪)。
曾残忍地伤害他人。
曾残忍地伤害动物。
曾当着受害者的面夺取(如抢劫、抢包、敲诈、持械抢劫)。
曾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破坏财产
曾故意纵火企图造成严重的损失。
曾蓄意破坏他人财产(不包括纵火)。
欺诈或盗窃
曾破门闯入他人的房屋、建筑或汽车。
经常说谎以获得物品或好处或规避责任(即"哄骗"他人)。
曾盗窃值钱的物品,但没有当着受害者的面(如入店行窃,但没有破门而入;伪造)。
严重违反规则
尽管父母禁止,仍经常夜不归宿,且在13岁之前就有此类行为。
生活在父母或父母的代理人家里时,曾至少2次离开家在外过夜,或曾1次长时间不回家。
在13岁之前就开始经常逃学。
B. 此行为障碍在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方面引起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C. 如果个体的年龄为18岁或以上,则需不符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对诊断标准的补充标注
对起病年龄的标注
由于起病于儿童期和起病于青少年期的品行障碍,预后情况不同,因此为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生会在诊断时对起病类型进行标注。
标注有如下3种:
儿童期起病型:个体在10岁前出现至少1种品行障碍的特征性症状。
青少年期起病型:个体在10岁前未表现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未特定起病型:符合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但没有足够的信息判定首次症状起病于何时。
对是否伴有有限的亲社会情感的标注
当本病患者特征性地表现出有限的亲社会情感,即属于冷酷无情型品行障碍,则提示该个体病情严重,可能存在其他共病情况,且预后不良。
为针对此类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生在诊断时会通过临床表现评估个体的亲社会情感状况,并进行补充标注。
鉴别诊断
对立违抗障碍
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都可能表现出患者与成年人或其他权威人士的冲突,二者可能发生混淆。
对立违抗障碍的行为症状没有品行障碍严重,不包含对人或动物攻击、对财产的破坏和严重的欺诈、盗窃行为,且患者多有情绪失调问题(易激惹),可据此鉴别二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患者的多动和冲动都可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纪律、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和斗殴等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学龄前起病,患者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注意缺陷和学业困难。经药物等治疗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能得到明显改善,品行障碍则不会有太大改变,可据此鉴别二者。
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
易激惹、攻击和品行问题也可能发生在有重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儿童或青少年中,因此发生混淆。
品行障碍的行为症状通常持续存在,不符合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周期发作特征,可据此鉴别二者。
间歇性暴怒障碍
品行障碍和间歇性暴怒障碍都涉及高水平的攻击性,二者可能发生混淆。
有间歇性暴怒障碍的个体的攻击性局限于冲动性攻击,而非事先预谋的,也不是为了达成某种具体目标(如获得金钱、权力或恐吓),可据此鉴别二者。
适应障碍
生活应激事件或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动可能导致个体出现显著的行为问题,使个体同时符合适应障碍和品行障碍的部分症状标准。
适应障碍存在明确的社会心理应激源,且行为紊乱和情绪紊乱的症状同样明显;品行障碍则突出地表现为行为异常,且患者存在显著的攻击性。可据此鉴别二者。
自评量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CBCL已被应用于儿童心理卫生研究的广泛领域,适用于对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进行评估。
CBCL包含118个涉及行为和情感问题的条目,包括8个下属问题量表:焦虑或抑郁、退缩、躯体抱怨、攻击性、犯罪行为、注意力问题、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
CSCS适用于8~16岁儿童和青少年。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
CSCS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水平、合群性、幸福与满足水平。
Conners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
此问卷为主要用于筛查儿童行为问题,适用于3~17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父母使用版本(PSQ)应用最广。
PSQ主要评估了儿童的6方面表现,包括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 、冲动性、焦虑与多动行为。
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
此量表也是广泛用于儿童行为问题评估的工具之一,适用于学龄前儿童。
量表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其中行为问题又分为反社会行为和神经症行为两大类。
儿童行为评估系统(BASC)
BASC广泛用于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种行为和情感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自我评估量表(BASC-SPR):用于测量儿童对学校、父母、同伴的态度以及自己的行为问题的感知。量表有两种,分别适用于8~11岁(SPR-C)和12~18岁(SPR-A)儿童。
父母评价量表(BASC-PRS):由父母评价儿童在家庭和社区背景下的多种行为的量表。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学前儿童(4~5岁)、学龄初期儿童(6~11岁)和青少年(12~18岁)。
教师评定量表(BASC-TRS):由教师评价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可观察的行为的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评价学前儿童(4~5岁)、小学生(6~11岁)和中学生(12~18岁)。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消除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品行障碍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行为障碍或人格障碍等。
治疗原则: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对于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的患者,可针对性地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可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品行障碍的治疗,减少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的同时也减少攻击性行为症状。
中枢兴奋剂
代表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
不良反应: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有药物滥用的风险。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因此需餐后服用。
共病情绪障碍
针对共病焦虑症、抑郁症或有严重情绪问题的患儿,可针对具体症状采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苯二氮䓬类药:有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非苯二氮䓬类药:如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
抗抑郁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
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品行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针对早期发病、冷酷无情型品行障碍,应以行为矫正、积极行为强化为主,针对其他类型的品行障碍,则以情绪调节、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为主。
主要涉及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行为疗法(BT)
BT的治疗目的是逐渐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
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表现,可选用正向强化法、消退法和游戏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情感压力,达到减轻症状、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最终达到降低疾病复发率的目的。
常用的干预技术包括:
识别自动思维、认知错误和逻辑错误。
现实检验:让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检验自己的一些假设,认识到一些消极认知与现实的不相符。
问题解决技巧训练:帮助儿童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建立行为与后果的联结。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通过运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影响,改善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使家庭朝健康方向发展。
研究显示,家庭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易激惹症状及攻击性行为。
人际心理治疗(IPT)
IPT的主要内容是找到负性心境、易激惹状态的促发因素,处理患者当前面临的人际问题。
IPT的治疗目标是帮助患者学会把情绪与人际交往联系起来,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和改善来减轻情绪症状和行为症状。
其他治疗
多系统联合治疗
针对患儿的生活、学习等多个环境实施干预,共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为患儿的病情缓解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特殊教育
由于品行障碍重症患者很可能涉及青少年犯罪,因而可能涉及在特殊教育机构接受行为矫正、社会化训练等。
预后
治愈情况
总体而言,及早、有效的干预对能够有效缓解品行障碍的症状,改善预后情况。
青少年期起病的品行障碍,其症状通常在成年期自行缓解,成年后个体能够完全获得社会和职业适应。
早期起病的品行障碍预后相对不良,病情多迁延至成年期,有较高风险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物质滥用的患者,其症状持续至成年期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预后相对不良。
危害性
近期危害
患品行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多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冲突等问题,难以建立和维系正常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病患者通常学业表现不佳,辍学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导致未来职业发展预期下降。
冲动性、攻击性行为可能直接威胁患病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威胁,也可能因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而导致躯体损害。
远期危害
早期发病的品行障碍有较高风险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部分患者通常有更高的失业率和犯罪率,同时有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自杀率。
症状延续至成年期的患者,常因各种并发的心境障碍、物质滥用问题等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不佳。
病情迁延的患者更常在成年期发生人际冲突、婚姻冲突,常有更高的离婚率,其冲动性的行为模式还可能涉及意外妊娠、驾驶事故等。
本病重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因而通常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很重的照料负担和长期的精神痛苦。
日常
个人护理
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或压力事件时,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也可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配合治疗师或抚养者的训练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恢复社会适应能力。
尽可能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避免不良社交,结交良师益友,寻找行为榜样,主动创造有益的人际交往环境。
家庭护理
坚持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患儿复诊,接受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
关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影响,在实际伤害造成之前予以阻止。
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情况,鼓励孩子找到行为榜样。
家长需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避免“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正向反馈,如给予关注和赞扬。
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关心、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
预防
品行障碍无确切、直接的预防方法,做到以下几点对本病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重视家族精神疾病病史,如家族成员有患本病或相关精神疾病(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则需密切关注儿童的异常表现,避免耽误最佳干预时机。
家庭对儿童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父母应重视榜样作用,对儿童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