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变形障碍
概述
一种自感外表存在缺陷的精神疾病
主要症状为坚信自己的外形缺陷、过分关注自身外表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因素及认知-行为因素等相关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定义
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指本身外表并无缺陷或仅是轻微缺陷,但却总过分关注、夸大其轻微缺陷,或想象自己身体存在缺陷,自觉自己丑陋不堪或令人厌恶,且已引起他人注意,并为此而苦恼。
该病通常与多种疾病共病,如与抑郁障碍的终生共病率超过90%,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70%,与精神病性障碍的共病率为30%。
DSM-5将它列入强迫及相关障碍类中。
分型
妄想型
患者常坚信周围的人注意到了他们的“缺陷”,并因此对他们进行负面评价或羞辱,其实这些都不存在。
有研究显示,36%的患者属于此型,这类型患者自杀企图更高。
非妄想型
不存在上述妄想,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
发病情况
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躯体变形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7%~2.4%。在特殊人群中,例如皮肤科和整形外科的患者,躯体变形障碍的患病率可达3.2%~53.6%。
成人患者中,女性患病率(2.1%)略高于男性(1.6%)。
大多数患者18岁前首次出现症状,最常见起病年龄为12~13岁。
病因
致病原因
躯体变形障碍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神经因素及认知-行为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躯体变形障碍,尤其是青少年躯体变形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家族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可能与SLC6A4基因L型有关。
神经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前纹状体和皮质下神经回路缺陷与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病相关。
认知-行为因素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说:
基于信息处理假说
该假说认为躯体变形障碍症状可能与患者对外貌负性评价敏感、细节选择性关注及视觉加工障碍相关。
基于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假说
该假说认为患者有过对于外貌的不良经历,强化了对外貌的情绪反应,从而激起厌恶反应并泛化。
条件反射假说
该假说认为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存在体象认知功能失调,补偿性行为、仪式性行为和回避行为可暂时性缓解负面情绪而得到强化。
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社会文化、家庭成员或同龄人对外表的过于注重,或童年遭受过多的讥讽、嘲笑或虐待,都可能是躯体变形障碍的危险因素。
症状
主要症状
躯体变形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坚信自己的外形缺陷、过分关注自身外表,但在他人看来,其外表正常或相对正常。
坚信自身外表缺陷
典型表现是患者总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外形有缺陷或丑陋,但在他人看来,其外表正常或相对正常。
通常涉及的部位有鼻、耳、口、乳房、臀部、阴茎等,也可涉及躯体的其他任何部位。
患者通常认为所关注的身体部位存在缺陷、丑陋、不对称、过大或过小、不成比例,或埋怨头发稀疏、痤疮、皱纹、伤疤、血管纹理、面色苍白或发红,或不够强壮等。
大多数患者抱怨的部位比较固定,有些患者也可随时间而改变。
还有些患者仅有认为自己的“面孔滑稽可笑”,只包含一般意义上的丑或不好,过于阳刚或阴柔,但并不能明确陈述存在何种具体不足或缺陷等比较模糊的主诉。
过分关注自身外表
患者常感到自己的缺陷受到他人注意、谈论或讥笑,常因自感丑陋不欲为他人所知,从而回避社交场所,学生甚至由于极度担心而辍学,这种极度苦恼和痛苦难以自制。
经常通过反复照镜子、频频抠挖疤痕、过度化妆等重复行为以掩饰所谓的丑陋、畸形,或是向他人反复询问,征求朋友或家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对比自己与别人的外貌等精神活动以期待获得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肯定。
共病
共病是指两种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并且可能会互相影响,与并发症不同,共病的多种疾病间不存在因果关联。躯体变形障碍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精神病性障碍都有较高的共病可能。
抑郁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常与抑郁障碍共病(终生共病率超过90%)。
可能出现烦躁、悲伤、愤怒、羞愧、内疚、心理冲突和紊乱、自杀和杀人的观念、冲动和行为等症状。
焦虑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常与焦虑障碍共病(共病率超过70%)。
可出现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状,并有显著的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精神病性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常与精神病性障碍共病(共病率超过30%)。
可出现幻觉、被害妄想、行为异常等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自觉有非常明显的外形缺陷(但是其他人并不认为),并且为之苦恼甚至痛苦时,或准备为此就诊于整形外科之前,建议先去精神心理门诊咨询。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加强看管,防止患者自残、自杀及伤人、毁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觉得自己哪里有明显外形缺陷?
有没有别人说过你过分关注自身外表,或者自己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症状是否给自己带来了痛苦?
因为这些痛苦,做过什么让别人觉得难以理解的事情吗?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成长和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周围人是否都对外表过于注重?
童年是否遭受过讥讽、嘲笑或虐待?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等。
其他药物:氯米帕明、丁螺环酮、碳酸锂哌甲酯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会有以下情况。
社会文化、家庭成员或同龄人对外表的过于注重。
童年遭受过讥讽、嘲笑或虐待。
临床表现
患者总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外形有缺陷或丑陋,但在他人看来,其外表正常或相对正常。
患者的思维可能被自己的错误观念长期占据,并为此极端痛苦。
患者对自身外表过于关注,期待他人肯定自身外表。
体格检查
在对疑似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进行精神专科评估之前,应首先进行必要的直接观察、体格检查,特别患者认为存在缺陷或瑕疵的部位,这是躯体变形障碍的诊断前提。
精神检查
目的: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对躯体变形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患者目前的认知功能情况;同时通过诊断评定量表(或评定工具),把临床观察或患者自评转化成客观指标。
注意事项:要客观、详细地介绍实际情况。
诊断标准
DSM-5中针对躯体变形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具有持续的(如每天至少1小时)认为外表存在一处或多处缺陷或丑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又称先占观念),或者认为整体外貌丑陋,但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或不能察觉。
先占观念符合下面任一特征:
重复或过度行为,如反复察看外貌(如照镜子,与别人对比),夸大感知到缺陷或丑陋的严重程度。
试图掩饰或改变缺陷(如实施不必要的外科美容手术)。
回避能够增加因自认缺陷或丑陋所致痛苦的社交场合或事物。
因这些自认的缺陷或丑陋而感到羞愧,通常包括自我牵连观念,如坚信别人会注意、评价、议论这些缺陷或丑陋。
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痛苦,或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等方面的损害。
鉴别诊断
躯体变形障碍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正常外表关注
相似点:正常人(尤其是青少年)亦会关注自己的体貌。
不同点:正常外表关注患者先入为主的观念程度、重复行为频率及症状给个人所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程度均明显低于躯体变形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相似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会过度担心自己的外表。
不同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这种观念与其他焦虑症状并存,且很少会达到妄想的程度,也不会出现躯体变形障碍的反复检查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
相似点:均可引起患者回避社交场所。
不同点:社交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在令其恐惧的社交场所时,担心自己的行为或出现的焦虑症状(如担心脸红)会造成他人的负性评价,而躯体变形障碍的表现则是患者坚信自己的外貌存在缺陷、丑陋,担心自己会因为看起来很难看而被他人拒绝。
神经性厌食症
相似点:部分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可表现为身体太柔弱,需与神经性厌食症相鉴别。
不同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是低体重理想化,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体重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躯体变形障碍的先占观念不仅限于与体重有关,而涉及外表理想化的各个方面。
治疗
治疗目的:减少或减轻症状、减少心理社会应激、减少或减轻日常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治疗通常比较困难,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抑郁药
适应证: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躯体变形障碍有效,特别适合用于伴有抑郁障碍者。
常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等。
不良反应:皮疹、恶心、呕吐、诱发躁狂、失眠、心悸、体重增加等。
禁忌证:患有QT间期延长或先天性QT综合征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使用,切勿私自更改服药剂量。
其他精神药物
适应证:适用于症状明显者,可作为SSRIs治疗躯体变形障碍的增强剂。
常用药物:氯米帕明、丁螺环酮、碳酸锂哌甲酯等。
不良反应:口干、烦渴、恶心、呕吐、嗜睡等。
禁忌证: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使用,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心理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及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对躯体变形障碍常有效。
心理支持治疗
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并得到鼓舞,以及促使他们对治疗计划的其他方面予以配合,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对患者解释本病既不会演变成其他精神病,也不会失去自我控制。
鼓励患者以意志去克服本病,指导患者把注意从本病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
行为治疗
通过系统脱敏、反应预防、暴露疗法的行为治疗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思维逻辑模式,克服认知盲点、模糊知觉、不正确判断,以及改变患者认知歪曲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主动纠正不良的人格缺陷,提高社会活应能力。
其它治疗
电休克(电抽搐)治疗
对躯体变形障碍的作用不肯定,当患者有严重抑郁和高度自杀倾向时,可以使用电休克疗法联合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物和心理疗法,偶尔也会用于伴有严重共病抑郁症的患者,以及具有主动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患者。
预后
治愈情况
治疗较为困难,但大多在经积极治疗后可得到有效缓解,预后尚可。
治疗无效或未及时治疗者易出现严重抑郁障碍,出现自杀、自残等行为,预后欠佳。
危害性
可引起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
可出现自杀、自残等行为伤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兴奋性饮料,如酒、浓茶、咖啡等。
建议多食富含维生素新鲜水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
生活管理
生活环境宜舒适、安全、安静、温馨,居住的室内不要放置任何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如剪刀、锋利的刀叉等)。
监督患者规律作息、正常社交,加强看管,预防患者走失、毁物伤人、自杀、自残。
避免患者观看容易导致兴奋、激动的影视、书籍,鼓励并陪伴患者参与文娱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培养其兴趣爱好,转移其注意力。
心理支持
要关心、体贴、主动陪伴患者,帮助其化解内心矛盾、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动摇其自杀企图,淡化其自杀意念。
引导患者正确的人生观点及社会行为,鼓励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恐惧。
病情监测
加强看管,注意患者人身安全。
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严密观察患者言语、动作、行为表现及情绪状态,以便及时洞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其存在自杀企图时要立即干预。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病情,早期每2周、稳定后每个月不等,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复诊检查项目一般是精神评估为主,有时可能还需要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以排查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他人沟通、倾述,放松心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不良情绪集聚。
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童年遭受过多的讥讽、嘲笑或虐待的人群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