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
概述
反复发作性暴食,继之采取不适当的补偿行为以防止增重的进食障碍
小部分患者可在1~2年后自行缓解,大部分需要就医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急性期需要药物治疗
约50%的患者经治疗可明显改善
神经性贪食症是什么?
定义
神经性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如催吐等),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型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发病情况
国内外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美国的资料显示,神经性贪食症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是3%~6%,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为2%~4%,男性不超过1%。即每一百个人中有2~4名女性曾患有神经性贪食症,而男性最多只有1人。
女性与男性患神经性贪食症的比例约为10:1。
神经性贪食症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通常会采取不当手段清除,会导致患者有电解质紊乱,食管炎、唾液腺增生肿大和口腔溃疡等。神经性贪食症通常还会带来厌恶、自责等情绪,导致心理疾病产生。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病程波动的慢性疾病,从短期来看,参与治疗的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暴食和清除行为有改善,因此要积极参加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可以自愈吗?
未经治疗的神经性贪食症患者,1~2年后25%~35%症状自行缓解。经正规治疗的患者,50%~90%缓解。病期越长,预后越差,若患有神经性贪食症,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治疗开始时功能较好、症状较轻及可以在门诊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患病前社会功能差、进食障碍症状严重、伴发精神疾病、社会支持不良的患者预后差。
神经性贪食症如何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多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措施,认知行为治疗结合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部分患者还需支持治疗,即规定患者进食时间和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对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当患者的精神症状或躯体状况对生命造成威胁时,须首先考虑强制性治疗。
症状
主要症状
暴食行为
神经性贪食症的典型症状为暴食-恐惧-诱吐-暴食循环,表现为冲动性暴食行为,缺乏饱食感,伴有失控感。这些行为常与空虚、孤独、挫折感或有诱惑的食物有关。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通常在出现罪恶感、极度痛苦或躯体不适(如恶心、腹胀、腹痛)时终止暴食行为,继之是补偿性催吐、排泄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
清除行为
常用的清除行为有用手指催吐或自发呕吐、过度运动、禁食,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和加速机体代谢的药物(如甲状腺激素)等。
暴食-清除反复循环
暴食-清除行为可以反复循环。暴食和补偿性清除行为的秘密性是神经性贪食症的另一特征,其行为常不被家人和朋友注意。
其他症状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疲乏、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有低自尊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
有严重的蛀牙和牙龈疾病。
女性没有或有不规律的月经。
出现自残、自杀念头或行为。
并发症
暴食行为:可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以恶心、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和体重增加较为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胃破裂较为少见。
清除行为:自我诱导呕吐的补偿性清除行为可引起一系列严重躯体不适或躯体疾病。
胃酸反流导致牙齿腐蚀或溃疡、食管与咽部损害。
反复的呕吐可致腮腺和唾液腺肿胀、腮腺炎
自我诱导呕吐时,手指和牙齿及口腔黏膜摩擦或刺激可引起口或手损伤。
频繁的呕吐导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肾损害。
神经性贪食症的常见躯体并发症还有心脏功能紊乱(如心律不齐或心力衰竭)、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泻药依赖、慢性胰腺炎等。
共病情况
神经性贪食症和其他精神障碍关系密切,可合并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特别是酒精和兴奋剂滥用)。
神经性贪食症和人格障碍的共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边缘型、反社会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病因
生物因素
有研究发现,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代谢异常及多巴胺能系统和内啡肽等代谢异常的现象。
家系调查表明,遗传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有资料表明,神经性贪食症的遗传倾向不如神经性厌食症明显。
心理因素
神经性贪食症的发病与心理和人格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如完美主义、自我概念损害、情感不稳定、控制冲动能力差等。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对发育和成熟过程的适应能力较差,包括对青春期、婚姻、妊娠以及与家庭成员和父母的关系问题、遇到的性问题等。
精神动力学认为,神经性贪食症可能是处理应激事件的一种方式。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在神经性贪食症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要求女性保持苗条具有一定困难。
某些不正确的社会观点,使得女性对于自己的体型异常敏感,将自己的体型与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关联起来。
易患因素
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通常始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初期。可能增加患神经性贪食症的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遗传生物学因素
有患进食障碍的一级亲属(兄弟姐妹,父母或孩子)的人可能更容易发生进食障碍,这表明可能存在遗传联系。并且个体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超重,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心理和情绪因素
心理和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与进食障碍密切相关。
在某些情况下,创伤事件和环境压力可能是促成因素。
其他因素
节食的人患进食障碍的风险较高。许多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会在暴饮暴食之间严格限制食物的热量,这可能会触发再次暴饮暴食然后进行清除的冲动。
身体形象差和无聊。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有任何神经性贪食症的症状,如节食、自我催吐、一段时间内体重变化明显等,请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不及时治疗,贪食症会严重影响健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详细描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一般很少主动就医,若家人观察到异常行为(如大量进食,进食后自我催吐),建议及时带患者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近期体重有没有什么变化,是否过度担心体重、体形?
有没有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
是否有过长期节食行为?
近期饮食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刻意拒食的情况?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糖皮质激素及胃动力药: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倍氯米松、泼尼松
诊断
诊断流程
医生会详问病史,排除内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贪食
对肝、肾、胃肠进行检查。
可能进行颅脑CT的检查。
进行内分泌腺功能的检查。如垂体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等检查。
对患者口腔、牙齿进行检查。因长期催吐,胃中的酸性物质侵蚀牙齿,患者容易伴发龋齿。
一般检查。由于患者经常用手抠喉咙催吐,手背部可出现牙齿咬痕,可能出现腮腺肿大等。
医学诊断标准
目前,神经性贪食症主要依据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行诊断。
ICD-10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标准
持续存在进食的先占观念,对食物有种不可抗拒的欲望,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
在试图以下列一种或多种手段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自我引吐;滥用泻药;间断进食;使用某些药物,如食物抑制剂、甲状腺素制剂或利尿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性贪食症时,可能会无视自己的胰岛素治疗。
精神病理包括对肥胖的病态恐惧,为自己制订严格的体重限度,远低于病前合适的或医师认可的健康的体重标准。
多有(但并非总有)神经性厌食发作的既往史,两者间隔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既往厌食症可能表现得很充分,也可能以轻微潜隐的形式表现,如中度体重下降和(或)短暂停经史。
DSM-5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标准
A.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
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B.反复出现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增加,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
C.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D.自我评价过度地受身体的体型和体重影响。
E.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的发作期。
注:严重程度
轻度:每周平均有1~3次不适当的代偿行为的发作。
中度:每周平均有4~7次不适当的代偿行为的发作。
重度:每周平均有8~13次不适当的代偿行为的发作。
极重度:每周平均有14次或更多不适当的代偿行为的发作。
鉴别诊断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这两种疾病常会交替出现,如果暴食和清除行为单单发生在神经性厌食发作阶段,就不能下神经性贪食的诊断。在该情况下应诊断为神经性厌食、暴食-清除型。
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综合征,如癫痫等位性发作、中枢神经系统肿瘤、Klüver-Bucy综合征、Kleine-Levin综合征等,也有发作性暴食等表现,通过神经系统体检和影像学、脑电图等相应的检查可进行鉴别。
抑郁症
部分不典型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抑郁症患者具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没有为减轻体重的不恰当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贪食症不同。
精神分裂症
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但患者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故可以鉴别。
内分泌疾病
贪食症状还可出现于甲状腺、胰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中,可通过相应的内分泌相关检查鉴别。
癫痫
暴食行为常伴有抽搐史,可通过脑电图、CT检查鉴别。
神经性呕吐
表现为不受控制的呕吐,一般在进食完毕后,突然呕吐。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呕吐行为有区别,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减轻体重的主观愿望,呕吐是由自身控制的。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更多的并发症。
自评量表
进食障碍问卷(EDI-1)
该量表从认知行为及心理方面对厌食或贪食行为进行评定。包括八个分量表。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三个分量表,评定有关进食、体重和身材的态度及行为。无效感、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内省、成熟恐惧五个分量表,评定与进食障碍有关临床心理问题。
EDI-1量表总共有64项条目。每条目均为六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问题越严重。填写该量表一般需5~10分钟。国内已有信效度研究。
进食障碍检查问卷(EDE-Q)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109,"title":"进食障碍检查问卷(EDE-Q)"}
包括四个分量表:饮食限制、进食顾虑、体型顾虑及体重顾虑,受测者评定这四种进食相关态度的发生频率。
该量表将评估时间限制在28天之内。填写该量表一般需8~10分钟。最新的EDE 版本是EDE6.0版,已用于国内患者测试。
进食障碍问卷(EDQ)
EDQ涉及进食障碍的症状、相关症状、时间和治疗等问题。
填写该量表一般需 45~60分钟。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治疗原则
基本治疗原则
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
个体化治疗原则
对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良好的治疗,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密切合作,治疗计划的个体化很重要。
根据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情况不同,可选择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躯体并发症相对神经性厌食症较少,多数可在门诊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多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措施。认知行为治疗单独使用或结合药物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独采用药物治疗。
部分患者还需躯体支持治疗,规定患者进食时间和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对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
特殊情况强制性治疗
当患者的精神症状或躯体状况对生命造成威胁,而患者又拒绝住院治疗,例如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状况,必须首先考虑强制性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神经性贪食症的研究显示,药物治疗一直被认为是有一定疗效的,因为神经性贪食症同时伴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促进了药物研究的进行。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以前者为主。
抗抑郁剂
自1980年开始,有十多项不同抗抑郁剂与安慰剂的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均显示抗抑郁剂使用后暴食症状显著减轻。
常用的比较安全的抗抑郁药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其中,氟西汀对暴食伴有情绪障碍的患者疗效较好。
托吡酯
研究显示,托吡酯能有效减少神经性贪食患者的暴食和清除行为。
本药无抗抑郁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疲乏等。可能引起急性近视或继发性青光眼,一旦出现应停药。
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有轻微的抗贪食作用,可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笨拙、步态不稳震颤等。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多数心理治疗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对神经性贪食症有效,可降低暴食发作次数,改善和清除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目标是打破暴食-清除恶性循环,控制神经性贪食的症状,预防复发。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认为规律进食非常重要,并采用行为技术减少贪食行为,包括回避易发生暴食的各种情形,改变对问题的思维方式,教给患者预防复发的技术等。同时,患者使用自我监测方式详细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IPT)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不同,并不直接关注神经性贪食症的症状,而专注和矫正“有问题的人际关系”。通过改变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人际关系的方式,达到控制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系列比较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显效快,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显效慢,治疗开始时认知行为治疗优于人际关系心理治疗,随后经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的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症状继续改善。
尽管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起效时间不同,但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
行为治疗(BT)
行为治疗的方式很多。据报道,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治疗对神经性贪食症效果较理想,反应预防治疗源自治疗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接受反应预防治疗,绝大部分症状可以改善,甚至达到显著改善。
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优于行为治疗,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行为治疗患者易出现复发。
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
虽然认知行为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首选的心理治疗方法,但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仍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心理教育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神经性贪食症无效时,适合采用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治疗初期认知行为治疗组的结果较好,但之后,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几乎相同。
家庭治疗
在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中,以支持、教育以及可能的家庭治疗为形式的家庭干预也是需要的。
家庭治疗的观点认为,患者的神经性贪食症常常是维系家庭平衡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治疗或是结合个别治疗的家庭干预,常常是必须的。
团体心理治疗
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预后
治愈情况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病程波动的慢性疾病。总体而言,神经性贪食症的预后较神经性厌食症好。
从短期来看,能参与治疗的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暴食和清除行为有改善。三年随访时少于三分之一的患者情况良好,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状有一些改善,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结局较差,症状慢性化。
有边缘型、自恋型、表演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及易冲动和低自尊者预后差。
危害性
由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通常会采取不当手段清除,会导致患者有电解质紊乱,食管炎、淀粉酶血症、唾液腺增生肿大和牙齿溃疡等。
神经性贪食症通常还会带来厌恶、自责等情绪,导致心理疾病产生。
日常
个人护理
神经性贪食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健康生活、调整心态、坚持治疗等。
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学会自得其乐。
加强锻炼,避免劳累,保证休息。
积极治疗,记录自己进食量,学习控制进食。
需要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不过分地追求“以瘦为美”。
患者家属
家人要给予患者支持,比如经常鼓励,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在生活上,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家庭问题要积极沟通。
预防
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对神经性贪食症的预防有所帮助。
建立好的家庭教育和好的家庭氛围。比如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轻松充满爱的互动。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比如外貌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由内而外自信、充实才是最美丽的。
遭遇挫折和逆境,不要悲观,乐观积极面对人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