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概述
一种受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情结
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好感、依赖心理、甚至协助加害者
主要与心理因素和情境因素有关
主要使用心理治疗
定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指受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感造成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得名于1973年发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抢劫事件。在与警方长达六天的对峙中,许多被俘银行员工对银行劫匪产生了同情。在他们被释放后,一些银行员工拒绝在法庭上对银行劫匪作证,甚至为他们的辩护筹集资金。于是心理学家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描述这种现象。
发病情况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缺少流行病学数据。
研究显示,这种综合征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症状
常见症状
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人通常有以下表现:
对绑架者或施虐者的积极情绪。
对绑架者或施虐者的信仰和行为表示同情。
对警察或其他权威人物有负面情绪。
其他症状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包括:
闪回(过去痛苦经历在头脑中闯入性再现)。
怀疑他人、无法信任他人,感到烦躁、紧张或焦虑。
无法放松或享受以前喜欢的事物。
注意力不集中。
患者特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在遭挟持过程中,夸张放大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除了加害者的单一观点信息之外,与所有其他观点信息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并发症
在受到虐待或被俘虏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抑郁。
焦虑。
习得性无助(形成了无论怎样也无法改变的认知,继而放弃努力,持续感到无助的心理状态)。
过度依赖。
对一切活动失去兴趣。
病因
心理因素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进化心理学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的人类特征。在早期文明中,总是存在被另一个社会群体俘虏或杀害的风险,与俘虏者的合作可以增加生存机会。
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是可根据情绪进行调整的。当被俘虏或被虐待的情况下,加害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一些善意时,受害者就会调整自己的认知并开始同情加害者。
此外,通过与加害者合作而不是对抗,加害者可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当加害者没有伤害他们时,受害者可能会感到感激,甚至认为加害者是人道的。
高危因素
有一些情境性的因素会增加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可能性。包括:
患者长时间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
与加害者共享条件恶劣的空间(如食物不足、使身体不舒服的空间)。
当需要依赖加害者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时。
当加害者没有执行可以导致生命受威胁的动作时。
当受害者没有被非人化时(即被当成人类对待,而不是随便一个物体、其他生命)。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有罪感、难以信任他人、抑郁、焦虑等症状,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建议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可能让了解详细事实经过的人陪同患者前往医院,梳理并记录所出现的症状以及症状出现的场景。详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是否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做噩梦的情况?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近期是否遭受过不同寻常的、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是否遭受过生命威胁?
诊断
诊断依据
诊断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致病的情况,然后根据症状和临床表现来诊断。
医生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情绪相关情况
包括检测意识、定向力、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智力、思维能力及自知力水平。
情感活动、意志及日常行为表现
评估是否有认知缺陷和精神病性症状。
是否有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共病的情况。
鉴别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在创伤性事件出现后立即出现的应激症状,一般持续3天至1个月左右,多数可自行缓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会较延迟出现,且持续时间更长,对社会适应功能的负性影响更严重。
二者均没有对于加害者的情结,故可以鉴别。
抑郁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也可能出现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相混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与重大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在认知上存在对于加害者的同情甚至依赖。
抑郁症也可在负性生活事件后发生,主要是持续时间较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下降为主的症状表现。
治疗
治疗目的:让患者意识到要正确认识自己,发展个人潜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
治疗原则: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没有固定的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的核心症状均有较好疗效。治疗包括正常的应激反应的教育、焦虑处理训练、对病理信念的认知治疗、对创伤事件的想象和情境暴露,以及对复发的预防性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应对机制并帮助患者处理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患者的理解和帮助,使患者对待创伤事件重新调整态度和情绪,以了解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人们用来度过经历的一种生存机制。
预后
治愈情况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对俘虏或虐待情况的一种罕见的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经过心理治疗可缓解。
危害性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由于对于加害者的依赖和同情,可能会导致其帮助加害者,影响司法结果的公正、公安机关的案件办理。
少数患者可能会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身份,或者帮助加害者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对他人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日常
个人护理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如再次遇到压力事件,应及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重新调整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调动社会支持资源,及时舒缓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康复。
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或防御机制,避免通过酗酒、依赖药物、攻击行为等发泄情绪。
家庭护理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需理解、包容患者的异常行为,给予关心和呵护,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感。
支持和陪伴患者,营造积极、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创伤经历的个体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防形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