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
概述
以持续而显著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特点的一组心理障碍
以情感高涨、情绪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改变等为主要症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配合物理治疗
定义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或核心表现的心理障碍,以持续性、表现明显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躁狂(包括轻躁狂)状态、抑郁状态发作,或两种状态的混合发作,或两种状态的快速交替。
躁狂状态以情绪高涨或心境易激惹、活动增多、精力旺盛等为主要表现,抑郁状态以情绪低落、丧失兴趣或愉悦感、疲劳或精力不足等为主要表现。
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可分为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又称双相及相关障碍,是一组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DSM-5,可将其划分为7种不同类型,分别是双相障碍Ⅰ型、双相障碍Ⅱ型、环性心境障碍、物质或药物所致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非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抑郁障碍
只有抑郁发作,多呈复发性,但有1/3的患者终生可能只发作一次。
根据DSM-5,抑郁障碍又可分为8种不同类型,分别是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又称心境恶劣)、经前期烦躁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抑郁障碍、由于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及未特定的抑郁障碍。
发病情况
全世界范围内研究显示,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8%~12%。
我国最新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7.4%,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病因
致病原因
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等多因素都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遗传因素
目前调查显示,心境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直系亲属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其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0~3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生物学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的微观结构改变、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神经受体功能改变、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均为与该病发生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及不良的人格特质等)与心境障碍的发病关系密切,这些因素与基因、神经生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以诱发心境障碍的发作或加重。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
亲属亡故、失业、婚姻不和谐、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身患慢性或重大疾病等负性生活事件可使患者长期处于不良的心理处境,诱发该病。
人格特质
具有以下人格特质的人群易产生不良情绪,诱发该病。
焦虑、强迫、冲动、性格内向。
自尊心低下,依赖性过强,有过度自我批评的习惯或悲观心态。
身体疾病
脑卒中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帕金森病等躯体疾病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诱发该病。
化学物质/药物
酒精、毒品、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抗焦虑药物(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司来吉兰等)等物质/药物的使用可能会诱发该病。
激素水平急剧变化
孕产期、月经期、绝经期等可导致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出现急剧变化,可能诱发该病。
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
双相情感障碍
下列表现与抑郁症状混合存在,或两组症状交替出现。
躁狂发作
心境高涨
患者通常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得意洋洋,兴高采烈,自负,自觉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异常美好,自觉无比的幸福和愉快。常表现为整日无忧无虑、乐观热情。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常因生活琐事或要求未满足而生气、激动,甚至暴跳如雷,严重时可有攻击性言语和行为,但持续时间短,在短时间内可转怒为喜。
思维奔逸
联想比平时快而内容丰富,有夸大观念或妄想,言语增多而语流快,语声高,滔滔不绝。新概念不断涌现,有时可出现音韵联想、词意联想,注意涣散、随境转移,可有跳跃性思维。
有时可伴有持续时间短暂的幻觉、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意志活动增强
患者精力异常充沛,且随意性动机和兴趣增多,每日忙碌不停,对人热情,好管事,行为轻率,甚至不顾后果。做事缺乏计划性,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攻击或毁物行为,自知力丧失。
躯体症状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很少有躯体不适的自我感觉,但因其极度兴奋,体力过度消耗,容易引起失水、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导致虚脱、衰竭。
其他
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部分患者有记忆力的增强,且无法抑制,多变动,对记忆的时间常失去正确的分界,以致与过去的记忆混为一谈。
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老年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狂妄自大,言语增多,但常较啰嗦,可有攻击行为。
轻躁狂发作
上述躁狂症状呈现较轻的发作,且通常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小,或无影响,难以被察觉。
抑郁障碍
临床症状十分丰富,包括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悲观、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
心境低落
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
患者自感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无愉快感,高兴不起来,感觉生活索然无味,严重时痛不欲生,悲观绝望,有强烈的自杀想法。
大部分患者上述表现具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女性患者的症状比男性更多、更明显。
思维迟缓和悲观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自感记忆力减退,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感觉活着毫无意义,伴有自责自罪,严重时出现罪恶妄想。
意志活动减退
主动活动明显减少,行动缓慢,生活被动,逐渐无心工作、回避社交、疏远亲友。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不语不动、不吃不喝等抑郁性木僵表现。
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表现为反应时间延长,抽象思维能力减弱,学习能力降低、语言流畅性下降等。
躯体症状
抑郁发作时较为常见,可表现为早醒、入睡困难、乏力、食欲减退、便秘、体重下降、肌肉酸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症状的主诉可涉及各个脏器。
其他
抑郁障碍患者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等。
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围产期妇女等发生抑郁障碍时,症状可不典型,需要注意鉴别。
就医
就医科室
心理科
出现莫名的情感高涨或情绪低落,或明显的思维障碍、意志活动改变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若患者出现情绪激动易激惹、自杀、自残、伤人、毁物等情况时,建议家人立即带其就诊急诊科或拨打120,寻求急救服务。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应加强对患者的看管,预防患者出现走失、自杀、自残及伤人、毁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情感高涨、情绪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改变等症状?
是否有幻觉、妄想、精神行为异常、伤人、毁物等表现?
这些症状发作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是怎样的?
这些症状发作时是否存在诱因?
病史清单
患者病前性格如何?
发病前是否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亲人去世等)?
发病前有无脑卒中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病史?
发病前有无饮酒或吸毒?
亲属有无相关病史?
发病前是否处于孕产期或绝经期?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测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抗焦虑抑郁药物: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司来吉兰、溴隐亭、金刚烷胺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具有焦虑、强迫、冲动、性格内向、自尊心低下,依赖性过强,有过度自我批评的习惯或悲观心态等人格特质。
发病前经历亲属亡故、失业、婚姻不和谐、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身患慢性或重大疾病等负性生活事件。
直系亲属存在相关病史。
发病前有脑卒中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帕金森病等躯体疾病病史。
发病前使用了酒精、毒品、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等物质/药物。
发病前处于孕产期或绝经期。
临床表现
症状
患者常出现情感高涨、情绪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改变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体重下降、便秘、性欲改变、阳痿、闭经等躯体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行为异常、伤人、毁物等表现。
体征
大部分患者无任何阳性体征,帕金森病、癫痫、脑卒中等基础疾病所致的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相关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用于了解患者有无感染、内分泌及激素代谢紊乱、免疫失调、肝肾疾病、中毒等疾病因素所致可能。
无上述因素的患者检查结果多正常。
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
主要用于了解患者有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排除脑卒中、颅内肿瘤的器质性病变所致心境障碍的可能。
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检查结果多为阴性。
脑电图
可了解患者脑电活动有无异常。
抑郁发作时患者脑电图表现为低α频率,躁狂发作时表现为高α频率或高幅慢波。
癫痫所致心境障碍患者可出现癫痫波。
精神检查
对心境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面谈和量表测试两种方式。
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患者目前的认知功能情况。
通过诊断评定量表(或评定工具),把临床观察或患者自评转化成客观指标。
诊断标准
心境障碍主要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ICD-11诊断标准和DSM-5诊断标准,详情可以参阅疾病具体词条。
鉴别诊断
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相似点:二者均可有情绪不稳、易激惹及言语、行为紊乱等表现。
不同点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原发症状为思维障碍,主要症状是精神病症状,情绪改变是继发的,其精神运动通常不协调,且多数呈发作性进展或持续性进展,缓解期仍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改变。
躁狂发作则是以心境障碍为原发症状,动作和行为与思维、情感活动及环境协调一致,精神症状多为继发,在发作的间歇期患者正常且缓解良好。
躯体疾病引起的类躁狂状态
相似点:病毒性脑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等躯体疾病可使患者出现类似躁狂发作的状态。
不同点
躯体疾病引起类躁狂状态患者多伴有原发疾病对应的躯体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躁狂发作的患者通常不会出现这些原发疾病对应的躯体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药物所致的类躁狂状态
相似点:异烟肼、阿片类药物、致幻剂等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类似躁狂发作的状态。
不同点:此类患者与躁狂发作的患者相较而言,在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其发作与用药关系密切,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难鉴别。
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状
相似点: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和颅内肿瘤等躯体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
不同点:此类患者除抑郁症状外多伴有原发疾病对应的躯体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躯体疾病是导致抑郁状态的直接原因或诱因,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其它精神障碍所致的抑郁症状
相似点: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症等其它精神障碍的患者可出现抑郁症状。
不同点:这类患者与抑郁发作不同的地方在于常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抑郁症状常为继发,多出现在发病的间隙期,且此类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思维、情感活动及环境不协调。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患者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同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遵循足剂量、足疗程、缓慢减量的原则进行个性化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心境稳定剂
锂盐
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有碳酸锂。可用于急性期及维持期的治疗。对抑郁发作无明显效果,但有预防抑郁发作及自杀的效果。
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故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
抗惊厥药
适用于躁狂发作,特别是对锂盐效果欠佳的患者,并有预防复发的作用。常用的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
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适用于精神运动迟滞症状明显、伴焦虑、激越和睡眠障碍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四环类抗抑郁药
明显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相较三环类抗抑郁药来说其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较轻。
常用的药物有麦普替林等。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为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均较三环类抗抑郁药轻而少。
常用的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除了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其对焦虑症、贪食症、惊恐发作也有一定疗效。常用的药物有苯乙肼、环苯丙胺等,及新型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
有引起高血压的危险,用药期间禁食奶酪、鸡肝等富含酪胺的食物。
抗精神病药物
用于躁狂发作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或有兴奋、行为紊乱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还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使用。
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
心理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防止复发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认知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通过解释、鼓励、保证、安慰等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所患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认知治疗可以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思维逻辑模式,主动纠正不良的人格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物理治疗
电休克(电抽搐)治疗
虽然有很多潜在的不良反应,但仍为一种有效治疗重度抑郁障碍和严重躁狂的手段。
适用于严重躁狂兴奋,严重抑郁,有明显的自杀观念、企图,木僵拒食,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需在严密监护措施下实施该治疗,治疗期间应配合药物治疗,但要减少给药剂量。
预后
治愈情况
心境障碍的总体预后尚可,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能够完全缓解或基本缓解,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
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危害性
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
最常见的危害就是持续性的痛苦、恶劣的心境,心理上饱受折磨。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疼痛等躯体不适。
工作和生活严重受影响
患者工作能力下降,很难胜任日常工作,也可能出现婚姻不和谐、亲子关系问题及社交隔离等,出现躯体、社会和角色功能上的严重损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
经济压力
可能因需反复就医、长期服药而造成家庭经济负担。
自杀
自杀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可因自杀行为损伤躯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这是心境障碍相关疾病最严重的后果。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护理
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建议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
生活管理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安静、温馨的生活环境,居住的室内陈设简单,不要放置任何具有危险性的物品。
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并监督患者执行,除少许午睡外,尽量避免患者白天卧床睡觉,以保证夜间正常睡眠。
避免看容易导致患者兴奋、激动的电视节目。
鼓励并陪伴患者参与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积极培养其兴趣爱好,转移患者注意力。
加强看管,注意危险物品的保管,预防患者走失、毁物伤人、自杀、自残。
药物应专人看管,服药后及时检查患者口腔有无药物残留,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藏药行为,经常检查病人的衣物、环境及地面有无药品,严防病人蓄积大量药物用于自杀。
心理支持
要关心体贴,主动接触患者,注意交流技巧,言语恰当,设身处地的理解患者内心情感体验,帮助患者化解内心矛盾、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引导患者正确的人生社会行为,鼓励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恐惧,动摇患者的自杀企图,淡化其自杀意念,化消极为积极因素。
病情监测
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严密观察患者言语、动作、行为表现及情绪状态,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加强看管,注意患者人身安全。
随诊复查
心境障碍的患者应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间为1周至3个月不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主要复查项目有精神心理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多与家人及朋友沟通、倾诉,放松心情,遇事不要自己闷在心里。
对经历了负性社会事件的人群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
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咨询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重视家庭心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抗挫折、抗压能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