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果胶铋
功效作用
本品是果胶和铋生成的复合物,可以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隔离胃酸,保护受损的黏膜,并能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加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此外,本品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辅助治疗,促进胃炎愈合。
适应证
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烧心)和反酸
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及吻合口溃疡等。
与抗生素联用,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的药物起效时间是多少尚没有明确数据,与药物剂型、患者病情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遵医嘱使用。
药物维持时间
目前尚无明确数据可以证明本品的药物维持时间,但是24小时用药不宜超过4次。
药物联用
含铋剂的四联方法[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2种抗生素]可作为主要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经验性治疗方法,疗程为10~14天。本品属于铋剂,可以用于幽门螺杆菌的四联治疗。
胶体果胶铋和枸橼酸铋钾的区别?
胶体果胶铋和枸橼酸铋钾主要的区别是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不同。
适应证不同:胶体果胶铋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烧心)和反酸,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及吻合口溃疡等。
枸橼酸铋钾主要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和反酸。
不良反应不同:胶体果胶铋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恶心、便秘等。枸橼酸铋钾无明显不良反应,服药后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可使舌、粪便染成黑色,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如需使用胶体果胶铋或枸橼酸铋钾,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孕妇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的患者慎用。
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孕妇血液中的铋可被胎儿吸收,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孕妇禁用。
哺乳期女性: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目前儿童患者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因此儿童患者应谨慎用药。
老年人:目前老年患者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因此老年患者应谨慎用药。
不良相互作用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
本品不宜与制酸药、牛奶和H2受体阻滞药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用法用量
本品的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规范用药。
剂型规格
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粒;100mg/粒(以铋计算)。
胶体果胶铋颗粒:0.15g/袋(以铋计算)。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150mg/袋(以铋计算)。
具体用法
用法
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用适量水送服。
胶体果胶铋颗粒:用适量温开水冲服。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将药品加入100ml温水中,混悬均匀后服用。
用量
胶体果胶铋胶囊
成人患者每次100~150mg,一日4次,分别于三餐前1小时及临睡时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一疗程后,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
胶体果胶铋颗粒
每次150mg,一日4次,分别于三餐前半小时及临睡时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一疗程后,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
每次150mg,一日4次,分别于三餐前1小时及临睡时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
提示:胶体果胶铋应按规定剂量服用,且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药物漏用
如果漏服后在想起时距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用药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用药时间按照正常剂量用药即可,绝不可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建议患者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以最大程度避免漏用。
药物过量
本品药物过量(如大剂量长期服用)会出现铋中毒现象,症状表现为皮肤变为黑褐色。
措施:若发现或怀疑本品服用过量,请立即停药,尽快就医。急性中毒应由医生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慢性中毒应进行对症治疗或支持治疗。
药物停用
若出现黑褐色无光泽大便,但患者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为正常现象,通常停药1~2天后粪便色泽可转正常。
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用药物,并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按疗程用药后,如果疾病康复,应遵医嘱停药,不可自行延长用药时间。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表现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便秘、大便黑褐色无光泽等。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时,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通常可以继续用药或停药1~2天内自行缓解。
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告知医生后采取相应措施,患者状态稳定后遵医嘱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胶体果胶铋胶囊和胶体果胶铋颗粒应遮光,密封保存。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其他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且本品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