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
概述
发生于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
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慢性鼻窦炎可因急性鼻窦炎久治不愈导致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常伴嗅觉减退或丧失
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物理治疗为辅
鼻窦炎是什么?
定义
鼻窦炎是因病毒、细菌、变应原(过敏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目前多称鼻-鼻窦炎,是一组疾病的统称。
鼻窦炎常合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也称鼻旁窦、副鼻窦。 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分型
按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分型
慢性鼻窦炎: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
多为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所致,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
根据是否伴鼻息肉,又可分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按病变部位分型
单鼻窦炎:仅累及单个鼻窦。
多鼻窦炎: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鼻窦。
全鼻窦炎:两侧所有鼻窦均受累。
发病情况
急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12%,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发病率为2.2%~8%。
鼻窦炎怎么治疗可以根治?
急性鼻窦炎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在短期内痊愈。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
鼻窦炎多久会癌变?
根据目前国内外鼻窦炎的相关报道显示,暂未发现该病与癌症发生存在直接联系。
鼻窦炎反复发作可对耳、鼻、咽喉以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引起继发性贫血、发育障碍、风湿病、关节痛、哮喘、胃肠或肾脏疾病等。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怎么办?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与细菌感染、炎性反应和局部阻塞有关。
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鼻用减充血剂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性渗出和过敏反应,如有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和发热,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清除黏液。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根据情况考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病因
急性鼻窦炎
致病原因
鼻腔疾病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大多是急性鼻炎引起的。
鼻窦外伤或异物
可将致病菌直接带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鼻窦外伤骨折或异物进入鼻窦。
游泳、跳水、潜水不当或游泳后用力擤鼻,导致污水被挤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
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可同时伴发鼻咽和鼻腔炎症,进而导致鼻窦炎发生。
口腔疾病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症。
医源性感染
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继发感染或填塞物妨碍窦口引流和通气,导致鼻窦炎。
气压改变
高空飞行时,如飞机迅速下降,可导致鼻窦腔内负压,使鼻腔炎性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急性传染病
致病菌
细菌
常见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属。
其他的致病菌还有链球菌类、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由口腔疾病引起者多属厌氧菌感染,脓液常带恶臭。
真菌
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原因,真菌所致者渐多。
高危因素
鼻道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肿瘤等。
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吸烟、空气污染。
免疫力低下:过度疲劳、受寒、受潮、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减退、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均可诱发本病。
发病机制
急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鼻窦通气和引流障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破坏是发病基础。
鼻窦通气和引流障碍:鼻腔局部病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鼻道及蝶筛隐窝的阻塞,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而致鼻窦炎发生。
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破坏:邻近器官及鼻腔局部感染细菌逆行引起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致病原因
鼻部因素
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转为慢性,为慢性鼻窦炎的首要病因;或致病菌毒力较强,如可致猩红热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鼻腔阻塞性因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窦通气和引流,是慢性鼻窦炎的重要病因。
鼻窦解剖因素:鼻窦解剖结构特殊,不利于通气引流,是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全身因素
一般因素:如有全身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烟酒嗜好及疲劳过度等。
过敏因素:如花粉症、哮喘等。
支气管扩张: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如罕见的卡塔根纳(Kartagener)综合征,可与本病同时发生;后天性支气管扩张常与本病相伴出现。
环境因素
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如烟雾、空气污染。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某些体质的患者摄入阿司匹林后,可能引起或加重鼻窦炎的症状。
其他
牙源性感染:口腔疾病未获根治,易发展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
发病机制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有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与鼻腔解剖异常、感染、纤毛功能障碍、组织重塑、免疫因素等相关。
鼻腔解剖异常:解剖变异可能诱发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损害鼻窦引流途径,阻止黏液引流,进一步引起鼻窦炎症。
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低时,条件致病菌可通过细菌超抗原、细菌生物膜等方式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黏膜水肿,阻塞鼻窦通气、引流,加重炎症。
纤毛功能障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或丧失,使病原微生物能在鼻窦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鼻窦炎。
组织重塑: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器官结构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物的改变。
免疫因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如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可导致难治性鼻窦炎的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鼻窦炎
全身症状
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周身不适,畏寒,发热,便秘,失眠,精神萎靡或嗜睡等。
儿童可有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牙源性上颌窦炎和急性额窦炎者,其全身症状较急剧、严重。
局部症状
鼻塞:表现为患侧持续性鼻塞。
流涕
黏液脓性或脓性鼻涕,有擤除不尽的感觉;或觉“多痰”,只能向后吸入咽部再吐出。
变应性鼻窦炎者,鼻涕中常带有稀薄血水样物。
牙源性上颌窦炎者,其脓涕可有恶臭。
嗅觉减退
可因鼻塞而出现嗅觉减退或缺失。
筛窦炎或蝶窦炎者最为明显。
鼻出血:急性上颌窦炎者,鼻涕中有时可混有血液或自觉鼻涕中带有腥臭气味。
局部疼痛或头痛
初期为弥漫性、持续性头痛,日夜不分轻重;之后头痛迅速减轻,时间缩短,逐渐局限于一定部位。
前组鼻窦炎者,其疼痛多在头颅表面,并伴有局部皮肤痛觉过敏。
后组鼻窦炎者,其疼痛多位于头颅深部。
咽喉部症状:鼻涕向后流入咽喉部,易引起咽痒、咳嗽、咳痰及恶心。
耳部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眩晕或听力减退等症状,多见于急性蝶窦炎患者。患者可有天旋地转,摇摆不稳或如在大浪航行的舟中之感。
慢性鼻窦炎
全身症状
症状较急性鼻窦炎轻,表现为头晕、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
极少数病例中,可有持续低热。
局部症状
流脓涕:量多少不定,色黄或灰绿。
鼻塞:为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
嗅觉障碍: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多为暂时性。
局部疼痛
眼、脸颊、鼻及额头周围疼痛、肿胀和压痛。
耳痛、上颚和牙齿疼痛和咽喉痛。
头痛:一般情况下并无头痛或不如急性显著,常表现为头部沉重、压迫感,或仅有钝痛、闷胀痛。
其他:咳嗽、口臭等。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并发症并不常见,严重并发症很少,主要有以下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长期未治愈,超过12周即转为慢性鼻窦炎。
脑膜炎
其他感染
感染扩散到骨骼引起骨髓炎,除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有病变部位红肿、压痛,病骨可导致活动受限。
感染扩散至皮肤引起蜂窝织炎,表现为受感染皮肤局部明显肿胀、疼痛。
感染扩散至眼窝,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永久失明。
慢性鼻窦炎
眶内并发症
致病菌和脓液进入眶内,鼻窦外伤或手术损伤相邻眼眶壁所致。
颅内并发症
致病菌侵入大脑和脊髓所致。
可出现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甚至癫痫、瘫痪等。
呼吸道并发症
鼻窦炎下行感染所致。
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及顽固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与支气管哮喘也有关联。
可出现咽部不适感(如咽痒、咽痛、咽干等),持续的咳嗽、咳痰等。
消化道并发症
炎性渗出物与细菌进入胃,刺激胃肠黏膜,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可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
耳部并发症
咽鼓管受累或者感染进入中耳所致。
可以发生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
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朵反复流脓等。
病灶性并发症
鼻窦炎对肌肉、关节、心脏及神经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012
鼻窦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感冒2周后仍有鼻塞、大量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及头痛时,建议尽快就医。
急诊科
出现头痛加重、抽搐、视力下降、眶周红肿或眼球深部疼痛等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可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但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塞?持续存在还是交替存在?
是否流脓涕?是否有臭味?
是否有嗅觉障碍?
是否有头面部胀痛?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情况会加重症状或缓解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变应性(过敏性)鼻炎、哮喘、口腔疾病等?
既往有哪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是否有鼻部外伤?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鼻窦炎?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鼻内镜、血常规、鼻窦CT、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C-反应蛋白、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
其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孟鲁司特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012
鼻窦炎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哮喘、支气管扩张、口腔及鼻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病史。
可有阿司匹林服药史。
近期有游泳、跳水,或乘坐飞机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为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鼻涕,还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
体格检查
鼻窦体表投影区检查是诊断鼻窦炎的基本检查。
在相应鼻窦体表投影区可出现红肿、压痛。
鼻内镜检查
该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基本的检查。
可清楚地观察到鼻部解剖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异物、息肉,腺样体是否肥大,窦口是否有积脓。
鼻窦CT检查
鼻内镜检查不能确诊,或出现鼻出血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显示窦腔大小、窦内是否积脓、液平面,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否有眶内感染,是否有牙髓炎,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诊断性上颌窦穿刺冲洗
因穿刺为有创性治疗,且仅有上颌窦病变时才可行穿刺术,故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上颌窦穿刺有助于了解上颌窦内有无脓性分泌物。
若有脓液,则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穿刺冲洗上颌窦内分泌物后,可向上颌窦腔内注入抗生素,是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操作不当也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如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气栓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用于判断感染情况。检查时无需空腹。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当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可使用鼻或鼻窦的组织样本进行培养,判断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其他检查
视力及视野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眶内并发症。
鉴别诊断
急性鼻炎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
不同点:急性鼻炎症状一般不超过5天,或服用感冒药后症状缓解。
变应性(过敏性)鼻炎
相似点:均可因花粉、烟尘等刺激引起。
不同点: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大量清水鼻涕和阵发性喷嚏。鼻内镜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等。
鼻息肉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脓涕,部分患者鼻内镜下都可看到鼻息肉。
不同点:单纯鼻息肉影像学检查鼻窦内没有病变、积脓。
鼻腔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头痛。
不同点:鼻腔恶性肿瘤可反复出现鼻出血,或者脓涕中带血且有臭味。鼻内镜检查有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眶上神经痛
相似点:均可有头痛。
不同点
急性鼻窦炎越压越痛;眶上神经痛长时间压迫神经出口处时,疼痛可暂时缓解。
治疗
治疗原则
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不伴鼻息肉者,首选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
伴鼻息肉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单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及鼻窦炎,经药物等保守治疗一般可取得疗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伴有变态反应因素的鼻及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尚需抗变态反应治疗,单靠手术难以避免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复发。
需要手术的患者尽量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以最大限度地清除病变、保护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
一般治疗
鼻腔冲洗
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也是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常使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等。
可在鼻塞、脓涕多时使用,每日冲洗鼻腔1~2次,有利于鼻腔通气。
注意方法恰当,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局部热敷:可以使用热的湿毛巾局部热敷,以促进鼻部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尽量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或易感因素,如戒烟、进行空气过滤、避免接触变应原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菌药物
常用于急性鼻窦炎,或者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或喹诺酮类。
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
鼻用减充血剂
对减轻鼻腔及窦口黏膜肿胀,改善窦口引流有显著效果。
疗程应少于7天,以减少减充血剂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性鼻炎的发生。
鼻用糖皮质激素
目前临床治疗鼻窦炎的首选局部用药。
作用
通过在鼻黏膜局部降低鼻黏膜炎症反应程度,以缓解鼻塞等症状。
术前应用还可减少手术出血;术后应用可减少复发。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连续用药12周以上才有最佳的效果。
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鼻腔,如鼻部干燥感,有时可有鼻部出血、涕血,极个别使用不当的病例会出现鼻中隔穿孔。
解热镇痛药
12岁以下儿童在病毒感染时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瑞耶(Reye)综合征,即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
盐水鼻喷雾剂
可用于冲洗鼻腔。
常使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等。
【用药提醒】以上所有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鼻内镜手术
目的:解除鼻腔鼻窦结构异常造成的机械性阻塞,重建结构,通畅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保留及恢复黏膜功能。
有下列情况之一可手术治疗。
鼻窦具有明显结构异常。
影响窦口鼻复合体或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超过12周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仍不满意者。
发生颅内、眶内并发症。
手术方法:矫正鼻腔鼻窦异常、鼻内镜鼻窦开房术、周围病灶手术(切除腺样体)。
术前需使用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及对症治疗。
术后需要定期随诊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原则上,12岁以下儿童不宜手术。
物理治疗
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
鼻窦炎属于中医“鼻渊”的范畴,可选择中药内服、穴位注射法、耳针法进行治疗。
中药处方和针灸治疗专业性较强,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急性鼻窦炎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在短期内痊愈。
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
危害性
慢性鼻及鼻窦炎可对耳、鼻、咽喉以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引起继发性贫血、发育障碍、风湿病、关节痛、哮喘、胃肠或肾脏疾病等。
严重者有引起眼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严重者可引起颅内感染灶,使脑组织受损,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
儿童患鼻窦炎可出现精神不振、胃口差、体重下降、记忆力差,影响生活质量。
鼻窦炎在急性发作期,具有一定传染性。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饮料等饮品。
多喝水 (一天至少1800毫升),以保持黏液的稀释和流动性。
生活习惯
多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轻轻擤鼻涕,保持鼻腔通畅。
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时外出戴口罩。
戒烟。
鼻子堵塞时不要乘飞机。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黏液进入鼻窦。如果一定要乘坐,请提前服用减轻鼻腔充血的药物,并且在飞机开始下降前半小时使用减轻鼻腔充血的喷鼻剂。
鼻窦炎未完全康复之前,不要进行潜水、游泳和跳水等水中运动。
使用温热的面膜或吸入蒸汽,如洗热水澡、喝热汤。
避免接触变应原:鼻窦炎可能是某种变应性疾病的并发症,确定变应原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这些变应原,能把鼻窦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病情监测
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随诊复查
鼻内镜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
预防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鼻窦炎发生的风险。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与感冒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饭前。
积极治疗变应性疾病,改善鼻腔鼻窦通风引流。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
避免吸入烟雾或污染的空气。
使用加湿器
如果家中的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向空气中添加水分,可能有助于预防鼻窦炎。
定期彻底清洁加湿器,确保加湿器清洁、无真菌。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治疗牙病。
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解剖畸形,治疗慢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
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
患急性鼻炎时,不宜乘坐飞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