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
概述
发生于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
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慢性鼻窦炎可因急性鼻窦炎久治不愈导致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常伴嗅觉减退或丧失
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物理治疗为辅
鼻窦炎是什么?
定义
鼻窦炎是因病毒、细菌、变应原(过敏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目前多称鼻-鼻窦炎,是一组疾病的统称。
鼻窦炎常合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也称鼻旁窦、副鼻窦。 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分型
按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分型
急性鼻窦炎: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即鼻窦黏膜发生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鼻炎。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内。
慢性鼻窦炎: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
多为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所致,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
根据是否伴鼻息肉,又可分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按病变部位分型
单鼻窦炎:仅累及单个鼻窦。
多鼻窦炎: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鼻窦。
全鼻窦炎:两侧所有鼻窦均受累。
发病情况
急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12%,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发病率为2.2%~8%。
临床上,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筛窦炎次之,额窦炎再次之,单独的蝶窦炎则少见。
鼻窦炎怎么治疗可以根治?
急性鼻窦炎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在短期内痊愈。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
鼻窦炎多久会癌变?
根据目前国内外鼻窦炎的相关报道显示,暂未发现该病与癌症发生存在直接联系。
鼻窦炎反复发作可对耳、鼻、咽喉以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引起继发性贫血、发育障碍、风湿病、关节痛、哮喘、胃肠或肾脏疾病等。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怎么办?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与细菌感染、炎性反应和局部阻塞有关。
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鼻用减充血剂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性渗出和过敏反应,如有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和发热,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清除黏液。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根据情况考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病因
急性鼻窦炎
致病原因
鼻腔疾病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大多是急性鼻炎引起的。
其他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肿瘤等,可堵塞窦口,影响鼻窦通气和引流,导致鼻窦炎发生。
鼻窦外伤或异物
可将致病菌直接带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鼻窦外伤骨折或异物进入鼻窦。
游泳、跳水、潜水不当或游泳后用力擤鼻,导致污水被挤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
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可同时伴发鼻咽和鼻腔炎症,进而导致鼻窦炎发生。
口腔疾病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症。
医源性感染
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继发感染或填塞物妨碍窦口引流和通气,导致鼻窦炎。
气压改变
高空飞行时,如飞机迅速下降,可导致鼻窦腔内负压,使鼻腔炎性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急性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是儿童鼻窦炎的重要原因。
致病菌
细菌
常见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属。
其他的致病菌还有链球菌类、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由口腔疾病引起者多属厌氧菌感染,脓液常带恶臭。
真菌
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原因,真菌所致者渐多。
高危因素
鼻道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肿瘤等。
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吸烟、空气污染。
免疫力低下:过度疲劳、受寒、受潮、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减退、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均可诱发本病。
发病机制
急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鼻窦通气和引流障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破坏是发病基础。
鼻窦通气和引流障碍:鼻腔局部病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鼻道及蝶筛隐窝的阻塞,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而致鼻窦炎发生。
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破坏:邻近器官及鼻腔局部感染细菌逆行引起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致病原因
鼻部因素
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转为慢性,为慢性鼻窦炎的首要病因;或致病菌毒力较强,如可致猩红热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鼻腔阻塞性因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窦通气和引流,是慢性鼻窦炎的重要病因。
鼻窦解剖因素:鼻窦解剖结构特殊,不利于通气引流,是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全身因素
一般因素:如有全身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烟酒嗜好及疲劳过度等。
过敏因素:如花粉症、哮喘等。
支气管扩张: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如罕见的卡塔根纳(Kartagener)综合征,可与本病同时发生;后天性支气管扩张常与本病相伴出现。
环境因素
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如烟雾、空气污染。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某些体质的患者摄入阿司匹林后,可能引起或加重鼻窦炎的症状。
其他
牙源性感染:口腔疾病未获根治,易发展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
发病机制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有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与鼻腔解剖异常、感染、纤毛功能障碍、组织重塑、免疫因素等相关。
鼻腔解剖异常:解剖变异可能诱发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损害鼻窦引流途径,阻止黏液引流,进一步引起鼻窦炎症。
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低时,条件致病菌可通过细菌超抗原、细菌生物膜等方式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黏膜水肿,阻塞鼻窦通气、引流,加重炎症。
纤毛功能障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或丧失,使病原微生物能在鼻窦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鼻窦炎。
组织重塑: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器官结构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物的改变。
免疫因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如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可导致难治性鼻窦炎的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鼻窦炎
全身症状
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周身不适,畏寒,发热,便秘,失眠,精神萎靡或嗜睡等。
儿童可有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牙源性上颌窦炎和急性额窦炎者,其全身症状较急剧、严重。
局部症状
鼻塞:表现为患侧持续性鼻塞。
流涕
黏液脓性或脓性鼻涕,有擤除不尽的感觉;或觉“多痰”,只能向后吸入咽部再吐出。
变应性鼻窦炎者,鼻涕中常带有稀薄血水样物。
牙源性上颌窦炎者,其脓涕可有恶臭。
嗅觉减退
可因鼻塞而出现嗅觉减退或缺失。
筛窦炎或蝶窦炎者最为明显。
鼻出血:急性上颌窦炎者,鼻涕中有时可混有血液或自觉鼻涕中带有腥臭气味。
局部疼痛或头痛
初期为弥漫性、持续性头痛,日夜不分轻重;之后头痛迅速减轻,时间缩短,逐渐局限于一定部位。
前组鼻窦炎者,其疼痛多在头颅表面,并伴有局部皮肤痛觉过敏。
后组鼻窦炎者,其疼痛多位于头颅深部。
咽喉部症状:鼻涕向后流入咽喉部,易引起咽痒、咳嗽、咳痰及恶心。
耳部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眩晕或听力减退等症状,多见于急性蝶窦炎患者。患者可有天旋地转,摇摆不稳或如在大浪航行的舟中之感。
慢性鼻窦炎
全身症状
症状较急性鼻窦炎轻,表现为头晕、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
极少数病例中,可有持续低热。
局部症状
流脓涕:量多少不定,色黄或灰绿。
鼻塞:为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
嗅觉障碍: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多为暂时性。
局部疼痛
眼、脸颊、鼻及额头周围疼痛、肿胀和压痛。
耳痛、上颚和牙齿疼痛和咽喉痛。
头痛:一般情况下并无头痛或不如急性显著,常表现为头部沉重、压迫感,或仅有钝痛、闷胀痛。
其他:咳嗽、口臭等。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并发症并不常见,严重并发症很少,主要有以下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长期未治愈,超过12周即转为慢性鼻窦炎。
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急性脑膜炎可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意识障碍(如烦躁、抽搐、昏迷)。
其他感染
感染扩散到骨骼引起骨髓炎,除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有病变部位红肿、压痛,病骨可导致活动受限。
感染扩散至皮肤引起蜂窝织炎,表现为受感染皮肤局部明显肿胀、疼痛。
感染扩散至眼窝,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永久失明。
慢性鼻窦炎
眶内并发症
致病菌和脓液进入眶内,鼻窦外伤或手术损伤相邻眼眶壁所致。
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眶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颅内并发症
致病菌侵入大脑和脊髓所致。
可引起硬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可出现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甚至癫痫、瘫痪等。
呼吸道并发症
鼻窦炎下行感染所致。
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及顽固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与支气管哮喘也有关联。
可出现咽部不适感(如咽痒、咽痛、咽干等),持续的咳嗽、咳痰等。
消化道并发症
炎性渗出物与细菌进入胃,刺激胃肠黏膜,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可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
耳部并发症
咽鼓管受累或者感染进入中耳所致。
可以发生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
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朵反复流脓等。
病灶性并发症
鼻窦炎对肌肉、关节、心脏及神经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012
鼻窦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感冒2周后仍有鼻塞、大量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及头痛时,建议尽快就医。
急诊科
出现头痛加重、抽搐、视力下降、眶周红肿或眼球深部疼痛等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可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但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塞?持续存在还是交替存在?
是否流脓涕?是否有臭味?
是否有嗅觉障碍
是否有头面部胀痛?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情况会加重症状或缓解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变应性(过敏性)鼻炎、哮喘、口腔疾病等?
既往有哪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是否有鼻部外伤?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鼻窦炎?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鼻内镜、血常规、鼻窦CT、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C-反应蛋白、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鼻用减充血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
抗组胺药: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左卡巴斯汀等鼻喷雾剂、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其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孟鲁司特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012
鼻窦炎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哮喘、支气管扩张、口腔及鼻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病史。
可有阿司匹林服药史。
近期有游泳、跳水,或乘坐飞机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为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鼻涕,还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
体格检查
鼻窦体表投影区检查是诊断鼻窦炎的基本检查。
在相应鼻窦体表投影区可出现红肿、压痛。
鼻内镜检查
该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基本的检查。
可清楚地观察到鼻部解剖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异物、息肉,腺样体是否肥大,窦口是否有积脓。
鼻窦CT检查
内镜检查不能确诊,或出现鼻出血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显示窦腔大小、窦内是否积脓、液平面,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否有眶内感染,是否有牙髓炎,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诊断性上颌窦穿刺冲洗
因穿刺为有创性治疗,且仅有上颌窦病变时才可行穿刺术,故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上颌窦穿刺有助于了解上颌窦内有无脓性分泌物。
若有脓液,则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穿刺冲洗上颌窦内分泌物后,可向上颌窦腔内注入抗生素,是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操作不当也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如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气栓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用于判断感染情况。检查时无需空腹。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当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可使用鼻或鼻窦的组织样本进行培养,判断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其他检查
变应原检测:如果怀疑因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引起的鼻窦炎,可能需进行变应原检测。
视力及视野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眶内并发症。
鉴别诊断
急性鼻炎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
不同点:急性鼻炎症状一般不超过5天,或服用感冒药后症状缓解。
变应性(过敏性)鼻炎
相似点:均可因花粉、烟尘等刺激引起。
不同点: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大量清水鼻涕和阵发性喷嚏。鼻内镜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等。
鼻息肉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脓涕,部分患者鼻内镜下都可看到鼻息肉
不同点:单纯鼻息肉影像学检查鼻窦内没有病变、积脓。
鼻腔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头痛。
不同点:鼻腔恶性肿瘤可反复出现鼻出血,或者脓涕中带血且有臭味。鼻内镜检查有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眶上神经痛
相似点:均可有头痛。
不同点
急性鼻窦炎多发生在感冒后,眶上神经痛没有明确病因。
急性鼻窦炎越压越痛;眶上神经痛长时间压迫神经出口处时,疼痛可暂时缓解。
治疗
治疗原则
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不伴鼻息肉者,首选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
伴鼻息肉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单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及鼻窦炎,经药物等保守治疗一般可取得疗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伴有变态反应因素的鼻及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尚需抗变态反应治疗,单靠手术难以避免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复发。
需要手术的患者尽量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以最大限度地清除病变、保护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
一般治疗
鼻腔冲洗
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也是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常使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等。
可在鼻塞、脓涕多时使用,每日冲洗鼻腔1~2次,有利于鼻腔通气。
注意方法恰当,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局部热敷:可以使用热的湿毛巾局部热敷,以促进鼻部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尽量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或易感因素,如戒烟、进行空气过滤、避免接触变应原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菌药物
常用于急性鼻窦炎,或者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或喹诺酮类。
明确有厌氧菌感染者,注意同时服用替硝唑甲硝唑
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
鼻用减充血剂
对减轻鼻腔及窦口黏膜肿胀,改善窦口引流有显著效果。
常用药物: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0.5%~1%(儿童用0.5%)麻黄碱滴鼻液和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等。
疗程应少于7天,以减少减充血剂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性鼻炎的发生。
鼻用糖皮质激素
目前临床治疗鼻窦炎的首选局部用药。
作用
通过在鼻黏膜局部降低鼻黏膜炎症反应程度,以缓解鼻塞等症状。
术前应用还可减少手术出血;术后应用可减少复发。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连续用药12周以上才有最佳的效果。
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鼻腔,如鼻部干燥感,有时可有鼻部出血、涕血,极个别使用不当的病例会出现鼻中隔穿孔
解热镇痛药
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
12岁以下儿童在病毒感染时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瑞耶(Reye)综合征,即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
盐水鼻喷雾剂
可用于冲洗鼻腔。
常使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等。
【用药提醒】以上所有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鼻内镜手术
目的:解除鼻腔鼻窦结构异常造成的机械性阻塞,重建结构,通畅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保留及恢复黏膜功能。
有下列情况之一可手术治疗。
鼻窦具有明显结构异常。
影响窦口鼻复合体或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超过12周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仍不满意者。
发生颅内、眶内并发症。
手术方法:矫正鼻腔鼻窦异常、鼻内镜鼻窦开房术、周围病灶手术(切除腺样体)。
术前需使用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及对症治疗。
术后需要定期随诊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原则上,12岁以下儿童不宜手术。
物理治疗
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
鼻窦炎属于中医“鼻渊”的范畴,可选择中药内服、穴位注射法、耳针法进行治疗。
中药处方和针灸治疗专业性较强,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急性鼻窦炎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在短期内痊愈。
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
危害性
慢性鼻及鼻窦炎可对耳、鼻、咽喉以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引起继发性贫血、发育障碍、风湿病、关节痛、哮喘、胃肠或肾脏疾病等。
严重者有引起眼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严重者可引起颅内感染灶,使脑组织受损,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
儿童患鼻窦炎可出现精神不振、胃口差、体重下降、记忆力差,影响生活质量。
鼻窦炎在急性发作期,具有一定传染性。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饮料等饮品。
多喝水 (一天至少1800毫升),以保持黏液的稀释和流动性。
生活习惯
多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轻轻擤鼻涕,保持鼻腔通畅。
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时外出戴口罩。
戒烟。
鼻子堵塞时不要乘飞机。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黏液进入鼻窦。如果一定要乘坐,请提前服用减轻鼻腔充血的药物,并且在飞机开始下降前半小时使用减轻鼻腔充血的喷鼻剂。
鼻窦炎未完全康复之前,不要进行潜水、游泳和跳水等水中运动。
使用温热的面膜或吸入蒸汽,如洗热水澡、喝热汤。
避免接触变应原:鼻窦炎可能是某种变应性疾病的并发症,确定变应原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这些变应原,能把鼻窦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病情监测
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随诊复查
鼻内镜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
预防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鼻窦炎发生的风险。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与感冒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饭前。
积极治疗变应性疾病,改善鼻腔鼻窦通风引流。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
避免吸入烟雾或污染的空气。
使用加湿器
如果家中的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向空气中添加水分,可能有助于预防鼻窦炎。
定期彻底清洁加湿器,确保加湿器清洁、无真菌。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治疗牙病。
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解剖畸形,治疗慢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
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
患急性鼻炎时,不宜乘坐飞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